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散户奶农无奈倒掉上万斤牛奶

自6月6日以来,长春市新立城镇大南屯村的“牛奶河沟”不断扩大。
  全村9家奶牛养殖户,共计120多头奶牛,在最近的几天里每天要倒掉近1500斤牛奶,到如今已经倒掉了上万斤牛奶。倒掉牛奶不仅惹来了邻居责难,更让大南屯的奶牛养殖户一筹莫展。李大伟作为村里奶牛养殖户的组织者,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家里的冰箱、冷柜都已经放满牛奶,如果还没有人收奶,只好继续倒掉。
  李大伟告诉记者,他是从2006年开始养殖奶牛的,后来慢慢成为了村里几家养殖户的组织者。起初,大南屯养殖户的牛奶是由吉林省广泽乳业的奶站进行收购的,但自从去年9月份开始,原来广泽乳业奶站搬迁,转由当地的另一家奶站收购供给吉林省金财乳业。不久之后,金财乳业被长春新高食品有限公司收购,近期奶站又将牛奶供给另一家企业。
  然而自本月6日开始,这家奶站以锅炉故障为由暂停了收奶,李大伟表示,锅炉故障只是借口,奶站不收奶是因为厂家不再收奶了。
  为什么厂家会突然停止收购牛奶?上述奶站的负责人王先生向记者表示,现在的散奶没厂家收购,因为散奶卫生不合格,奶质不达标。王先生表示,企业不收奶,奶站收了奶也没有地方送,现在他打算转行了。
  不过经吉林长春市牧业管理局方面与吉林广泽乳业协商,广泽乳业称将尽快完成对大南屯散户牛奶的收购,目前正在协调相关单位和资源。
  为求质量拒收散奶?
  根据李大伟的介绍,奶站最近一段时间是在给吉林某企业供奶,但几经周折,记者却始终未能与这家企业原料奶采购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新高食品公司奶源采购部门负责人尹先生处获悉,由于散户的牛奶质量没有保障,为了防止出现“抗生素奶”、“掺假奶”等问题,新高食品公司对于散户的牛奶也是不收购的。
  尹先生表示,企业和奶站或是农村合作社合作,也要符合管理规范,所合作的单位要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奶车准运证、生鲜乳交接单、营业执照等资质,不能提供以上证照的一律不予合作,散奶则更不能收购。
  对于当前的倒奶事件,尹先生表示,农户散养的奶牛,到了夏天由于通风不好、饲料跟不上等原因,很容易出现生病、奶质下降的情况,这样的奶,奶企肯定不会收。这对散户的冲击会很大,如果奶农自己又消化不了的话,牛奶就只能倒掉。
  据透露,进入6、7月份,奶业市场销售比较清淡,各个厂家也会对牛奶的收购价格适当降低,这会使散户降低奶牛的饲养成本,饲养成本降低了,奶质也会下降。为了保证质量,厂家主要会从签约的大户处收奶,既保证合作单位的利益,也保证牛奶的质量。
  长春市牧业管理局畜牧处处长刘海章也向记者表示,此次倒奶事件,主要是因为金财乳业被新高食品公司收购后,对于原来就没有签合同的散户牛奶不再继续收购,大的乳品企业对散户的牛奶质量不放心。加上当前处于乳业的淡季,收购的企业又少,所以出现无人收奶的情况。
  此外,刘海章也表示,如果是在旺季,还会出现很多企业集中抢奶的现象,管理部门还得进行一些限制。在当前的情况下,只能与当地的乳企协商,尽量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以上说法,乳业专家王丁棉却有不同的看法。
  王丁棉表示,在当前的管理政策上并没有作出拒收散户牛奶规定,最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有关发展纲要的指示是鼓励规模化养殖,并没有说不让散户养殖。至于乳制品企业的淡旺季的问题也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最淡的时候已经过去,旺季还没到来,现在只是一个中间时段。
  王丁棉认为,出现倒奶事件主要是因为奶企能源成本、运输成本、包材成本、加工成本等各项成本有所增加,同时终端价格的调控让企业不能随便提价,企业无法内部消化增加的成本,只能找出口转移成本压力,减少收购量压低收购价格,把其他方面的高成本转移到奶农身上去。
  三个办法解决当前问题
  为解决当前的问题,刘海章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已经向散户提出了三个解决办法:第一,由散户组织一个合作社,申报后可以由当地畜牧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批示,然后以合作社形式管理向乳企统一供奶;第二,介绍当地一些养牛大户来买牛,从而减少产奶规模,降低损失;第三,与吉林的广泽乳业进行协商,由广泽乳业将散户的牛奶进行收购。
  刘海章向记者介绍,长春目前奶牛养殖分为新奶牛养殖区和就老奶牛养殖区,新奶牛养殖区一开始就建成了现代化的榨乳站。而老奶牛养殖区,则很难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只能逐步进行改善。
  刘海章表示,根据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精神,应尽量减少散户养殖的数量,杜绝奶源的安全隐患。目前,大南屯的散户应该以集资的形式,建设一个规范化的奶站,改变当前人工挤奶的现状,企业不收散户的牛奶并不能完全埋怨企业。
  对于刘海章所提的三个办法,广泽乳业的负责人李金生也向记者表示,广泽乳业会尽快完成对大南屯散户牛奶的收购,目前正在协调相关单位和资源。此外,李金生也表示,根据有关规定并不允企业收购散奶,现在收购还需要牧业管理部门的批文。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0271

(0)
上一篇 2011年6月17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1年6月16日 上午11:39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扼守动物源饲料安全,责任大于“天”

    尽管自英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后,欧洲各国纷纷采取了预防措施。但是1989年它还是攻破了英国近邻爱尔兰的大门。瑞士和葡萄牙1990年也相继发现了第一例疯牛病。此后,疯牛病席卷整个欧洲,法国、丹麦、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相继发现疯牛病。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再次暴发,西班牙、奥地利、芬兰、希腊、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