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消毒药物作用的三大因素

消毒药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某类消毒药只对某些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而对另一些病原微生物效力较差或毫无作用。因此,在选择消毒药时,一定要考虑其特异性即各种消毒药的作用范围,以便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发挥其消毒作用。在使用消毒药时还要综合考虑病原体及外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290

(0)
上一篇 2008年8月13日 下午4:57
下一篇 2008年8月13日 下午4:30

相关推荐

  • 杜绝霉变隐患,确保饲料质量

    导读:笔者通过对饲料原料、产品加工工艺的全过程及成品中水分含量的研究,分析了各过程中水分控制对饲料质量安全的影响,为控制饲料产品水分、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提供有效依据。

    文章节选 2008年7月10日
  • 牛真的不怕冷吗?

    导读:研究证明,以18℃环境温度为基础,平均每下降1℃则牛体热消耗每天每千克代谢体重增加2.51千焦,相当于正常维持能量需要的0.7%,假如牛正处于-15℃环境时,则其维持需要相应地为正常时(18℃环境)的1.24倍,犊牛反应更为严重。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由于产奶营养消耗通常在产犊后60天左右,营养都处于负平衡,体重减轻,待产奶高峰期过去之后,才能缓慢地恢复…

    文章节选 2009年2月5日
  • 浅析兽药残留的危害、原因及应对措施

    导读:近些年来,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强,而且很多细菌已由单药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如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实际上等于持续低剂量用药,动物机体长期与药物接触,造成耐药菌不断增多,耐药性也不断增强。而耐药菌株又可能将耐药因子传递给其他敏感细菌,使其他异种菌株变成耐药菌株,从而带来预防与治疗动物疾病的困难,…

    文章节选 2008年7月10日
  • 肉鸡宰后冻结时间工艺探究

    为确定最优宰后冻结时间工艺,以AA+白羽肉鸡胸肉为试验材料,采用配对试验研究了宰后45 min、2 h和12 h冻结肉样在蛋白溶解度、保水性、pH和剪切力的差异,结果显示:①宰后45 min冻结的肉样的pH、解冻汁液流失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显著高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而加压失水率、剪切力和肌浆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p<0.05);②宰后45 min冻结的肉样pH、总损失和解冻汁液流失显著高于宰后12 h冻结的肉样,而加压损失、总蛋白溶解度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12 h冻结的肉样(p<0.05);③宰后2 h冻结的肉样蒸煮损失和总蛋白溶解度显著低于宰后12 h冻结的肉样(p<0.05)。结果表明宰后2 h冻结的肉样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建议在宰后2h内完成肉的分割、包装并进行冷冻。

    文章节选 2015年2月9日
  • 早期经验对动物认知的影响

    早期经验是动物在发育早期阶段受到的对以后发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刺激,早期经验对动物成年
    后的行为表达和认知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文章节选 2015年1月15日
  • 对付顽固呼吸道病,需要“组合拳”

    导读:猪场最棘手的问题不是肠道疾病,不是病毒性疾病,也不是产科的疾病,而是呼吸道疾病。笔者认为: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最广谱的药物。只有环境不适合猪的生存时,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求人不如求己,所以与其为猪场的疾病到处求医问药,忙得焦头烂额,还不如靠自己加强饲养管理来避免疾病的发生。良好的生长环境、全面充足的营养、科学的饲喂方式、严格的消毒和防疫等等,这些虽然…

    文章节选 2008年10月8日
  • 动物转基因及克隆技术研究进展(上)

    导读:转基因动物研究可应用于家畜遗传改良培育高产低耗优质抗逆新品种(系);把转基因动物作为时空四维考察体系,可以研究基因功能和发育调控等基础生物学问题;也可籍此用作人兽疾病的实验模型,研究医学和兽医学问题;把转基因动物改造成为医用器官移植的供体,可取代人体器官的直接移植;把转基因动物开发成为活体发酵罐,可使动物象工厂一样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生产预期的蛋白药物…

    文章节选 2009年2月5日
  • 农户提高饲养奶牛经济效益“十”要点

    导读:由于个体户养奶牛存有饲养规模小,科学技术含量低和管理粗放等制约,所以突出存在着产奶量少,疾病多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从而制约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为促进奶牛业的发展和养牛经济效益的提高,笔者根据近年来各地饲养奶牛的一些先进经验,总结了“十”项技术要点。

    文章节选 2009年5月31日
  • 葡萄牙研究发现乳可保护细菌在抗生素下存活

    葡萄牙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可以形成生物膜,乳的存在可能保护细菌在低水平的抗生素下存活。这对防治泌乳动物的乳房炎有很大的影响。细菌有时会形成生物膜以保护其免受抗生素和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葡萄牙里斯本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可以引起奶牛和绵羊乳房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形成这种保护性生物膜,使治疗更加困难。该研究的主要人员Manuela博士说:“乳房炎是一种很…

    文章节选 2008年11月18日
  • 抑制病毒复制的“新式武器”:RNA干扰展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人畜共患疾病不仅威胁畜牧业发展,更是对人类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威胁,例如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又如在猪、牛、羊中传播极快的口蹄疫病毒,也是对人类健康潜在威胁。利用RNA干扰技术,可以一旦在家畜中疾病暴发后,先采用干扰技术抑制病毒快速传播,减少大牲畜的屠宰数量,降低经济损失,为随后大规模免疫接种争取时间,提高免疫效率。还有些动物可能是人类病毒天…

    文章节选 2008年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