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单元内疫病防治

笔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疫情本身的新特点和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措施缺位,是目前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提出,本次疫情的暴发,防控工作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应急处置方案不科学,未能及时将其纳入重大动物疫情防治范畴。由于专业主管部门未能及时集成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药物学、中兽医学、物流学、公共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992

(0)
上一篇 2007年11月14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07年11月13日 上午12:33

相关推荐

  • 影响组合效应的因素及其营养调控

    导读:卢德勋(2000)指出,日粮组合效应的实质是来自不同饲料的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以及抗营养物质之间互作的整体效应,并且根据利用率或采食量等指标分为“正组合效应”、“负组合效应”和“零组合效应”三种类型。其中正组合效应可以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如对低质饲草进行青绿饲料的催化性补饲时会产生正的组合效应,而负组合效应会降低有效代谢能,典型负组合效应如大量…

    文章节选 2008年11月18日
  • 澳大利亚研制出新的低成本口蹄疫检测方法

    导读:英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澳大利亚动物卫生实验室的研制出一种新的低成本的口蹄疫检测方法,这种方法使用非传染性病毒材料,可以区分口蹄疫病毒的所有7的毒株和区分感染动物与接种动物。该法使用重组抗体区分感染动物与接种动物,重组抗体可以以低成本大量生产。JanineMuller博士说:“我们研制的检测方法是世界上首次完全使用在实验室中生产的非生物活…

    文章节选 2008年10月8日
  • 必须满足动物的安全、营养平衡需要

    截止目前,饲料粮缺口将达到7360多万吨。畜牧业的发展受粮食产量的制约是不言而喻的。而另一方面,我国年产几十亿吨青饲料和近六亿吨农作物秸秆,其利用率仅占15%,而63%的秸秆直接还田或作燃烧使用。因此,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中国畜牧业应走节粮型的道路,即应充分利用农区大量农作物秸秆资源(又称秸秆畜牧业),大力发展草食家畜。专家指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反刍动物…

    文章节选 2008年4月9日
  • 发展健康养殖若干问题的思考

    导读:畜禽疫病形势的日趋复杂构成养殖生产的现实威胁,养殖生产在疫病暴发后的恢复与发展,需要有所反思,应如何改进,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动物疾病复杂化形势与养殖业主要基础性支撑技术之间有着深刻的渊源,这些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或“技术滥用”导致了当今复杂的疾病形势;片面依赖单项技术不可能构建规模化养殖动物群体的健康与安全保障,否则,先进技术的应用只会使健康养殖进一步,退…

    文章节选 2008年8月14日
  • 过去得以控制的疫病为何卷土重来?

    导读:2002年我国暴发流行的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2006年以来国内大部分地区流行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均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沉重打击,经济损失巨大。那么,为什么饲养管理技术比过去提高了还会有传染病的发生?为什么传染病一发生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流行?为什么会有新传染病出现,同时病情不断复杂化等上述一系列问…

    文章节选 2008年5月7日
  • 规模化猪场健康养殖的保健体系建设

    导读:猪场保健应包括猪的环境和猪病防治两部分。而环境与猪的疾病又是相互联系的,当环境条件好时各种疾病就不易发生,猪群就相对健康,当环境条件恶劣时,各种细菌、病毒就具有了滋生的条件,疾病也容易发生,因此在搞好猪病防治的同时,应加强对猪的环境体系建设。

    文章节选 2008年7月10日
  • 直击自家苗衍生的“灾难”

    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已经存在大量生物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像自家苗这种显明存在导致危害生物安全、破坏生态平衡的定时“炸弹”,绝不应在民间“繁殖”,作为破坏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系统平衡的根源,它有悖于我国安全生态环境和健康动物群体的建立;有悖于科学动物防疫和科学养殖的实施;有悖于我国人民健康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应立即叫停。现在,十七大刚刚闭幕,科学发展观成为党和国家未…

    文章节选 2007年12月14日
  • 中兽医系列讲座第四讲:以通为用——六腑

    以通为用——六腑 张晓菊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金华321007)     上一讲介绍的“以和为贵(五脏)”的“和”是重点,本讲“以通为用(六腑)”的“通”与“和”一样也是重点。人的进化,社会的发展,都是变通的结果;人体、动物体都是一个有机通体,其生命活动以通的运动变化为基本形式,故曰“以通为用”。不通就会发生疾病,临床所见动物病证也是不…

    兽医 2014年10月20日
  • 科学保健方可提高猪群对

    导读:规模饲养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反过来饲料工业大发展又成就了更大规模的养殖生产,对于猪群的健康已经有了空前的认识,促进生长、预防疫病的药物添加剂尤其是抗生素、激素的广泛使用,一度使猪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瘦肉产量提速再提速,久之,养猪生产已经完全依赖于饲料中添加剂的使用,内容相同名称繁多的抗生素种类、一再增加的剂量成了生产的支撑,成了无所不能的保护伞。正…

    文章节选 2008年6月16日
  •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导读:附红细胞体病是一个全球性的新型人畜共患病,近几年,该病正由典型向非典型性转化,并呈范围扩大趋势。由于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流行规律及致病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笔者认为,要防治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预防是关键。

    文章节选 2009年5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