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荣敏
(福建省浦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南平 353400)
羊传染性口疮是由羊传染性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绵羊和山羊,各品种的羊均可感染,对羔羊、幼羊(特别是3~6月龄的羊)的致病力尤为突出,常呈群体发病可达50%以上,成年的羊只偶有发生但发病率偏低,且症状轻微。
1 流行情况
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秋两季较为多见。本病的传染源为患病羊以及携带病毒的羊只,ORFV在患病羊的脓疱和痂皮内普遍存在,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皮肤黏膜创伤)或间接感染(污染饲料、饮水、脱落在地面上的痂皮)。长途运输,营养缺乏,采食质地过硬的饲草、饲料也是诱发本病的关键因素。
2 发病情况
浦城县永兴镇银场村黄某,以舍饲和放牧方式饲养南江黄山羊556只。2016年5月12日,黄某前来求诊。笔者接诊后前往诊治,经主诉及现场勘查,发现患病羊均在2~4月龄,成年羊无明显临床症状。
发病羊均出现特征性症状——口疮(唇、舌表面形成疣状厚痂且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口唇肿大,呈桑葚样)。有35只羔羊发病,3只成年羊发病,并有3只羔羊死亡。初步诊断为羊传染性口疮。
3 临床症状
羊传染性口疮潜伏期在4~7 d,病羊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口唇部感染结痂为主要症状。唇部皮肤及黏膜表面可观察到明显的丘疹、脓疱 、溃疡和疣状厚痂,并伴有肉芽组织增生,使唇肿胀。有的在口腔黏膜处出现灰白水泡,继而形成脓疱,破裂后形成浅的溃疡。
患病严重的羊只,患部丘疹、水疱、脓疱、痂垢持续蔓延,相互融合,使整个唇部形成大面积龟裂以及易出血的污秽痂垢,并伴有肉芽增生,使得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突起,严重影响采食。致使病羊,反刍减少,被毛粗乱无光,消瘦、衰弱继发感染,造成羔羊死亡。
4 病理剖检
对2只刚死亡的羔羊进行尸体剖检:病羊口腔肿胀、发绀、口唇部皮肤和黏膜见到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少数厚痂分裂出血,胃内积有少量凝乳块,胃黏膜易于剥离,小肠空虚,含有少量的气体,肾脏、心脏、肝脏等均无明显病理变化。
5 实验室检查
用经灭菌的手术刀切开病羊唇部的厚痂取内部的病变组织进行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经染色的涂片未发现致病性细菌,由此可确定为非细菌性疾病。
6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羊传染性口疮。
7 治疗
1)对全群羊逐一检查,挑出病羊,隔离到经过消毒处理过的羊圈内,禁止放牧,防止病源体传播,及时对圈舍、跑场进行消毒。
2)牧草(黑麦草)选用易消化且适口性较好的饲喂,保证充足清洁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
3) 用消毒过的外科剪和摄子去掉病羊痂皮、脓疱皮,用0.1-0.3%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再用2%碘酊(商品名:口疮羊痘外用药)喷患部,2次/天。直至痊愈。
4)对发病较重的羔羊,在进行局部消毒处理的基础上,为防止继发感染,可肌肉注射青霉素200万IU/头,加服病毒灵0.4—0.6克/头和Vc。
5)由于患病羊只长期无法采食或采食困难,造成体质虚弱,对此要配合静脉注射葡萄糖、VC等营养强心,同时将混合精料调成流食,用胃管给食,同时加强对环境和场地的消毒工作。 经上述方法,共治疗38例,7 d后全部痊愈。
8 体会
1)对于传染病的防治必须加强羊群防疫、免疫及疾病监测的工作。坚持“全进全出”杜绝疫区羊只及其产品引进。如有引种必须将其隔离饲养半个月以上并观察有无异常后,再考虑,是否可以混群。对于长途运输的羊群,可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防止应激反应,消除本病发生的诱因。
2)加强饲养管理工作,特别对羔羊更要精心照料:①加强圈舍管理,保证舍内通风良好、干燥舒适,羊粪及时清除,并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每周要用2%火碱进行全舍消毒,特别是对食槽,栏杆等彻底消毒;②加强羔羊的营养管理,特别是冬春季节,青草供给不足,容易导致羔羊瘦弱,要注意加强营养;③清除饲草中的芒刺,避免羊的黏膜皮肤损伤;④适时给羊加喂适量食盐(舔砖),以减少羊啃土啃墙,保护羊的皮肤黏膜,防止皮肤黏膜发生外伤。
3)对疫区羊群的管理,严格免疫。将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稀释后,0.2 mL/只,通过口腔黏膜内接种到出生15日龄后的羔羊,免疫期为6个月。
4)一旦羊只发病,应立即隔离治疗。病死羊尸体以及病羊患部的痂皮应无害化处理,圈舍要彻底消毒。兽医及饲养人员必须做好自身消毒,以防感染。
5)羊传染性口疮诊治较易,要想达到有效的防控和净化,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创饲养环境、规范引种、改良饲养管理等各个生产环节,实施生态养殖,走健康养羊之路才是明智的选择。
原文刊于《中国动物保健》杂志2016年第7期
原创文章,作者:双鱼女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4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