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螨病是由犬蠕形螨感染所致,亦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螨虫寄生于犬、猫淋巴组织、皮脂腺或毛囊内,导致出现皮肤剧烈瘙痒、渗出性皮炎及被毛脱落等症状,是一种常见而又较顽固的皮肤病,以犬多发,且危害严重,由于毛囊和皮肤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病原菌即可通过虫体或皮肤伤口进入宿主体内引起继发感染成为脓皮症。笔者现就犬蠕形螨的诊治和预防作一探讨。
1 临床症状
病初病变部位主要在病犬头颈背腹等部位,包括耳廓外周、耳根、下腹部和腿部内侧皮肤,瘙痒,形成大小不等的脱毛斑,皮肤表面有小脓疱或复有糠麸状皮屑,接着出现红色豆状疹点 ,但此时病犬饮食欲基本正常。随着病程发展,后期由于化脓细菌的感染病犬丘疹处发生充血肿胀产生硬结节而变成脓肿,脓疱常破溃,恶臭,被毛大面积脱落,皮肤皱褶。少数犬由于骚痒而自己撕咬患部。触压臂部有捻发音。此时病犬精神状态,食欲均受一定影响,易继发其它疾病而出现全身症状。
2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初步诊断,若要确诊则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可划破脓包取脓液涂片镜检,或刮取发病皮肤碎片、病变部位的毛发,甘油处理后镜检。观察到虫体即可确诊。
3 治疗
(1)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 单纯使用外用药浴(螨净、敌百虫、双甲脒等水溶液)只能杀灭体表虫体,长期用药还可能产生耐药性,使病情反复。因此建议采用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如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和药浴配合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 (2)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 针对皮肤骚扰症状适当使用止痒剂等,以减轻瘙痒程度,减少局部损伤。在针对病因进行杀虫的同时,还须视情况采用抗生素(氨苄、林可霉素)和维生素(VC)进行对症治疗,以消除皮肤炎症,控制细菌感染,促进皮肤愈合,两者相得益彰。 (3)环境杀虫与治疗相结合 由于虫卵散播,污染犬舍及周围环境。因此杀灭环境中的螨虫和虫卵非常有必要。采用外浴杀虫剂如螨净(1000∶1)、双甲脒(250∶ 1)、1%~2%敌百虫水溶液等对病犬活动范围进行消毒。保持犬舍环境清洁干燥,避免犬之间过多接触,减少发病机率,亦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4)西药治疗与中药治疗相结合 常用的外用药物如螨净、敌百虫、双甲脒等西药效果理想,但对于敏感品种犬如易引发不良反应。因此适当选用中药制剂进行药浴,具有杀菌止痒,促进毛发再生,加速皮肤愈合之功效。
4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犬舍通风干燥、避免潮湿拥挤;新进犬隔离观察无带螨情况方可合群;搞好清洁卫生和犬舍及用具的定期消毒和杀虫工作,做好环境除螨;病犬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原蔓延;平时做好预防,减少犬与犬、犬与猫之间的接触,佩带除虫项圈等均可有效预防。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2年8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1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