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理论
考纲考点:(1)阴阳的相互关系及应用;(2)五行的相互关系及应用;(3)五脏、六腑的生理功;(4)气血的生理功能与常见病理;(5)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及循行路线;(6)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六淫的性质、致病特性及常见病证
阴阳的相互关系是: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关系。五行的相互关系是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关系。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脏器 | 功 能 | 脏器 | 功 能 | |
心 | 心主血脉;心藏神;心开窍于舌;心主汗 | 肺 | 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通调水道;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肺开窍于鼻;肺在液为涕 | |
肝 | 肝藏血;肝主疏泄;肝主筋;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 | |||
脾 | 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脾在液为涎 | 肾 | 肾藏精;肾主命门之火;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肾在液为唾 |
(二)六腑的生理功能
脏 器 | 功 能 | 脏 器 | 功 能 | |
胆 | 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脾胃的运化 | 三焦 | 三焦是上、中、下焦的总称。总的功能是总司机体的气化,疏通水道,是水谷出入的通路。上焦:司呼吸,主血脉,将水谷精气敷布全身,以温养肌肤、筋骨,并通调腠理。中焦:腐熟水谷,并将营养物质通过肺脉化生营血。下焦:分别清浊,并将糟粕以及代谢后的水液排泄于外 | |
胃 | 受纳和腐熟水谷,称为“胃气” | |||
小肠 | 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小肠接受由胃传来的水谷,进行消化吸收以分别清浊 | |||
大肠 | 传化糟粕:即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水谷残渣或浊物,经过吸收其中的多余水液,最后燥化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 |||
膀胱 | 贮存和排泄尿液 |
(三)气血的生理功能与病理
气血的生理功能 | 气 |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
血 | 营养和滋润全身;血藏神 | |
气血常见病症 | 气虚、气陷、气滞、气逆等;血虚、血淤、血热、出血等 |
经脉 | 由十二经脉(前肢三阳经和三阴经,后肢三阳经和三阴经)、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构成 | 内属脏腑部分 | 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称之为“属”;同时也各与其相表里的脏腑相联,称之为“络”。阳经皆属腑而络脏,阴经皆属脏而络腑 | |
络脉 | 包括十五大络、络脉、孙络、浮络和血络 | |||
外连体表部分 | 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 |||
1.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的命名表
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 阴经(属脏络腑) | 阳经(属腑络脏) | |
前肢 | 前缘中线 后缘 | 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 | 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 |
后肢 | 前缘中线 后缘 | 太阴脾经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 阳明胃经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 |
2.脉的循行路线
六淫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反常气候。
致病的共同特点:①外感性;②季节性;③兼挟性;④转化性。
(二)六淫致病的性质、致病特性和常见病症
六淫 | 性质与致病特性 | 常见病症 |
风邪 | 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 | 外风(伤风、风痹、风疹);内风(血虚生风、热极生风等) |
寒邪 | ①寒性阴冷,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易致疼痛;③寒性收引 | 外寒;内寒 |
暑邪 | ①暑性炎热,易致发热;②暑性升散,易耗气伤;③暑多挟湿 | 中暑;暑热;暑湿 |
湿邪 | ①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易损阳气;②湿行重浊,其性趋下;③湿性黏滞,缠绵难退 | 外湿;内湿 |
燥邪 | ①燥性干燥,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 外燥(温燥和凉燥);内燥 |
火邪 | ①火为热极,其性炎上;②易生风动血;③易伤津液;④易致疮痈; | 实火;虚火 |
以上信息 由作者王成提供,摘自《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临床兽医学部分(2015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公开发行)。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3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