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升防疫“武器”质量之路——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分析及应对措施

我国疫苗生产企业内普遍未形成自身的研究开发队伍,缺乏新品种开发力量,新产品开发不力,研究经费严重不足,而科研、教学和生产部门又互相脱节,技术推广不力,成果转化率低,不能形成产业化。从而造成一些重大畜禽疫病如“高热病”、口蹄疫疫苗质量有待完善;一针能抗多种疾病的多联或多价疫苗不足;对毒力或血清型已发生变异的超强毒或变异株如鸡马立克氏病鸡、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的疫苗极少;用于种畜禽免疫接种的疫苗质量不高;宠物疫苗、细菌疫苗和寄生虫疫苗等方面的研究不够;基因工程疫苗多数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制品严重缺乏,诊断制品的研制和生产急待规范;经济动物用生物制品基本上是空白。国内厂家自相竞争,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数量优势,缺乏质量和品种优势,常规产品大量低水平的重复生产,产品滞销,但新制品、急需品的奇缺和国外产品大量涌入的窘境。笔者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畜禽传染病的种类和发生频率也大大增加,一方面旧的疫病未能控制并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力增强或抗原性改变),另一方面一些新病又在不断增加,给我国的畜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地防治畜禽传染病,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在现有常规疫苗的基础上,加快新制品的研发,开发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迫在眉睫。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010

(0)
上一篇 2007年12月14日 下午4:20
下一篇 2007年12月14日 下午4:17

相关推荐

  • 中国养猪业发展与猪药发展方向初探

    摘  要:随着生猪业的集约化、规模化进程推进,中国目前已然是世界第一大生猪养殖大国,值得可喜和自豪。但养猪业在环境保护、品种培育、动物福利、科学与自动化管理、疾病控制、合理用药、食品安全领域却与中国整体的养猪业规模极不匹配和协调。与国际同步的潮流下,效益化发展、绿色健康化、可持续化发展将是中国畜牧养殖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笔者将就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以…

    文章节选 2014年4月8日
  • 猪病学中相关名词术语的使用

    使用标准、规范、统一的猪疾病名称,无论在教学、科研、生产和政府管理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指出,猪疾病名称使用的混乱现象严重,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但使人们对猪相关疾病的理解出现偏差,同时也给文献检索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在某些政府文件中也出现了前后名称不一致或错误的现象。业内相关人士应该本着为读者负责,为养猪产业负责的精神,千万不可随心所欲地使用猪疾病名词。希…

    文章节选 2007年12月14日
  • 水貂细菌病的药敏试验和防治

    导读:据海关贸易总署统计,全国平均年产水貂皮1200万张,山东省占2/3。养殖水貂的利润很高,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深受农民的欢迎。近年来,对水貂病毒性疾病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已经得到一定的控制,而对水貂细菌性疾病的相关研究报道则很少。由于养殖水貂的规模不断扩大,水貂抗病力逐年降低,条件性致病菌是继发水貂细菌病的主要病原,给水貂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文章节选 2008年12月19日
  • EM在养殖业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EM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硫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成功的一种多功能菌群,多年来的研究表明,EM在促进畜禽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清除粪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文章节选 2009年7月30日
  • 浅析家禽的生理特点与用药

    导读: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养禽专业户越来越多,许多地区养禽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收入的一种主要手段。由于一些养殖户缺乏专业知识,饲养管理水平低,疾病时常发生,而且用药方法不当,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近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谈几点看法:

    文章节选 2009年2月19日
  • 养猪专家(6)——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吕国邦 1,任小军2,李吉元1  王建荣3,张建民4,王正新5 (1.西安国邦兽药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4000;2.蒲城县原任畜牧兽医站 陕西蒲城 715500; 3.富平县张桥镇畜牧兽医站  陕西富平 711700 ;4.蒲城县畜牧兽医局 陕西蒲城715500; 5. 富平县畜牧兽医局 陕西富平711700)   仔猪…

    文章节选 2015年1月8日
  • 将动物安全推入“深渊”

    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早就联合公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规定了五大类40种药物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除上述药物外,国家质检总局和外经贸部规定出口肉禽禁止使用的药物33种,其中抗菌素类包括:二甲硝咪唑、痢特灵(呋喃唑酮)、甲硝唑、洛硝达唑、氯霉素、泰乐菌素、杆菌肽、氯羟吡啶、磺胺喹恶啉,都…

    文章节选 2007年12月14日
  • 生态养殖是把双刃剑

    养殖业界必须高度警觉的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一种生态养殖的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的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专家强调指出,从表面上看,生态养殖与禽流感是两个毫无关联的两个概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农村目前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形式…

    文章节选 2008年3月12日
  • 确保动物源饲料安全须追加的“元素”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畜产品和饲料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加强了对饲料、食品及疫病的监控和检测管理。针对饲料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制订了畜产品和饲料的卫生标准。如欧盟已明令禁止使用肉骨粉和动物油脂作为饲料原料。专家指出,不可否认,从营养价值的角度讲,肉粉和肉骨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饲料。但是众所周知,震惊世界的“疯牛病(BSE)”和…

    文章节选 2008年2月15日
  • 掌握山羊繁殖特点,提高山羊繁殖性能

    导读:养羊业在许多地区的畜牧业乃至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如何充分发挥山羊的生产性能,对于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山羊生产性能的因素很多,繁殖性能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合理利用山羊的繁殖特点,提高山羊的繁殖性能,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节选 2008年12月16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