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草药养猪的发展优势”

一、中草药的特点
我国中草药多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属猪容易吸收的纯天然物质,具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效果良好、价格低廉,作用广泛、安全低毒,几乎无残留、无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同时兼有营养和药用双重功效。
二、中草药养猪具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
与传统养猪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中草药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中草药本身是天然的动植物或矿物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未知活性因子、多糖、生物碱、有机酸、苷类。如大枣枣肉、黄芪等这些物质加入饲料中使消化酶的活性增高,而加快消化和吸收,同时可改善其营养成分及结构比例,可以补充饲料中一些营养成分的不足,使之得到更加充分的吸收,有利于猪的新陈代谢,促进其生长,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及动物的生产性能。中药成方制剂中的健胃散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导滞、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主要用于提高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消耗。如党参茎叶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10多种是动物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12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其中钾、钠、钙、镁4种常量元素均是机体的必需物质,均含有淀粉和微量生物碱。黄芪中含糖类,及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胆碱、叶酸、维生素B、淀粉酶、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都可以平衡和完善日粮,提高饲料利用率。
另外,一部分中草药中的某些微量元素与参与生长发育的激素的合成密切相关,如生长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它们通过信使物质来调节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还有一部分中草药能够增进猪的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吸收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饲料报酬。中草药中的神曲、麦芽、山楂、陈皮、枳壳等,具有一定的香味,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家畜唾液、胃液和肠液分泌,促进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远志、松针粉、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使猪在肥育阶段熟睡催肥长膘,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在20~30kg、30~70kg、70~110kg以及全程(20~10kg)饲料试验猪中,日增重分别提高9.28%、1.70%、13.69%和7.44%,料重比分别降低4.44%、9.77%、11.63%和13.69%。试验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能明显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
二是能直接抑菌、杀菌,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增强猪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许多中草药含有抗菌、抑菌、杀菌作用的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提高酶活性物质,有机酸以及解毒和促进毒素排泄的物质等,能刺激动物生长,提高动物的免疫和抗病能力,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正常平衡,保证动物健康发育。
这是因为很多中草药含有多糖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甙类和挥发油类等,这些物质在动物机体内能刺激内分泌,使免疫功能增强,抵抗病毒和细菌,驱除体内的有害寄生虫,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促进作用。如服用黄芪后可明显提高血液中IgE、IgI含量;首乌、刺五加、党参可增加白细胞数,使吞噬功能加强;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板蓝根、野菊等有抗病毒的能力;苦楝皮、马鞭草、白头翁等能杀虫,增强机体免疫力;金银花,板兰根,黄芪,青蒿等,好多清热解毒中草药,抗菌抗病毒作用强,又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基本没有抗药性和毒副作用,而且无残留。
同时,大多中草药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淀粉,微量元素等,能显著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功能,又能诱生干扰素,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通过检测技术证明,何首乌、黄芪、山药、当归、杜仲、淫羊藿、五味子、甘草、白术等中草药能提高猪瘟免疫抗体水平,而且可延长抗体的存留时间。另有报道,由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刺五加、甘草、柴胡、黄连、黄芩、金银花、蒲公英等组成的中草药复方,经临床试验证实,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可迅速提高猪群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
三是能够提高猪酮体瘦肉率,降低酮体脂肪,改善酮体品质和肉质特性
李琦华等测定中草药添加剂对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在20~30kg、30~70kg、70~110kg阶段,中草组的粗蛋白消化率均有所提高,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试验表明,中草药能够提高猪胴体瘦肉率,降低胴体脂肪,改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田允波等(2003年)添加天然植物中草药提取物,对生长肥育猪的促生长效果,胴体瘦肉率提高5.79%,脂肪率降低31.41%,板油重(腹脂)减少22.16%,眼肌面积增加10.92%,平均背膘厚下降28.21%;失水率降低5.03%,贮存损失下降20.35%,熟肉率提高4.74%;肌肉间脂肪含量提高52.77%。肌肉的品味鉴定结果表明,嫩度、滋味、多汁性和香味都有提高,具有肉质细嫩、肉味郁香、汤味鲜浓的特点。戴国荣等研究了不同制剂中草药添加剂对猪胴体特性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中药散剂、水提制剂和醇水制剂3种不同制剂添加到同种饲料中,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可降低猪胴体背膘厚,增大眼肌面积,提高瘦肉率,对肉质及风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惠晓红等(2006年)试验证明,用中草药提取物“绿益康”饲喂肥育猪,可显著增加猪肌肉中糖原和脂肪等含量,减小猪肌纤维直径,增强猪肉的风味、多汁性与嫩度。对猪肉的食用品质和货架寿命等有积极作用。通过屠宰测定试验表明,使用中草药添加剂的试验猪,其屠宰率、瘦肉率均高于对照组,膘厚、失水率有所降低,表明肉质与对照组无差异;试验组肝、脾、肾等组织无异常变化,表明中草药添加剂系列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通过研究还发现,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长性能、胴体质量和猪肉品质,降低猪肉滴水损失和胴体皮厚,提高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
以上一系列研究表明,中草药养猪可以改善猪的酮体品质和肉质特性,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放心猪肉的生活需求。
四是改善猪群繁殖性能,提高性欲和配种能力
中草药养猪可以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提高公猪性欲和配种能力,原因是有些中草药能够诱导母猪发情,增加泌乳量,提高产仔数。比如松针粉可以促进母猪生长发育,提高受精、产仔率。试验证明,用中草药“促情散”加氯前列烯醇处理乏情后备母猪,发情率为97.62%,配种后46天不返情为97.56%,平均产仔数为9.93头,产活仔数为9.09头。蔡伟强(2005)分别用中草药制剂和促性腺激素对产后乏情母猪进行催情治疗试验,结果中草药治疗的发情率为93.75%,平均产仔数9.12头;激素治疗的发情率为95.00%,平均产仔数8.01头。另有试验表明,用党参、当归、黄芪、川芎、王不留行、苍术、益母草等中草药组成饲料添加剂,并以1%的剂量饲养母猪,能显著提高母猪泌乳量,改善乳汁成分。
其次,有些中草药与公猪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密切相关,可改善公猪繁殖性能,提高公猪性欲和配种能力。如淫羊藿等中草药有促性腺发育作用,可使雌性动物子宫变大、卵巢增重、卵细胞增多;使雄性动物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和射精量提高。通过对8头公猪每天饲喂12g由熟地、淫羊藿、菟丝子和玄参等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后10-30天内,精液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显著好于对照组,从而证明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朱晓萍等(2004)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配种期种公猪专用的4%预混料一精力旺(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中药保健剂等),使采精量提高5.50%,精子密度提高2.55%,对精子活力未产生影响,有效精子数提高6.72%。在种公猪基础日粮中加入中草药复合饲料添加剂后10~18天、19~30天内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顶体异常率、精子畸形率差异显著;停止使用中草药添加剂后10天,精子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顶体异常率两间差异显著。
五其它作用
有些中草药可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和调节缓和应激作用,还有一部分中草药能促进机体对维生素的利用,激活维生素受体。另外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还具有类激素作用等。
三、中草药在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一些中草药养殖地区,由于中草药产地不同,土壤、气候不一造成药物成分含量不一,影响其效果,再加上作用机理不清、剂型单一、缺乏毒理安全方面的研究,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配方标准等问题,很难对中草药及其产品作出准确的药效评定和质量监控,这些都会影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健康发展。
虽然中草药养猪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不能忽视该养殖方法在养猪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旦中草药养猪存在的系列化、稳定性、剂量型等问题得到解决,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绿色安全猪肉的需求的日益增强,中草药将在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率及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为肉制品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725

(0)
上一篇 2013年8月9日 下午3:37
下一篇 2013年8月9日 下午3:32

相关推荐

  • 切断有害菌、病毒寄生传播路径

    动物源性饲料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在动物源性饲料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有高温灭菌的过程,但为了保证成品的营养水平,温度又不能过高,一般在工厂化生产的条件下会在100℃左右。这只能从一定程度上杀灭细菌,使细菌数或活力限定在动物的耐受力内,但并不能保证细菌被充分杀灭。黄宁(2004)报告:即便是进口的优质鱼粉(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可达130℃以上),成品中依然可以检出致…

    文章节选 2008年1月14日
  • 聊聊鸡的大肠杆菌病

    聊聊鸡的大肠杆菌病 杨杰 (丰润韩城镇东龙湾子村杨杰鸡场 河北唐山064002)     近期有个姐姐问了一个问题:有专门治疗大杆的药吗? 说实话,这种问题太多了,经常遇到,我也是养鸡的,知道养鸡的出现鸡有毛病了心情啥样,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这个问题问着简单,其实回答真的不容易。一是大肠杆菌本身问题,二是诊断问题,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个病,希望能给其他养殖者做…

    在线样刊 2015年10月16日
  • 论生猪抛售压栏与适时出栏

    生猪抛售与压栏,都是养猪人为了“适时出栏”而釆取的手段。 生猪抛售:指猪农用低于市场价格大量出售达到或未达到出栏体重的猪。不看好后市(测衰)的易产生抛售。抛售有两种:一是有意抛售:看准市场认为近期猪价要下行,赶紧把猪提前上市,减免损失;二是逼迫抛售:如资金链断裂、发生疫情、圈舎紧缺、政府区域禁养、等等。 行情开始走下坡时,宜抛不宜压,早抛早好。 生猪压栏:指…

    文章节选 2015年8月5日
  • 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导读: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笔者呼吁,动物防疫必须从提高认识入手,采用行政、技术相结合等多种手段,真正实现“党委政府组织、业务部门免疫、相关部门支持”的格局,才能更为有效遏制动物疫病发生,确保较大范围内清静无疫。

    文章节选 2009年5月31日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酮康唑溶液中酮康唑的含量

    导读:在中国,目前仅北京市登记养犬数就高达50万以上,按一般发病比例至少也有5~10万的犬和相当数量的猫需要防治耳病,临床需求紧迫,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现有进口药剂尚不能完全解决各种复杂的耳病,也未见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用于耳病防治的宠物专用药品正式生产销售。根据这种情况,本着弘扬民族兽医文化,服务临床和振兴民族兽药工业的宗旨,笔者充分发挥中西医…

    文章节选 2009年2月5日
  • 预防奶牛常见病重在“精管”

    奶牛常见病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所引发的占半数以上。所以,预防奶牛常见病重在一个“精管”上。文章围绕“精管”从饲料的选用制作、环境卫生、防疫保健、牛群整顿等全方位的进行了阐述;其厩舍和运动场地的卫生状况对奶牛健康影响描述的角度颇有新意。文章说,牛是必须卧下才能充分休息,许多研究,牛站立较卧下能量消耗几乎增大一倍。如果圈舍潮湿和粪尿堆积,会使牛卧下不适,卧下时间…

    文章节选 2008年2月15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小反刍兽疫血清学监测研究

    导读:本文报告对我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发生小反刍兽疫情血清学监测研究结果,从小反刍兽疫确诊病例采集羊血清24份、接触牦牛血清9份和疑似病例羊血清25份,经应用国际标准化c-ELISA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感染羊血清学阳性率达阳性率91.67%,接触牦牛血清学阳性率11.11%,表明本病群感染的倾向性以及接触牦牛可能呈隐性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次疫情系输入性的,…

    文章节选 2008年11月18日
  • 现代养鸡生产中鸡新城疫(ND)的科学防控

    导读:随着禽流感疫苗的普遍使用,禽流感疫情渐趋于平静,ND的流行会更加凸显出来。目前我国家禽饲养量达140亿只,据初步估算我国每年因禽病损失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而在禽病中无论是从发生的范围还是从发生的频率及危害的严重程度来看,排在首位的就是ND!应加大科研的投入和力度,加快新型高效疫苗的研制,对NDV的变异和致病机理及流行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动态地掌…

    文章节选 2008年11月18日
  • 提高对猪附红体病危害的认识

    导读:附红体以吸附在动物血液中的红细胞上生存而得名。因此,红细胞上的营养除直接被附红体消耗外,还会因附红体吸附的数量及状态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达动物肌体的各组织器官,交换后,又顺便带走CO2等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加上附红体随时可以使猪发病,可以说感染了附红体的猪呈现一种亚健康状态。因此,猪的组织系统的生理功能也会随之不同程度地减弱,诱…

    文章节选 2008年7月1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