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系列讲座第六讲——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

关铜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六淫”在中兽医病因学概念中属外感病因,指来自外界从皮毛、肌腠、口鼻侵袭动物机体,而引起动物发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又称“六邪”,是引起动物外感疾病的主要病因。

六淫与自然界的六气有密切联系,自然界的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与季节的更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春风、夏暑(火)、长夏湿、秋燥、冬寒。而气候的变化总是以消长盛衰的规律交替进行着,这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动物在长期的生命演化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六气变化不会使正常动物发病。当自然界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出现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而动物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的“六气”便成为“六淫”。但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也会有动物因自身调节能力低下而发生外感病,那么这时正常的“六气”变化,对于动物而言也是“六淫”。由此可见,任何气候变化,都具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双重性,“六气”是否成为“六淫”,关键取决于动物个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即动物个体自身正气的强弱。

从病因学的概念来讲,“六淫”是采用把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结合起来研究病因的方法,是以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的不同特征,与动物疾病情况下的临证表现相关联,寻找二者之间的相似关系,以确立病因的名称,虽然仍然包含着六种气候因素的意义,但从主要方面来看,它是标示能够使动物机体产生六类证候的病因符号,是依据动物证候特点对多种实体病因的六种综合归纳,是以机体整体反应性为基准的关于外界病因的综合性功能模型。因此,从临床实践看,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含了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

1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六淫侵袭动物,尽管随季节气候变化的不同而各有其致病特点,但作为一类外感性病因,又有其共同的致病特点。

1.1 外感性

“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六淫邪气自外而来,多从肌表、口鼻侵袭动物机体,引起外感疾病。六淫致病初起多为表证,常以发热、恶寒、舌苔薄、脉浮为主要临床特征;表证不除,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传变。

1.2 季节性

六淫的变化有一定的季节性,而不同的气候变化,对于致病因素的滋生、传播流行均有不同的影响,故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但六淫致病特征并非绝对不变,同一性质的病邪,虽然多见于相应季节,但其他季节亦可发生;加之不同体质对外邪的易感性有差异,所以同一季节也可有不同性质的外感病发生。

1.3 环境性

六淫致病常与饲养的环境和地域密切相关。如久居潮湿之圈舍,易患湿病;高温环境下,常见火热燥邪致病;西北高原地区天气寒凉,多见寒邪、燥邪为病;东南沿海地区气温偏高,湿度偏大,常见湿邪、热邪为病。

1.4 相兼性

六淫邪气既可单独致病,如伤风、伤寒、伤湿、伤燥等;也可多种邪气相兼侵袭动物而致病,如风热犯肺、风寒束表、湿热中阻等,甚或三种邪气相合致病,如痹症中有风寒湿或风湿热三邪相兼为病。

1.5 转化性

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性质可以发生转化。如感受风寒之邪,初起多表现为风寒表证,但也可以入里化热而转变为里热证等。“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病邪的转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多与体质和邪郁有关。一般来说,阴虚阳盛体质,感邪后易于化热、化燥;阳虚阴盛体质,感邪后易于化寒、化湿。

应该提醒读者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转化,并不是六淫中一种邪气变成了另一种邪气,而是邪气所致疾病的证候性质随体质、治疗等因素的转化,表现出的病证特征与最初感受之病邪所致病证的性质有所不同。六淫邪气侵入动物,多在感邪之后,很快就发病;但也有不立即致病,而是郁伏于体内,在适当的时节发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也可称此为六淫的“郁发性”。

另外,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由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可以导致类似风、寒、湿、燥、火致病特性的病理反应,但并非六淫外感所致,不属于外感致病因素的范围,故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即“内生五邪”,以便与外感病因相区别。

2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六淫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根据其性质及致病特点,又可以将其划分为阴邪、阳邪两大类,即风、暑、火、燥为阳邪,寒、湿为阴邪。

2.1 风

“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是六淫之中最为常见,致病极为广泛的致病因素。究其原因,一是风邪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寒、热、湿、燥等邪常依附于风邪侵袭机体,比如风寒、风热、风湿或风寒湿等多种外感疾病。“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畜,故曰百病之长也。其余五气,则不能互相全兼,……由是观之,病之因乎风而起者自多也。”故称“风为六淫之首”。二是风邪致病最多。风邪四季皆可发病;风邪无处不在,各种生活状态下均可侵袭机体,且致病部位较广,表里内外均可遍及,可引起多种病证,并易变生他病。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风者,百病之长也”。风为春季的主气,故风邪引起的疾病以春季为多,但四季常在,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也可有风邪为病。

风邪的致病特点如下: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侵袭动物机体阳位,所以风邪致病常侵袭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属阳的部位。如风邪上扰头面,可见头项强痛、口眼歪斜等症。肺为脏腑之盖,外合皮毛,风邪外袭,常伤于肺,使肺气不宣,而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症。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恶风、发热等表证。风邪袭于阳经及背部,则见腰背疼痛等症。风性开泄,是指风邪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腠理开泄,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游移不定的性质,所以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如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如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则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迅速、变幻无常的特点。如荨麻疹,中医认为是风邪所致,正是因为其具有发作无常,瘙痒不已,小如麻粒丘疹,大如豆瓣,甚则融合成片,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性疾病,通常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病位不定等特点。

3)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不能自控的特点,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等。如风中经络,而见颜面肌肉颤动,或口眼歪斜;因外伤再受风邪,出现的四肢抽搐、挛缩、角弓反张等症状,也属于风性主动的临床表现。“风胜则动。”

2.2 寒

“寒”为阴邪,凡致病具有自然界寒之阴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为冬季的主气,所以寒邪为病多见于冬季。此外,其他季节气温骤降,或涉水淋雨,汗出受风,贪凉露宿,饲喂过于寒凉以及空调致冷等,均可成为寒邪致病的原因。外部寒邪侵袭机体引起的病证称为外寒病。根据寒邪侵犯部位的不同,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

寒邪的致病特点如下:

1)寒性阴冷,易伤阳气, 患病动物常伴有恶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全身症状。

2)寒主收引, 寒性凝滞,易致疼痛. 寒胜则痛,寒邪侵袭动物机体而致局部气血凝滞,血脉流行失常,易患冻疮、脱疽等病。

3)寒邪为阴邪,致病多为阴证,常常侵袭动物筋骨关节,使动物运动受限,患部多表现为色紫青暗,不红不热,肿势散漫,痛有定处,得暖则减,化脓迟缓。

2.3 暑

暑邪为阳邪,行于盛夏,有明显的季节性,其致病特点如下:

1)暑性炎热,易致发热:暑邪为火热之气所化生,属于阳邪。所以暑邪致病,常常使动物出现高热,口渴、脉洪、大汗等阳热之象。

2)暑邪具有升散的特性,容易耗气伤津:所以暑邪入侵动物机体,多直入气分,使腠理开泄而汗出。出汗过多,不但耗伤津液,引起口渴、唇干舌燥、尿短赤等证,而且气也会随之耗散,导致气津两伤,出现精神倦怠、四肢无力、呼吸浅表等证。

3)暑邪致病多挟湿:在夏暑之季,除气候炎热外,还常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湿气较大,所以动物体在感受暑邪的同时,往往还兼感湿邪,故有“暑多邪湿”或“暑必兼湿”的说法。临床上,除具有暑热的症状外,还有湿邪困阻的表现,比如汗出不畅、口渴而不多饮、倦怠身重、便溏泄泻等。

常见暑症:伤暑、中暑、暑湿等。

2.4 湿

湿邪为阴邪,具有重浊的特性,以长夏感受者为多见,但四季皆有。其致病特点如下:

1)易损阳气,阻遏气机:湿为阴邪其性类水,故湿邪滞留动物脏腑经络,容易阻遏机体气机,使动物气机升降失常;又因脾喜燥恶湿,故湿邪最易伤及脾阳。脾阳为湿邪所伤,就会使水湿不运,溢于皮肤则成为水肿,流注胃肠则成泄泻;如脾阳为湿所困,阻遏气机,导致动物气机不畅,就会发生肚腹胀满、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2)湿邪具有重浊趋下的特性:所以湿邪致病,常见迈步沉重,步态黏着,如负重物,或无力倦怠;浊即秽浊,湿邪为病,动物的分排泄物、泌物有污浊不清的特点,如尿液混浊,泻痢脓垢黏滞,眼眵量多,舌苔厚腻,以及疮疡疔毒,破溃流脓等。湿性趋下,主要是指湿邪致病,多起于机体的下部。

3)湿邪具有黏滞和缠绵难退的特性:在症状上表现为粪便黏滞不爽,尿涩滞不畅;在病程上则表现为病变过程较长,缠绵难退,或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如风湿证等。

2.5 燥

燥邪为阳邪,其特性是干燥,以秋季多见,四季皆有。其致病特点如下:

1)燥邪为阳邪性干燥,易伤机体津液,出现动物机体津液亏虚的病变,燥邪为病,有凉燥与温燥之别,在发病过程中,以温燥者居多。燥伤阴液,多致皮肤干燥皲裂,外邪乘机侵袭,容易导致生痈,或引起局部疔疮等。燥邪致病特点:易侵犯四肢、皮肤、黏膜等部位,出现患部干燥、枯槁、皲裂、脱屑等,常伴口干唇燥、咽喉干燥,眼睛干涩,粪便燥结,尿液短少,喜饮,干咳无痰等症状。

2)燥邪易伤肺脏: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而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所以燥邪致病,最易导致肺阴受损,宣降失司。动物表现为: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少痰等。肺与大肠相表里,如燥邪自肺而影响大肠,也可出现粪便干燥难下等症状。

2.6 火(热)

火(热、温)邪属阳热之邪,火热温三者仅在程度上有差别,温为热之渐,热为火之轻,火为热之重,既有外感也有内生,动物患病大多由于直接感受温热之邪或因动物机体脏腑机能失调所引起,也可由其它五邪化生,其致病特点:

1)火为热极,有炎上的特性:火性燔灼,所以火邪致病。动物常常出现高热,口渴,舌红,苔黄,尿赤,骚动不安,脉洪数等热象。火有炎上的特性,所以火邪侵犯动物机体,症状多表现在动物机体的上部,比如心火上炎,导致口舌生疮;胃火上炎,导致齿龈红肿;肝火上炎,导致目赤肿痛等。

2)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犯动物机体,往往劫耗机体阴液,使动物筋脉失养,导致肝风内动,出现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二目呆直,狂暴不安等证。血受寒则凝,受热则行,所以火热邪气侵犯动物血脉,轻则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重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出血和发斑,比如衄血、尿血、便血以及因皮下出血而致体表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等。

3)易伤津液:火热邪气易迫津液外泄,消灼阴液,所以火邪致病除见热象外,往往伴有咽干舌燥,口渴喜饮冷水,尿短少,粪便干燥,甚至出现眼窝塌陷等津干液亏的症状。

4)易致疮痛:火邪侵袭血分,淤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疮疡痈肿。临床上,凡疮疡局部红肿、灼热、高突者,皆因火邪所致。

……

复习思考题、执业兽医考试模拟题略

下期内容:李继红 主讲《病机十九条》。

    本文原文刊于《中国动物保健杂志》2014年12月刊,更多内容可关注本刊微信订阅号zgdwbj,可发送“目次”获得最新期目次页,或其他关键词获得相关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8912

(2)
EditorDEditorD订阅者
上一篇 2014年12月1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1日

相关推荐

  • ​降低兽药企业税赋  助推畜牧行业升级

    兽药制剂行业是一个小、散而高竞争度、低集中度的行业,整个行业产值甚至不如一个稍大点的国家项目。究其原因之一,是国家对兽药行业的高赋税(增值税率为17%)造成兽药行业成本高、获利少,从而导致行业集中度低,行业转型升级困难,进而增加了畜牧产业生产成本。

    文章节选 2017年4月23日
  • 一例仓鼠口炎的治疗

    作者:王韫,李希明,刘小宝,孔春梅 随着宠物行业的发展,宠物的养殖数量也不断上升。因为仓鼠具有体型小、价格低、易饲养等特点,所以饲养者也不断增加。但是一些疾病却困扰着饲养者,其中仓鼠口炎就是一种常见病。口炎是口腔黏膜深层或浅层组织的炎症。临床上多以口腔黏膜潮红、肿胀、流涎为主要症状。按炎症的性质可将口炎分为卡他性、水泡性、溃疡性、坏疽性。临床上以溃疡性口炎较…

    文章节选 2016年7月22日
  • 林地草鸡的疾病防治

    作者:郑玲玲 草鸡又称土鸡,是指在果园、林地放养的肉鸡。草鸡无公害污染且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其肉和蛋均属绿色安全食品,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价格也逐年攀升。这种情况下,草鸡养殖热在一些树林空间较多、水网密集的地区兴起,其养殖效益高,成为养殖户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林地草鸡养殖仍旧采用传统的散养模式,其饲养密度较高,易诱发多种疾病,进而危…

  • 浅析林地散养生态鸡的技术措施

    传统农村养鸡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大片闲置地进行的小规模、粗放原始的生态养殖,这种放养的土鸡肉质优质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为满足市场需求,优化养殖结构,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快速发展。林下散养为生态鸡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食物如林地内的果实、植物种子及大量昆虫,这种养殖方式使鸡肉的风味独特、鲜嫩且营养丰富,具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林下生态养鸡技术…

  • 预计2016年国内种猪进口量将大幅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国内从国外进口种猪4442头,比上年减少40%以上,但我们预计2016年国内种猪进口量将大幅增加:  由于2013-2015年国内生猪养殖行情的低迷,能繁母猪数量持续下降,截止2015年底已降至3784万头,比2014年底的4963万头,下降23.76%。2012、2013年国内进口种猪数量为历史高点,对于当前国内未大规模形成核心育…

  • 家禽饲养中如何防止霉菌毒素中毒

    作者:孙桂芹 近年来,“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病”在家禽养殖生产过程中暴发频繁、危害严重,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隐性流行。肉鸡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表现为个体大小不均匀,不像同一日龄的鸡。剖检病变为严重的肌胃炎、腺胃炎尤为明显。要注意做好网状内皮增生症造成的腺胃炎与霉菌毒素造成的肌胃炎、腺胃炎的鉴别诊断。 近年来,霉菌毒素在蛋鸡上的危害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剖检病变表现…

    2016年2月15日 文章节选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防治

    孙桂芹1,王 飞2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是一种既侵害呼吸系统,同时侵害泌尿生殖系统的传染病。一般在寒冷的季节和冷热交替、温度起伏较大的季节多发。 1 病原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属冠状病毒。 2 流行特点 …

    2016年2月15日 文章节选
  • 一例猪瘟病例的诊治体会

    作者:于宪沧 在我国,猪瘟仍是当前生猪养殖的主要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是国家四大强制免疫动物疫病之一,是养猪场首先要控制或净化的动物疫病。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长期以来,我国对猪瘟采取了包括强制免疫、加强检疫和疫病监测、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等综合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传播和流行。目前,猪瘟的流行方式已从当初的频发大流行转…

    2016年1月26日 文章节选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与防治

    孙桂芹1,吕杰2 1 致病原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属禽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青年鸡和产蛋鸡威胁较大。 2 流行特点 不同日龄的鸡均易感染发病,成年鸡、青年鸡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该病是由病毒感染或免疫应激发病,主要发生…

    2016年1月25日 文章节选
  • 2015年中国生猪市场行情及进出口预测

    2015年中国生猪市场行情及进出口预测 陈来华 1 生猪市场行情 1.1 2015年全国生猪收购价格为15.13元/kg,同比下降14.53% 2015年全年生猪价格呈现先上涨后略有下降的趋势,整体价格较上一年大幅增加,这与国内大量散户退出养猪行业导致能繁母猪提供仔猪的总数量减少有很大相关;虽“三公”消费缩减,使得猪肉需求量下降,但供给端一定程度下降更多。 …

    2016年1月7日 文章节选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