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养猪集约化、规模化、专业户(小散)的博弈

鹿死谁手——谈养猪集约化规模化、专业户(小散)的博弈

王树水

(临淄区辛店街道办毛托村 山东淄博 255400)

    当今的中国养猪业已经成为集约化、规模化、专业户(小散)三足鼎立的局面,就养殖量而言,目前集约化跟规模化两者相加约占50%,专业户(小散)约占50%。尽管目前专业户(小散)的养殖量占了一半偏上,而且发展趋势方兴未艾,最终专业户(小散)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被淘汰的将是专业户(小散),这个毋庸置疑。且听我慢慢道来。

1 集约化养殖

集约化养殖在中国的养猪业将逐步做大做强,成为中国养猪业的佼佼者,甚至将在中国养猪业独领风骚。首先,它符合国家产业结构,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改革的重点。集约化养殖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在资金、用地、环保、品种、技术引进、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和支持。其次,集约化养殖一般都是在大财团的控制下,有的还是上市公司,有的还是引进外资,国外财阀控股。他们资金充裕,与国际接轨,关乎国计民生,是战略航母,一般不会沉没。第三,集约化做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集养殖、屠宰、加工、饲料、兽药一体化,他可以操控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对他们来说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几乎没有赔本的买卖。第四,集约化养殖由于他们有钱,由于他们起点高,它集中了当代世界之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先进设备、优秀人才,管理到位、防疫到位、适时出栏、做到了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还由于他吸引了年轻人的加入,成为朝阳产业。它产品安全、环保达标,既可以进口,也可以出口,即可以赚人民币,又可以赚美元,具有无比的竞争力,是养猪人的期盼和发展方向。

2 规模化养殖

万头养殖场也好,十万头养殖场也好,这些场起步较早,有的是政府投资,村镇投资,企业投资,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私有财产。有的是股份制企业,是亲朋好友合伙投资办起来的。也有的是在别的地方掘到了第一桶金,近几年看到养猪挣钱,回家第二次创业创办起来的。有的还是某些人的副业,其主业有更大的财团和经济来源。无论是什么样的场都起步较低(与集约化相比),硬件不足,为了节省资金因陋就简,指导思想是先赚钱后发展。这样的场目前面临着三大风险:

第一是市场风险。只要养猪,就脱离不了猪周期的干系,就有挣有赔,是挣得多还是赔得多,这要看市场,看政府,看集约化的脸色,甚至还要看专业户的脸色。猪价的高低是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当下政府采取收储政策,目的是调节供需关系,平抑物价,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CPI的稳定,长此以往养猪只有薄利和亏损,没有暴利了。当下集约化养殖、规模化养殖、专业户(小散)养殖存在着无序竞争,都大有大干快上的阵势。占据养殖量半壁江山的专业户(小散)凭借船小好掉头的阵势一使劲就能把规模场挤趴下,今年就是个例子,据CCTV2《经济半小时》报道,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就使的好多大型养殖场苦不堪言,退出或减少了养殖量,有的只保留了母猪等待东山再起。全国母猪的存养量由4800万头裁剪为4500万头,300万头母猪谁裁减了?主要是规模场裁减了。集约化养殖和专业户(小散)养殖的裁剪只是淘汰了老、弱、病、残,有的还留有了大量后备,母猪数量还略有增加。在人员结构上规模场有场长、生产场长、技术场长、会计、出纳、兽医等,光这些高薪酬的就使的规模场举步维艰,再加上归还贷款、资金周转、人工工资、设备折旧、雇不到人、长期亏损的压力给规模化养殖带来了重重困难。如果是单靠政府补贴或者是为了攫取政府补贴建起来的场,管理上将是一塌糊涂,它不倒下谁倒下,倒下岂不是大快人心吗!如果没有了政府补贴,规模化干不过专业户(小散),最先退出养猪界的恐怕就是规模化了。

第二是疫病风险。老祖宗有句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已经说得很到位了,在这里不做过多论述。

第三是环保压力。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养殖环保也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已经采取有力措施强拆猪圈,消除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设施的投入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当初建场时大多都没有考虑环保的问题,现在拿出这笔钱上环保设施,难度可想而知,况且环保设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如果没有政府的投入,单靠猪场以往的积累或者贷款很难实现,就很有可能遭强拆、停养或者主动退出养殖行业。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规模化就必须倒下退出养猪呢?也不然!我这里说三条路试试:一是做大做强,升级换代,由规模化上升为集约化;二是兼并重组,被集约化公司兼并,成为集约化公司的养殖场,成为集约化公司的子公司,背靠大树好乘凉;三是强强联合,与地方屠宰企业,饲料企业强强联合,组建新的集约化公司,变为新的小型航空母舰。

3 专业户养殖

最后说一说最终要被淘汰的专业户(小散)。从现在的局势来看,当今的养猪行业是集约化、规模化、专业户(小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在奔跑的过程中,专业户(小散)这架马车将跑散轮子,驾辕人将扬不起鞭子,最终落伍被淘汰出局。我做如下分析,对与错请指正、完善。

第一、它不符合国家产业结构。从食品安全,进出口贸易的角度,国家力求与国际接轨,在养猪上就是扶持集约化大公司做大做强,逐步淘汰散养和不达标的规模化养殖场。

第二、它已成为夕阳产业。尽管集约化养殖、规模化养殖、专业户(小散)养殖都是养猪,从人员结构上来讲,专业户(小散)养殖普遍年龄偏于老化,现在从事这一行业的普遍年龄在45~65岁之间,从雇工的角度来讲,一般雇佣的人员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年轻的雇不到(个别例外),子承父业的更是少之又少。试想再过10年、20年将是个什么状态,自然淘汰使很多专业户(小散)将会出局。

第三、它后继无人。恢复高考以来,国家培养出了大量畜牧兽医院校的毕业生,现在战斗在养猪第一线的寥寥无几,更有甚者养猪的爹娘把孩子送进了畜牧兽医大专院校、畜牧兽医高职学校,本想子承父业,把养猪继续下去,却事与愿违,爹娘眼看着这份家当只有放弃。

第四、它承担着三大风险。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环保风险中最难躲过的恐怕就是环保风险,它是让专业户尽快退出的重要环节。浙江的五水共治,福建的强行拆迁已经初露端倪。北方的好多省份、地区已经开始了异味治理,离村庄、公共场所较近的猪场已受到冲击。推倒重建谈何容易,也只有跟养猪说拜拜了。

第五、它将无销售渠道。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随着猪肉冷鲜店在城市、乡村的普及,热肉将无人问君,私屠乱宰、小杀将歇业。随着订单农业的不断完善和养猪期货市场的到来,专业户(小散)养的猪将拿不到订单,将无销售渠道,此时将倒逼专业户(小散)退出养猪市场。

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传统产业的没落,新兴产业的崛起,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传统的养猪业必然受到冲击,一家一户的养殖,小型养殖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少则10年,多则30年专业户养猪(小散)将不复存在,这是历史的必然。

(本文由猪e网论坛特别推荐)

本文原文刊于《中国动物保健》2015年5月刊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2179

(0)
EditorDEditorD订阅者
上一篇 2015年8月5日
下一篇 2015年8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