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不孕是指母牛达到配种年龄后或分娩后的一定时间内,经过多次配种而未孕。这是饲养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由于不妊娠导致母牛不能正常繁殖,产期推迟、产犊间隔延长,有的奶牛因长期不孕导致生产能力丧失而被淘汰,给养牛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挫伤农户养牛的积极性。为了帮助养牛户有效的防治奶牛不孕症,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各地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和经验,现将防治奶牛不孕的几点有效措施介绍如下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443
相关推荐
-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养猪业未来展望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养猪业未来展望 本刊 李雨慈 养猪业从上半年的稍有起色,之后便处于低迷状态,总算在2014年的尾声迎来了猪肉价格的波动,涨跌互博的态势牵绊着每一位养殖人的心。前段时间,业内一直流传着“谨慎乐观”的言论,但在实际看来,猪价仅剩下了谨慎却未见乐观。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摆脱阴跌的噩梦,养殖业的春天何时才…
-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三项关键技术
付太银(临清市畜牧兽医局山东临清252600)摘要:繁殖工作始终是规模牧场生产的重中之重,随着饲养管理的改进,个体单产水平逐年提高,甚至出现单产越高繁殖率越低的现象。中小规模牧场受多方面影响,繁殖率问题始终是阻碍企业健康发展、获取更高效益的制约因素。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及生产实际,就21 日妊娠率、涂蜡笔技术、同期排卵三项技术作一详细介绍,对牧场改进繁殖工作有着…
-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导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猪场疫病趋于复杂化,养猪业疫病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施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可显著改善猪场健康状况降低疾病发病率。但由于各种因素引起免疫失败而导致猪群的发病率上升的案例在猪场经常发生,尤其是仔猪,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规模化猪场必须实施非常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入并最大限度降低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从而能…
-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区散售牛奶质量检测与分析
导读: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需求量不断上升,虽然消毒纯牛奶和各种花色奶货源充足,但由于散装牛奶价格低廉,更适合于中低收入人群饮用。所以,散售牛奶质量问题,是市民比较关心的问题。为了验证其质量,笔者对市售散装牛奶随机抽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大于5.0×105cfu/ml的占90%;75%酒精阳性率占70%;掺假率100%;抗生素…
-
动物最需要什么“爱”
在我国目前的生产条件下,仔猪的断乳日龄不易低于21天,虽然国外已经采用14天的超早期断乳技术,但我国的条件还不具备,我国宜采用28天~35天时断乳比较适宜。因为过早断乳对仔猪的影响非常大,仔猪出生后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断乳时间,一是仔猪无先天性免疫力,4周龄~5周龄时还很少,到42日龄后才靠自身合成抗体,并且21天前胃内缺乏游离盐酸,对由饲料、饮水和其他环境中接…
-
肉鸡宰后冻结时间工艺探究
为确定最优宰后冻结时间工艺,以AA+白羽肉鸡胸肉为试验材料,采用配对试验研究了宰后45 min、2 h和12 h冻结肉样在蛋白溶解度、保水性、pH和剪切力的差异,结果显示:①宰后45 min冻结的肉样的pH、解冻汁液流失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显著高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而加压失水率、剪切力和肌浆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p<0.05);②宰后45 min冻结的肉样pH、总损失和解冻汁液流失显著高于宰后12 h冻结的肉样,而加压损失、总蛋白溶解度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12 h冻结的肉样(p<0.05);③宰后2 h冻结的肉样蒸煮损失和总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12 h冻结的肉样(p<0.05)。结果表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建议在宰后2h内完成肉的分割、包装并进行冷冻。
-
浅谈荆芥在宠物临床的应用
浅谈荆芥在宠物临床的应用 赵学思 (南昌浩宝宠物医院 江西南昌330009) 荆芥,该药香燥,有走窜化湿的作用,药性微温,干嚼无苦味,用于祛风解表,宣郁除湿,疏通经络。有老中医说此药能入血分,能散血中伏热,就个人的临床经验而言,散血中伏热目前还没体会到,但能引热入血分到是很有体会,因此在温热病治疗中对此药应慎重使用,散血中伏热多用丹皮和地骨皮。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