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桂芹1,付旭东2 ,吕杰3
禽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俗称“黑头病”,温暖潮湿的季节多发,近年来孔雀、散养禽易感。
1 病原
禽组织滴虫病的病原体是火鸡组织滴虫。
2 病理特征
以盲肠发炎、溃疡和肝脏表面有圆形的碟状坏死灶为特征。
3 流行特点
1)3~12周龄的幼火鸡对本病的易感性强,8周龄至4月龄的雏鸡易感,青年禽及成年孔雀发病率高。
2)成鸡感染后的症状不明显,常为带虫者,不断散布病原。
3)散养家禽易感(在果园、田间、山地饲养的家禽与吞食蚯蚓有关,蚯蚓是组织滴虫的中间宿主)。
4)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温暖潮湿的夏季多发。
4 临床症状
1)有些鸡特别是火鸡感染本病后的面部皮肤变成蓝紫色或黑色,所以又称“黑头病”。
2)排出淡黄色像硫磺样屎或淡绿色、灰褐色粪便。
3)急性病例排出粪便带血或完全是血液。
5 剖检病变
主要病理变化集中在盲肠和肝脏。
1)可见一侧盲肠或两侧盲肠同时发生病变。 最急性病例仅见盲肠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肠炎,肠腔中含有血液,肠道异常膨大。典型病例可见盲肠肿大,肠壁增厚紧实,触之坚硬,呈香肠状(如图1)。肠黏膜发炎出血,形成溃疡,肠道内容物常干酪化,形成干酪样的坏死肠栓(如图2、图3),其横切面呈规则的同心圆,中心是黑红色的凝固物,外围是比较干燥的黄白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质。
2)肝脏肿大,肝脏出现特征性的坏死灶,表面形成一种圆形或不规则的、边缘稍隆起、中央稍凹陷的碟形溃疡灶,表面呈淡黄色或深绿色。溃疡灶的大小不一,有大小不一的病灶(如图4),散在或密集于整个肝表面,有时呈现连成大片的溃疡区。
6 诊断
在一般情况下,根据临床症状和盲肠、肝脏特征性的病变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7 防制措施
1)实行成鸡与幼鸡分开饲养。
2)定期给鸡群驱除异刺线虫(因组织滴虫是通过异刺线虫的卵传播的)。
3)甲硝唑以0.05%混入饲料中,连用3~7 d。
4)左旋咪唑以36~40 mg/(bw·kg),口服,1次/d,连用2 d。
5)丙硫咪唑以30 mg/(bw·kg),口服,1次/d,连用2 d。
注意:本病急性病例易造成盲肠出血、排血便,在治疗时要补充维生素K3粉,鱼肝油2~3 mL/只,有利于控制盲肠出血和肝脏的修复。
原创文章,作者:双鱼女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4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