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病的鉴别诊断治疗

导读: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一直是近几年来发病率最高、死亡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本文就这两种病在临床上表现的具体症状及其差异、治疗、预防进行了综述,针对两种病的治愈率不高,致死率高的特点,采用“增强免疫,控制感染,足量补液,合理对症,中西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并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谈谈综合性治疗体会。

原创文章,作者:q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114

(0)
上一篇 2008年12月19日 下午3:51
下一篇 2008年12月19日 下午3:47

相关推荐

  • 启动能协同饲料安全的资源

    我国已知的凹凸棒石粘土矿床主要是江苏盱眙、六合和安徽嘉山凹凸棒石粘土矿床。70年代末以来先后在四川、山东、甘肃、山西、贵州、内蒙、湖北、河北等地发现了一批矿床(点)。笔者指出,由于凹凸棒石粘土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饲料添加剂。例如对棉籽、菜籽中含有许多对动物有害的物质,象棉籽中的棉酚是细胞、血管和神经毒物,影响家畜的繁殖性能,且可与棉籽…

    文章节选 2008年4月8日
  • 几种中药复方对黄羽肉鸡促生长效果的比较

    导读:传统抗菌剂(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添加剂常能产生耐药性,且易残留于肉、蛋、奶等畜产品中,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很多国家已禁止人畜共用的抗生素类及磺胺类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并都在寻找改进和替代抗生素等添加剂。我国传统的天然中药添加剂因具成本低廉、作用广泛、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和低残留等优点而倍受重视。笔者选取资源较广价格较价廉的广东土牛膝、穿心莲、大…

    文章节选 2009年2月5日
  • 怀孕奶牛禁用的药物

    导读:兽药在日常生产中用于防治疾病、增加饲料转化率和动物生长率、提高动物繁殖性能、改善胴体质量等,但是在奶牛怀孕期间兽药的使用应该严格的控制,因为它们可能引发流产、导致胎儿死亡或者畸形。临床常用药物及其机理如下文

    文章节选 2009年2月19日
  • 多养不如少死、精养——目前生猪养殖生产急需更新观念并坚持四个面向

    非健康猪在我国养猪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母猪的饲养头数多,年生产力低,2005年我国饲养母猪4593万头,年出栏商品猪6.61亿头,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13.51头,如能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20头,母猪的饲养量可减少1500万头,年出栏肥猪仍可达到6.70亿头。专家指出,猪最好的保健药物是营养平衡的日粮,免疫是猪维持生命…

    文章节选 2008年1月14日
  • 从肉牛业及其参与者的视角看中国农业的转型(下)

    导读:畜牧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领域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而肉牛业又是畜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的肉牛业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从起初主要为种植业提供畜力的不发达的副业活动,发展成一个以牛肉及副产品加工为导向的高度发达的产业。目前,中国有肉牛1亿头,居世界第二位。本文旨在通过一个特定的农村产业,即肉牛业,来思考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农业的转型和变革,审视这些转型、变…

    文章节选 2008年11月18日
  • 如何提高鸡群的免疫质量

    导读:合格的疫苗是免疫成功的关键。各养殖户在制定免疫程序时,首先,要考虑本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和疫病流行的季节性,确定在疫病发生前的一段时间使用疫苗;其次,要掌握鸡群整体情况,在机体免疫效果最佳的时间使用,并选择合适的免疫途径,加强饲养管理,才能确保免疫质量。

    文章节选 2008年12月19日
  • 家畜炭疽病的发生与防制

    十七年来,笔者主持了15起炭疽疫情的处理工作,牛、羊混合发病占66.67%;牛发病占26.67%;羊发病占6.67%;人发病占86.67%;无动物发病占6.67%。牛发病率比羊发病率高。对可疑炭疽病死畜的尸体禁止解剖,对尸体焚烧炭化后深埋。要建立免疫制度,对易感染动物每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的疫苗接种。在疫区本病很难彻底消除。

  • 中西结合诊治幼犬风寒犯肺证

    本文阐述幼犬风寒犯肺证(犬舍咳)应用中西结合经验达成治标又治本等实例病历,有效治愈犯急慢性肺炎之疾苦。

    文章节选 2015年4月3日
  • 抑制病毒复制的“新式武器”:RNA干扰展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人畜共患疾病不仅威胁畜牧业发展,更是对人类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威胁,例如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又如在猪、牛、羊中传播极快的口蹄疫病毒,也是对人类健康潜在威胁。利用RNA干扰技术,可以一旦在家畜中疾病暴发后,先采用干扰技术抑制病毒快速传播,减少大牲畜的屠宰数量,降低经济损失,为随后大规模免疫接种争取时间,提高免疫效率。还有些动物可能是人类病毒天…

    文章节选 2008年1月14日
  • 美国研制出可以减少肉牛排放大肠杆菌的新疫苗

    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DanThomson博士等研究了一种称为嗜铁素受体(Siderophorereceptor)和(膜)孔蛋白(porin)即SRP疫苗的新技术,可以减少肉牛排放大肠杆菌,使牛肉更加安全。第一项现地研究表明,这种疫苗可以使肉牛排放的大肠杆菌减少54%。第二次现地研究增加了SRP的用量,大肠杆菌减少了85%。其作用机理是,像大肠杆菌等食源性病原…

    文章节选 2008年5月7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