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宠物深解未病、欲病和已病是一致性
吴昆泰
(爱宝动物医院院长 台湾台中 40749)
唐代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曰:“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意思是说从事医生职业的人员,最好的医生善于在人们或宠物身体健康之时预防疾病,注重养生,保持健康。中等水平的医生善于抓住将要生病而还没有发生疾病之时,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注重欲病早调,避免疾病的发生。一般水平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然而待疾病发生了诊治就会很困难。
未病之病,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同时还包括心理健康。人们或宠物身体要维持健康的状态,达到延年益寿的境界,除了躯体的完整和健全外,还包括心理以及社会、宠主关爱的适应能力的正常。这种状态,中医称为“阴阳平和”,属于未病的范畴。
欲病之病,孙思邈曰:“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顽疾”。意思是说很多人的痛苦在于身体不适,精神和体力今不如昔,一定及早了解养生的方法,尽快调理,避免疾病的困扰。如果勉强忍受不进行调理,自认为可以自愈,过不了很久,就发展为顽固之疾。这种侥幸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欲病之病,在外表上虽然有不适的症状表现,仅仅是“苦似不如平常”,又不足以诊断为某一种疾病,即属现代所说的亚健康阶段,全身不适,勉强坚持工作,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又都未见异常,是人们或宠物身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孙思邈告诫我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欲病预防在先,“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即在五脏没有虚损,六腑尚未衰败,气血运行还未紊乱,神气犹未涣散,病势处于轻浅阶段时,及时服药调理,每能痊愈。欲病先防,强调顺应自然的整体观念,重视调动体内正气的作用,《素问•遗篇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错过了对未病的预防,就必须重视对欲病的预防治疗良机,不能再错过。发展到“五脏已虚,六腑已竭,血脉已乱,精神已散”时,疾病已成,五脏六腑功能衰败,气血运行紊乱,精神气耗散,服药救治也不一定都有效,即使保住了生命,其生命的质量也就难保证,没有希望恢复到健康的状态。预防的含义,应该是天人合一,主动适应和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增强体质,在未病的情况下积极防御,避免发展到欲病状态,而且这一阶段至关重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在此。预防的位置,可以在未病之前,也可以在欲病之前,但最好别在已病之时或之后,以免木已成舟,为时太晚!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固然与外在的邪气侵袭人们或宠物有关,但必须是在人们或宠物身体气血脏腑失和时,才会发病。即疾病的发生是外因(邪气)作用于内因(正气)的结果。所以临床上十分强调顾护正气,防患于未然。
治未病主要是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属养生延年的范畴。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清代叶天士《温热论》曰:“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吴鞠通《温病条辨》的保津液和防伤阴,亦为治未病。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素问•刺热篇》曰:“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
《灵枢经•逆顺篇》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元代医学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进一步解释道“与其救治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损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汉代张仲景对于治未病有独到的研究。据《针灸甲乙经•序》记载,一天,仲景与侍中王仲宣相遇。仲景说他已患病了,40岁时眉毛要脱落,然后过半年就要死去,并告诉他服五石汤可免除。王嫌他的话逆耳,就没服药。后果如仲景所言,先是眉落,继则死去。由此可见,仲景诊察未病的造诣很深,其对治未病理论亦有独到的阐发,如:《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伤寒论》中治阳明腑实证创三承气汤,实为急下存阴之法。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医门法律》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表面上看似健康的人们或宠物,突发重病,而且难以回生,这绝不是偶然的,潜伏在体内的变化,往往被人们及宠主忽视了,对医生而言即是误诊。
已病之病,就是已经发生了疾病。正如众所周知,很多人们与宠主:十年辛苦创小康,一朝患病变穷光。众多的病人及病宠面对着高昂的医疗费用家属与宠主痛心欲绝,很多病人及病宠为生命的最后几小时,动辄花费数多万的抢救费用,只是无数患者在花尽了毕生的积蓄之后,却不得不面对着束手无策的医生,怀着对生命的无限眷恋,遗憾地与世长辞!而此前,对预防不以为然,嗤之以鼻,更不愿花万分之一的金钱或时间于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与宠主已经开始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未病先防,欲病防变,已病早治。
原创文章,作者:zhaoxiaosong99072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4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