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五脏
孙健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102442)
*基金项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改项目(编号2013022)
1“五脏”的含义
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古名“五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百病虽多,皆生于五脏也。……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之中,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百病之多,但守五脏之经隧焉”(《素问·调经论》)。中(兽)医“以和为贵”,就是根据五脏生理结合“和”的理念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的名词术语,用于指导五脏病证治疗。“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这个“和”字指的就是“和谐、和合、中和”,“以和为贵”历来是我们中国人追求并崇尚的理念。
在上一讲《生克制化——五行》中提到,世界上的物质都可以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并且他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中(兽)医学根据五脏的不同作用和特性,将五脏之肝、心、脾、肺、肾分别归属于五行之木、火、土、金、水,发展出了中(兽)医学上的脏腑学说。
1.1 肝
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通畅的作用,与“木”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木。肝的生理功能包括以下2个方面。
1)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调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在动物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①协调脾胃的运化:肝气疏泄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使全身气机疏通畅达,能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和二者的协调。另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影响脾胃,可引起黄疸,食欲减退,嗳气,肚腹胀满等症;②调节精神情志:情志,即情感、情绪。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亦称之为七情。如果肝疏泄功能失常,气机不调,可引起精神活动异常,出现躁动或精神沉郁等;③维持气血运行:肝的疏泄能直接影响气机调畅。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见气滞血瘀;若肝气太盛,影响到肝藏血的功能,可见呕血、鼻出血。④调节水液代谢:肝气疏泄还包括疏利三焦,通调水液升降通路的作用,若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可影响三焦的通利,引起水肿、胸水、腹水。
2)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及调节血量的功能 “动则血运于诸经,静则血归于肝脏”。当动物休息或者静卧时,机体对血液的需要量减少,一部分血液贮藏于肝脏;而在使役或者运动时,机体对血液的需要量增加,肝脏便排出所藏血液,以供机体所需。
1.2 心
心具有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故属火。心的生理功能包括以下2个方面:
1)主血脉: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营养全身。
2)心藏神:神主要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藏神是指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
1.3 脾
脾具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是机体各脏腑组织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土”的特性相类似,故属土。脾的生理功能包括以下3个方面:
1)主运化: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及水湿的功能。分而言之,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的内容:①运化水谷: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再由脾进一步消化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转输到心、肺,通过经脉运送到全身;②运化水湿:脾在运化水谷精微的同时,也把水液运送到周身各组织,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
2)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不致溢出脉外的功能。
3)脾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及水湿上输于心、肺的运化功能,而这种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主升清”。
1.4 肺
肺具有呼吸、交换物质以及沉降气机的作用,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属金。肺的生理功能包括以下3个方面:
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全身之气皆有肺所主,特别是和总起的生成有关。
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2)主宣发和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如浊气的呼出、卫气的宣发。肺主肃降是指肺气清肃、下降的功能,如清气的吸入。
3)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1.5 肾
肾具有排泄小便,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作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水。肾的生理功能包括以下3个方面:
1)主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作用。精气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也是动物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肾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力。
2)主水:是指肾在机体水液代谢中起着升清降浊的作用。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从而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
需要指出的是,中(兽)医的肝、心、脾、肺、肾等脏腑名称,虽然与现代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上却不完全相同,并不单单指这五个脏器,而是包括了和这五个脏器有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功能。而现代兽医学中某个脏器功能,又可能分布在几个脏腑的功能之中。如中(兽)医上所说的 “肝”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部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功能,“心”实际上包括了部分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功能,“脾”实际上包括了消化系统的功能,“肺”实际上包括了呼吸系统和淋巴系统等的功能,“肾”实际上包括了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等的功能。
2五脏的相生、相克
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关系,五脏归属于五行,五脏之间同样存在相生、相克关系。五脏之间通过“生克制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达到整体动态平衡的状态(图1)。
2.1五脏相生
五行相生关系如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对应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相生关系使得各脏器能得到其他脏对它的资助和营养,从而可以发挥出最佳的功能状态。①肝生心:肝藏血,肝气升发,所藏之血能够补养心血,则心血充足。反之,如果肝气郁结,升发功能异常,则心脏的气血功能会出现异常。②心生脾:心血滋养脾土,助脾运化。另外,心血的温煦作用可以使胃温暖,从而起到腐熟水谷的作用。如果心火衰微,则胃土冰寒,食物不能被腐熟,出现完谷不化,不欲饮食等症状。③脾生肺:饮食入于胃,经胃腐熟,小肠吸收,借脾上属于肺,通过肺之宣发肃降,将营养物质输布全身。“借脾上输”即所谓“脾生肺”。④肺生肾:肺将脾运输来的营养物质通过宣发和肃降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下行成为肾脏的营养来源。如果肺的肃降功能出现问题,肾营养物质的来源出现障碍,出现肾亏。⑤肾生肝: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2.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关系如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对应五脏的相克关系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①肾克心:是指肾水随肝气的升腾上济于心阴,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如果肾水匮乏,肾阴不足,无以济心火,会出现心火亢盛,小便黄赤,口舌生疮。②心克肺:是指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③肺克肝:是指肺气清肃,收敛,肝气才不会升发太过;反之,如果肺金不足,无法克制肝木,肝木会升发太过,出现肝阳上亢的表现。④肝克脾: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升降适度,则血液生化有源。若肝气淤滞,疏泄失常,就可以引起脾不健运。⑤脾克肾:是指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液,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肾的水液代谢才能正常。
2.3五脏和为贵
五脏之间通过相生相克是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整体,任何一脏的功能不仅受到他脏的影响,同时也时刻影响着他脏。这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就是机体健康的本质所在,也是中兽医学的基本思想——“和为贵”,而这个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动物就会出现各种疾病。《金匮要略》中提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说明人(动物)体正气充盛,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相互协调,就能维持稳定的内环境而处于“安和”状态。《灵枢》中提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和”提高到“圣度”的地位。认为凡病皆由“不和”致之,治疗当“和”以所宜,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最终令人(动物)体达到和谐、和合、中和,从而确立中(兽)医学的思想原则。(编辑:狄慧)
【复习再考题】
1.血液的运行与哪几个的脏有关系?各自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水液代谢与哪几脏有关?各自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气的生成与哪几脏有关?各自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神志正常与否与哪几个脏有关?为什么?
5.从五行生克的角度如何理解中兽医上所说的“肝郁脾虚”证?
【执业兽医考试模拟题】
1.脾的下列功能中,正确的是( )
A.脾主宣降,通调水道 B.脾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C.脾主升清 D.脾主气,司呼吸 E.脾开窍于耳
2.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3.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 )
A.抑木扶土 B.培土制水C.滋水涵木 D.佐金平木 E.泻南补北
-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
- 肺主气 B. 肺主皮毛 C. 肺司呼吸 D. 肺主治节 E. 肺主宣降
窗体顶端
本期主讲:孙健,国家执业兽医师、国家执业(中)药师,兽医学博士。
下期内容:张晓菊主讲《以通为用——六腑》。
本文原文刊于《中国动物保健杂志》2014年9月刊,更多内容可关注本刊微信订阅号zgdwbj
可发送“目次”获得最新期目次页,或其他关键词获得相关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3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