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本刊 李雨慈
养猪业从上半年的稍有起色,之后便处于低迷状态,总算在2014年的尾声迎来了猪肉价格的波动,涨跌互博的态势牵绊着每一位养殖人的心。前段时间,业内一直流传着“谨慎乐观”的言论,但在实际看来,猪价仅剩下了谨慎却未见乐观。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摆脱阴跌的噩梦,养殖业的春天何时才会到来呢?据以往规律,未来一段时间之内,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市场对猪肉需求量上升,以及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到来,市民们走亲访友,过节设宴,都会拉动猪肉价格上的波动。但是相对的,养殖户们也会借机纷纷压栏。尽管会有部分压栏的现象出现,但不会影响养猪业市场大局。经过综合考虑,预期2015年的猪肉价格在一段时期的震荡调整之后缓慢上升。
1 价格走势分析
猪肉价格受GDP、供需关系、季节、疫病等各种原因而呈现波动状态,在我国GDP的状况下,笔者在此列举对未来猪肉市场的几点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1.1 总需求
中国工程院旭日干院士说,中国肉类、蛋类、水产产量现均处于世界第一,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7%、40%和62%,奶类产量处于世界第三的位置[1]。同时“到2030年,中国人口数量将增长至约15亿。人口总量和购买力增长更使得养殖需求刚性增长。”旭日干院士还说: “中国养殖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6.1%,高于农业总产值13%的年均增速。预计到2015年养殖业占农业的总产值比重将达到48.6%,超过种植业的47.4%。”上述公布的数据显示,养殖业在未来几年内,总体需求将会继续攀升。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不再是只有过年才吃的上,而是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并不完全代表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社会形态改变的同时,也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变化。人民不再满足于顿顿有肉吃,过渡到了从数量到品质的变化。这也是欧洲等发达国家所经历的。此外,随着对食品需求的多样化到食品安全的不完善,大众对肉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牛、羊、鱼和其他特种养殖也逐渐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纷纷上了餐桌。人民在对养殖业需求量上升的同时,品质猪肉、绿色猪肉、猪肉溯源、福利养殖也将是未来养猪业的必经之路。
1.2 能繁母猪量、生猪存栏量
自2013年元旦以来猪肉价格一直走低,玉米价格却连连居高不下,猪粮比的不断下行,严重侵蚀了养猪人的利益。长时间负盈利的驱使下,导致很多养殖户能繁母猪量和生猪存栏量一路下滑至近十年来最低值。并且,由于猪价跌幅过深、时间过长,大部分养殖户们还未从亏损中缓过劲来,养殖户们对能繁母猪到仔猪补栏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型养殖场资金丰厚,得到政府支持的几率相对大一些,能够最早从本次猪价“大萧条”中缓解出来,也将是率先进行补栏的一方。从能繁母猪的补栏到商品猪的形成再到出售,大致需要12~14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猪肉价格至少要经历12个月的震荡缓冲期。
1.3 政府方面
未来20年中国养殖业仍面临资源日益短缺、环境生态压力加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等诸多挑战。旭日干院士称,“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每年动物疫病直接损失七百多亿元。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食品安全,苏丹红鸭蛋、三聚氰氨奶粉等事件表明养殖业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学家印遇龙到湘潭市考察时就“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强调,由于不科学喂养,如今禽畜粪污中含有重金属、钙等元素,其对水和土壤具有严重破坏力,这不仅打断了农业循环利用模式,同时也成了畜产品市场的发展瓶颈。是的,我们不能光顾眼前,未来中国养殖业一定要可持续发展,是有可持续发展了才会有未来的养殖业。
为了使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并与其他产业进行良性循环。中国政府决定以种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适度规模养殖为主体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模式,加强养殖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快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2014年建立了多项农村养殖推进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力把中国养殖业塑造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
1.4 猪周期
猪周期是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循环轨迹大致是:肉价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一般情况下,一个猪周期为3~5年。自2003年以来,我们已经经历3次猪周期,从这3次中我们不难发现,猪周期的波动性越来越小,周期时间越来越长。这是散养户逐渐退出、规模化养殖户比重不断提高,同时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高也有效削弱了以往疫病等外生性冲击事件对于猪价助涨助跌的影响。
除了上述四点,猪价还受国家对进口猪肉的态度、玉米豆粕价格、环保需求导致硬件设施成本上升等其他因素影响,笔者在此不一一赘述。尽管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千千万万,但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养殖业将不再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除非重大事件发生。
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殖业不再是“靠天吃饭”,行情好了就赚,行情不好就撤。业主们赔了钱,与其怨天由人,不如借此总结原因,找到稳定赚钱的方法。用工困难、科学的养猪技术和管理问题、饲料原料质量问题、品种改良问题以及资金紧张问题同样困扰规模猪场。但总的来说,提高养殖利润无外乎“开源”与“节流”。
2.1 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从正规的渠道引进种猪或肥育猪,整进整出,空舍期严格消毒,新引进猪只与原有猪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按时接种疫苗。一旦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捕杀,尸体无害化处理。
2.2 提高饲料转化率
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左右,有效控制饲料成本是减少养猪成本的关键:①选择合适品种的商品猪。②选择营养平衡的全价粮或预混料,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科学合理的配置饲料。如:哺乳仔猪料、保育料、生长肥育料、哺乳期料等。并夏季饲喂高蛋白低能量,冬季低蛋白高能量的配方进行饲喂。③根据猪只的营养标准计算出用量,每日每顿合理饲喂,杜绝浪费。④注意饲料的运输、贮藏过程中的避光、防潮、防鼠,防止猪食用霉变或变质的饲粮导致生病和中毒。⑤保证猪舍内通风换气,维持社内温度在25~30℃。实验证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高温比低温更严重。
2.3 品牌溢价
对于养殖者来说,并不是懂得养殖技术了便一劳永逸了,更应当懂得管理。如果我们不会管理,思想就会受到局限。省钱的空间是有限的,价格一旦波动,疫情一旦发生,利润就没了。
品牌溢价是指人们更希望花比市场价多一些的价钱在比较中意的品牌上,而事实上穿在身上跟没品牌的也差不多,但是这里边有一个情感价值在这里面,这就是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决定的[2]。由于有了这样的消费心理,就需要养殖场们把自身品牌塑造成在消费者心目中高于其它品牌的形象,有了这个形象以后,品牌的溢价就变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利润也就随之而来了。
2.4 O2O理念
在电子商务日益发达的今天,农产品电商是近年来发展的热点,随着电商品类的不断扩充,以及农产品对多销售渠道的需求,农产品电商发展迅速,未来农产品电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O2O,即 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今年十月,阿里巴巴启动了农资电商020计划,正式开启了农业销售新格局。此外,《中国动物保健》也成立了O2O发展平台—中美欧微营销平台。相信未来的畜牧业借助电商工具会走上更稳健的发展道路。
2.5 畜牧业产业化
中小散户与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在技术、人员、资金上存在显著差异,对市场的抗应激能力也比散户强。猪价下跌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产能恢复时间也明显缩短。此外,规模化养殖订单化生产方式,以市场需求决定饲养量,有效降低了盲目性生产的风险。散户一直处于劣势,好的资源集中到了规模化养殖,如此反复,散户更加处于劣势,最后坚持不住,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快速的社会发展带来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现在年轻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80后,而80后普遍的择业观念并不倾向于劳动强度大、回报率低的养殖业,反而以进城打工所替代。在经历过2014年这一次洗牌后,没资金、没技术,又怕疫病和市场风险的他们更加坚定了推迟市场,出去打工的决心。
我们也可以从美国的生猪规模化养殖进程中汲取经验。1960年以来,美国生猪养殖业从散户、小规模养殖为主用了50年的时间过渡到了2009年的生猪养殖行业前二十家养殖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局面。美国开始出现横跨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猪肉食品生产与销售的大型综合集团。生猪养殖效率显著上升,而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也分散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风险,抗周期能力明显增强。
中国的现状和当年的美国大体相同,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农场化、种养结合,甚至种养一条龙将成为未来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但这一转型需要多少年就不得而知了。仅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华西希望·特驱投资集团计划在松原市投资25亿元,建设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百万吨饲料加工项目、食品加工项目和种养结合的种植项目;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造十万头现代化养猪场。相信近期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建造更为规范的养殖体系。先坐上这一产业化大船的企业,必然会得到先机,在未来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总结
未来猪价会越来越趋向于稳定,不会大起大落,养猪已经没有了暴利。养猪场更加趋向于规模化、标准化、资本化发展,规模化是猪场能赚多少钱的指标;以前是养猪门槛低,没钱人养猪,现在都是有钱人养猪,更加标准化;对于猪场来说最大的挑战,每投入一分钱都要考虑到产出,不应过多的考虑价格,更应该关注价值。在未来养猪是没有暴利的,降低养猪成本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规模化、标准化和资本化的猪场才能提升养猪效率,增加养猪效益。
冰激凌哲学告诉我们,想要冰激凌卖得好,一定要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是企业自我反省、降低成本、改进策略、增强技术的最好时机,企业如果能在“冬天”的时候入市并保证盈利,必将在接下来“春夏”中大放异彩。在这场残酷的猪肉养殖战场中,散养户纷纷把市场腾出的时候,就是养猪业转型的最好时候,市场的混乱格局,给了商家提供了重新洗牌和入市的最好时机。所谓“时势造英雄”,在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共同见证,养猪业未来的“马云”即将出现!
参考文献:
[1] 韩璐,张佳雯.养殖业未来仍面临食品安全等挑战[J].乡村科技,2013,12:10. [2] 陈叙.品牌靠什么获取“溢价”?[N].中华工商时报,北京,2002.
本文原文刊于《中国动物保健》2014年12月刊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3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