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具有原料来源丰富,调制方便,耐久藏,气味酸甜芳香,适口性好,易消化,营养损失少,能长期保存等优点,是草食家畜冬春维持高产不可缺少的饲料。多年来在许多养殖地得到了很好推广,促进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但青贮饲料在调制过程中质量欠佳的情况依然存在,如青贮水分过高、原料粉碎过长、装料不严格等等。因此,须进一步细化、改进工作,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以调制出品质优良、数量充足的青贮饲料。
1 青贮设施的准备
青贮设施的种类有多种多样,按照设置在地平线上下的位置一般有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建筑设施,主要有圆形的青贮窖和青贮塔、长方形的青贮壕,以及临时性设施(封闭式青贮堆、塑料青贮袋)等,其中水平坑道式结构的青贮壕,建筑快、成本低,适用于农牧场短期大量保存青饲料,而青贮窖是当前便于推广的青贮设施,各地可根据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建造青贮设施时,要求墙壁不能透气,不能透水,要平直,要有一定的深度(宽度或直径一般应小于深度,宽深比为1∶1.5或1∶2),用粘土堆砌的窖或壕的壁厚度,一般不应小于0.7m,以免透气;如是用过的旧设施,在饲料青贮之前要对其的进行必要处理,检查青贮设施是否完好,打扫整理,甚至清洁消毒(一般用2%~3%的石灰水),堵塞漏气孔,开好排水沟,如能在壁内裱衬一层塑料薄膜更好。
2 青贮原料的处理
青贮原料处理主要包括原料种类的选择、含水量控制、含糖量的多少以及切碎长短等环节。一是青贮原料的选择,如玉米茎叶、玉米秸、象草、甘蔗稍、紫云英、苕子等,无论是哪作物原料,选定适宜的收割期,有利于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比如选用夏播中晚熟玉米品种,果穗成熟、大部分秸秆茎叶青绿时收割,从乳熟期到蜡熟期,玉米秸秆都可以制成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如用收割穗后的玉米秸秆调制青贮,玉米果穗成熟,而玉米秸秆下部仅有1片~2片叶变黄时收割,此时不但可以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营养物质产量,而且水分(约含量70%)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最适量,有利于乳酸菌发酵,易制成优质青贮料[1];二是控制好青贮原料的含水量,原料的水分是青贮饲料质量好坏的关键之一。据有关试验研究和实践表明,常规青贮一般要求水分在60%~70%之间的青贮效果最好,当茎叶失去鲜绿色,柔软未干卷,不能折断的捻碎,绞挤有汁液流出来时,原料的含水量为60%~70%;三是青贮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因为乳酸菌发酵需要一定的糖分,原料含糖多的易青贮,如玉米秸、瓜秧、禾本科牧草等,含糖少的难青贮,如花生秧、大豆秸等,对含糖少的原料,可以和含糖多的原料混合青贮,也可添加3%~5%的玉米面或麦麸单贮;四是青贮原料的切短,原料青贮前一般都要切碎,可2cm~5cm的长度,使液汁渗出,润湿原料的表面,有利于乳酸菌的迅速发酵,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据有关试验研究表明,不同长度的玉米秸秆揉切制作青贮其乳酸菌菌落数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长度的玉米秸秆非揉切青贮后其乳酸菌菌落数差异及显著(P<0.01),说明原料的不同长度对乳酸菌菌落数有显著的影响[2]。而乳酸菌是青贮饲料发酵成熟的主导菌群,它数量的多少从一定的角度说,决定了青贮成败。
3 青贮原料的装填密封
青贮原料装填时,先在青贮窖的底层铺上切短的秸秆软草10cm~15cm厚,以便吸收青贮汁液,装料要边装窖,边压紧,采用逐层踏实的方法,每层15cm~20cm,装1层,踩实1层,边装、边踩实,条件适合的可用机械辗压,如果无此条件,可牵牛上去踩压或多人上去踩压,特别要注意青贮设施的四角部位,这些地方要踩压踩实,以免留置过多空气造成霉变。青贮原料装贮时,到超过窖口60cm以上时,即可加盖封顶,封顶时先盖一层短软草(厚20cm~30cm)或铺盖塑料薄膜,然后再用土覆盖拍实,厚度30cm~50cm,并做成馒头形,以利于排水,四周必须用土或物块压实,以免漏气、漏水,平时注意检查盖土的状况。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2年11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1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