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同期发情是胚胎移植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技术之一,有利于降低成本,集中实施胚胎移植。本试验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了牛同期发情试验,I组(2次肌注ICI)的同期发情率为67.7%、A级黄体率为54.5%;II组(一次子宫输注)分别为53.8%和50.00%、III组(两次同期化处理)分别为80.5%和68.40%。III组的同期发情率和A级黄体率均高于II组(P>0.05)和I组(P<0.05)。说明不同处理方法对同期发情率影响较大,用ICI两次同期化处理不仅同期发情效果好,而且黄体发育好,其次为II组,具有相似的同期发情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357
相关推荐
-
肉鸡大肠杆菌病的噬菌体治疗
导读:鸡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艾希氏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各种日龄鸡及各品种鸡均易感染,表现为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大肠杆菌性肉芽肿、气囊炎、肝周炎、肿头综合征、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全眼球炎及脐炎等一系列疾病。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集约化饲养,该病在一些鸡场中不同程度发生,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不少鸡场由于大肠杆菌造…
-
家禽健康养殖的关键——维护肠道完整性
导读:近几年来,随着家禽业的规模化发展,家禽健康成为影响养殖成败的关键。研究表明,家禽的肠道健康与家禽的健康状态关系密切。家禽的肠道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当的营养供给和不卫生的环境条件,尤其是在鸡发育的初期阶段,饲料营养不当和环境卫生不良可以直接损害肠道的健康。因此,为了实现健康养殖,必须千方百计维护肠道健康即肠道的完整性。维护肠道的完整性,一是要通过适当的营…
-
规模猪场免疫抑制的解决方案
导读:近几年来,国内许多规模化猪场逐渐意识到实验室检测在养猪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越来越多的规模化猪场开始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确定猪场内的发病情况,以及以实验室检测分析为依据制定猪场的免疫程序及保健程序。从中发现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免疫抑制。
-
猪伪狂犬病的病理过程及其防治
导读:临床猪的伪狂犬病最初是由于其对繁殖猪群的侵害,引起母猪死胎、木乃伊和不孕症,公猪的睾丸肿胀、萎缩而丧失配种能力,仔猪的早期高死亡率而被兽医界重视,近年来又发现该病可导致猪的免疫抑制。由于基层兽医和广大饲养管理人员对该病缺乏理性认识,防控措施缺失和执行中的错误,2000年以后该病对我国猪群的危害日益严重,已经从种猪群扩展到许多规模饲养场和专业户饲养的商品…
-
生猪“三高”形势下猪群疫病的诊治和临床用药
导读:当前群生猪疫病的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老病未灭、新病又来”。二是为混合感染严重,治疗效果差。三是疫情发生频率猛增。四是危及人类健康。建议临床处置时把握“大群优先”、“辨证施治”、“动态处置”和“多管齐下”原则,以减少养猪户的经济损失。
-
自学中兽医必读(1)——执业兽医考试中兽医学辅导
为帮助广大读者迅速提高中兽医诊疗技术水平,并为参加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读者自学提供资料,我们在中兽医讲座中将不定期穿插执业兽医考试中兽医学(中兽医学占临床兽医科目15%)辅导,帮助大家迎考复习。考虑到有些考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兽医学课程,故在此文中介绍较详,希望学过中兽医学的读者能够理解。
-
动产抵押中的法律问题
导读:所由于诸多中小企业在建立和发展阶段,缺乏资金,融资困难的现象比较严重。面对这些问题,为了搞活经济,就需要充分发挥动产的效益,促进动产物尽其用。对此,我国的《物权法》和《担保法》在规定不动产抵押之外,还规定了动产抵押。在动产抵押中,哪些动产可以设定抵押?动产在进行抵押时的公示方式是什么?是否需要登记?登记的效力是什么?动产抵押在实现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特别…
-
规模化猪场主要猪病抗体水平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
导读:笔者通过检测24个规模猪场911份血清中的猪瘟、猪伪狂犬及猪蓝耳病抗体表明:从整体上看猪瘟的免疫状况较好,以猪瘟抗体间接血凝价在1∶16以上时能抵抗强毒感染为参考,大多数猪场和猪群能达到这个水平。但也有部分猪场的少数猪,猪瘟抗体滴度低下,不足以抵抗强毒侵袭而发病或成为隐性带毒者,威胁易感猪群。调查显示伪狂犬病和蓝耳病呈渐增趋势,建议加强血清抗体监测。
-
预防奶牛常见病重在“精管”
奶牛常见病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所引发的占半数以上。所以,预防奶牛常见病重在一个“精管”上。文章围绕“精管”从饲料的选用制作、环境卫生、防疫保健、牛群整顿等全方位的进行了阐述;其厩舍和运动场地的卫生状况对奶牛健康影响描述的角度颇有新意。文章说,牛是必须卧下才能充分休息,许多研究,牛站立较卧下能量消耗几乎增大一倍。如果圈舍潮湿和粪尿堆积,会使牛卧下不适,卧下时间…
-
主动理性调整养殖模式
我国的养猪业正处在从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的过渡阶段,每年生产的生猪有67%来自散养户和中、小企业。这种养猪现状决定了猪病防控的难度很大。近两年来,出现了老的传染病没有根除,新的传染病不断传入,并形成大暴发。尤其是2006年夏季以来,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暴发更加大了猪病的损失。形成了多种传染病并发、继发、混发的趋势。导致大量的仔猪、中猪以及部分母猪死亡,生猪的存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