猪场免疫注意事项

步帆,张凤强,秦立鑫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规模化猪场通过环境控制、疫苗接种、药物添加来预防疾病的侵袭。疫苗在预防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的流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疫苗种类的选择、运输及存储条件、接种剂量和部位、多疫苗接种间隔时间等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轻则免疫失败、重则引起免疫应激甚至死亡。因此,本文探讨规模化猪场在疫苗免疫中的注意事项,供广大养殖户借鉴参考。

1 疫苗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疫苗分为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单价疫苗和多联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合成多肽疫苗等品种。制定免疫计划前要充分分析猪场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周边猪场的疫情发展,合理制定适宜自己猪场的免疫计划和方案。例如大肠杆菌有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疫苗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要选择适合自己猪场的血清型,做到有的放矢。另外,从国家规定的正规定点部门购买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疫苗,认真检查核对产品名称、效期内、物理性状,避免疫苗质量问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 接种前疫苗检查

按照既定的免疫程序,应在接种日之前检查预接种疫苗情况。确定疫苗储备充足、疫苗密封完整、内容物性状与说明书一致、液体剂型疫苗是否混浊有沉淀物等。接种前确定疫苗的名称、批号、有效期是否相符合。疫苗从出厂到接种前要经过复杂的流通过程,经销商、定点销售机构、养殖户等,运输过程当中保存不当或库房贮存不当都会引起疫苗失效。疫苗从冰箱拿出来后要平衡到室温再注射,否则易引起猪只的应激。

3 免疫器具检查

不同大小猪只选择不同型号的针头、不同剂型疫苗也要选择合适的针头。注射器要反复消毒,高压或者煮沸15 min以上,最好能做到一畜一针、一针一棉球。这样做可避免疫苗被污染或注射器带毒接种,从而导致疫病扩散或传播。注射佐剂为油性物质的疫苗时,由于疫苗比较黏稠光滑、易引起注射器刻度定位失灵,造成注射剂量不准。因此在注射油佐剂疫苗时,剂量可略微放宽,如要求1 mL注射剂量时可将注射器刻度放宽至1.1 mL。

4 疫苗稀释接种

疫苗稀释液应用很重要,有些疫苗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有些疫苗则必须使用自带的稀释液进行稀释,用错则会造成疫苗失效。有些猪场配药室管理混乱,各种疫苗、药品混放、注射器混用,当减毒活疫苗中混入抗菌素药物时则会造成疫苗失效。也有报道用自来水复溶冻干疫苗或对疫苗进行稀释,这不仅会破坏疫苗的效价及保护性造成免疫失败,也可能造成接种部位感染。

5 免疫接种方法

根据养殖场规模、疾病种类、不同畜禽适用性等灵活选择疫苗接种方法。如鸡群的饮水免疫、缓释疫苗的皮下注射和常规疫苗肌肉注射等。猪只肌肉接种部位多选择颈部,该部位肌肉发达、皮肤比较薄,颈部接种不容易断针、容易找准部位,另外猪颈部的肉质量差,即使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猪肉品质。

6 免疫失败原因

6.1 母源抗体的影响

母源抗体指仔猪通过胎盘由母猪体内传输过来的各种保护性抗体,可使小猪在一段时间内增强疾病的抵抗力,一般持续20 d左右。如果过早给新生仔猪注射疫苗可影响母源抗体的保护性、造成抗体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免疫应答,免疫效果不佳。所以新生仔猪首次免疫时间一般在20 d以后为宜。

6.2 抗原竞争

现在猪场流行的传染病多达几十种,需要接种不同疫苗。有些养殖户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一次接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疫苗,殊不知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免疫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因此,两种不同的疫苗接种间隔10 d以上;并且由于机体对于同一类抗原有识别功能,同一种疫苗加强免疫的接种量不得低于前次免疫时的量。

6.3 身体状况

疫苗接种也相当于感染一次疾病的过程,猪接种后会出现发热、精神不振等亚健康状况。因此当猪处于某些疾病的潜伏期或者正在处于感染的阶段,身体状况不好时,接种疫苗后会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副反应发生。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圆环病毒等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感染上述疾病时接种疫苗可使免疫应答降低、免疫失败。怀孕母猪接种疫苗也要慎重,稍有不慎会引起母猪流产、早产或死胎。

6.4 药物与毒物因素

注射弱毒活疫苗时,因为是活菌制剂,遇到抗生素会被抑制而导致免疫失败,因此要保证猪只10 d内没有使用抗生素,灭活疫苗不必担心抗菌素的影响。有些猪场习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少量抗生素来预防疾病,在疫苗接种期间一定要注意停药一段时间,包括猪舍的消毒也要控制。有些药物地塞米松、泼尼松、痢特灵、氯霉素、卡那霉素及某些磺胺类药物等对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猪的免疫应答。

疫苗接种对动物机体是一种非常大的刺激,会给猪只造成短时期的应激反应,这就需要我们提前预防、加强饲养管理细节。接种前保持猪舍环境舒适、可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保证充足的饮水;接种时捕捉猪只要迅速、接种手法要熟练、杜绝粗暴;接种后注意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有条件的猪场可在接种后一段时间检测抗体产生水平来评估接种效果。

 

  本文原文刊于《中国动物保健杂志》2015年7月刊,更多内容可关注本刊微信订阅号zgdwbj,可发送“目次”获得最新期目次页,或其他关键词获得相关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artibunny615,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1938

(0)
artibunny615artibunny615
上一篇 2015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15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2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绝不容放松警惕的“杀手”

    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血…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