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蓝耳的头脑风暴

作者:张渊魁,曾亮明

为什么猪蓝耳病(PRRS)阴魂不散?为什么对猪蓝耳病防控的认识混乱?为什么猪蓝耳病疫苗免疫防控效果不一且不稳定?为什么有人不惜牺牲生产成绩放弃尝试更有效的猪蓝耳病防控方法?究其原因是,在猪蓝耳病防控实践中,许多人忽视猪群所感染PRRSV野毒毒力存在强弱差异,不了解PRRSV弱毒活疫苗残留毒力也存在差异,不知道当今PRRSV疫苗研发前沿技术成果,导致盲目选择疫苗,进行不合理的免疫;忘记初衷——高效防控猪蓝耳病,从而提升猪群整体生产成绩!

1 PRRSV防控的对象是群体而不是单一个体

首先,当一群猪感染PRRSV时,并不是指所有的猪只都已经感染PRRSV,已经感染的猪只,也并不是同时感染,而是少数几头猪先感染,然后传播,终致更多的猪只感染。

对一个猪群进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目的是让那些还没有感染的猪只尽快建立主动免疫保护,阻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从而挽救经济损失。而对那些已经感染的猪只来说,免疫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或者加重感染或者加速康复。如果是康复,也不能说疫苗有所谓的治疗作用。

因此,在猪蓝耳病免疫防控实践中,当一种疫苗能为一群猪的大多数猪只提供有效免疫保护且不留下任何后患时,这种疫苗才能称为优秀的疫苗。

2 猪蓝耳病田间野毒毒力存在差异

在中国的猪蓝耳病,主要由感染美洲型PRRSV引起。PRRSV容易变异,现已经发现有1 000多个变异毒株。

值得注意的一个事实是,所有的PRRSV变异株之间,只是在基因序列上少数几个位点存在差异,而绝大部分序列一致,即病毒的大多数抗原决定簇并没有改变,理论上其间的交叉免疫保护应该仍然很强。实际上,许多攻毒保护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即经典株PRRSV与变异株之间存在很强的交叉免疫保护[1-3]。因此,在猪蓝耳病免疫防控实践中,不应因为PRRSV基因组少数几个位点的差异,而忽视绝大部分基因序列一致、抗原决定簇相同、毒株间交叉免疫保护很强的事实,迷信所谓的“选用与本猪场流行毒株一致的疫苗进行免疫”的谬论,进而进行毫无意义的基因序列分析。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猪蓝耳病田间野毒毒力存在差异。当猪群感染毒力低的野毒时,除抗原阳性、或抗体阳性、或抗原抗体双阳性外,临床上不见其它异常表现,其生产成绩也无异常;当猪群感染毒力较强的野毒时,其临床表现明显,猪群生产成绩受到巨大的影响。但必须了解,猪蓝耳病野毒毒力不同的两个感染猪群,使用同一种猪蓝耳病减毒疫苗,其防控效果是不一致的。

在感染PRRSV野毒的毒力较强的情况下,对猪群进行PRRSV弱毒活疫苗免疫,可降低野毒带来的产生损失,免疫效果明显。相反,如果猪群中流行的PRRSV野毒毒力较低,对猪群免疫PRRSV弱毒活疫苗,则免疫效果不明显,若所用疫苗残余毒力偏强,免疫后,甚至还产生后患。

3 PRRSV活疫苗的残留毒力存在差异

目前商品化的PRRSV弱毒活疫苗由于制苗毒株减毒途径和程度不同,其残留毒力差异较大。严格起见,只有减毒彻底的弱毒株才适合用于活疫苗的生产,而减毒不彻底、残留毒力偏强的毒株则不适合。通常情况,残留毒力强的活疫苗产生的免疫效果快,但后患也大;残留毒力低的活疫苗尽管产生的免疫效果稍缓,但它没有后患。

残留毒力偏强的PRRSV活疫苗对免疫猪群主要产生以下后患:公猪精液减少,精子活力下降;母猪死胎、产弱仔等繁殖障碍比例上升;哺乳仔猪腹泻;断奶仔猪细菌性疾病频繁发生;中大猪的呼吸道疾病、生长迟缓;导致免疫抑制使其他疫苗接种效果不佳;母猪群ELISA抗体检测S/P>2.0的样本数量明显增多等。

猪群感染毒力较低的PRRSV野毒初期,无论感染猪只还是非感染猪只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猪群的生产成绩也无异常变化,此时选用残留毒力偏强的活疫苗对此类感染猪群免疫,大多数还未感染野毒的猪只接种后都会表现如上所述问题和经济损失。此时猪场管理人员不会接受该类疫苗的免疫效果。

然而,当选用该类疫苗对强毒力PRRSV野毒感染猪群免疫时,大多数还未感染野毒的猪只接种疫苗后,虽然疫苗本身也会对免疫猪产生如上所述问题和损失,但它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抑制强毒力野毒对猪群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此时,疫苗的免疫效果相对令人满意。相反,对此类感染猪群如若选用残留毒力低的活疫苗免疫,起效不如前者那么快,但如果疫苗辅以特异性免疫佐剂,能产生比残留毒力偏强的活疫苗更好的效果,且不会留下任何后患。

4 免疫佐剂可极大提升PRRSV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PRRSV免疫学研究揭示:猪感染PRRS野毒株或接种PRRS活疫苗后,只会产生大量的非中和抗体[4-10];短暂的T细胞介导的PRRSV特异性淋巴组织增生反应在感染后4周被检测到,并且能够持续维持9-14周[11],在这期间,少量的γ-干扰素分泌型细胞会出现[12-13]

由此可知,猪机体对PRRSV的抗感染免疫力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力,而且,免疫接种PRRSV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力比较低。即接种PRRSV活疫苗引发的猪体内免疫反应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抵抗野外强毒的保护性免疫。因此,解决PRRSV活疫苗的这种“先天缺陷”对高效防控猪蓝耳病非常有必要。

研究表明:在佐剂的协同下,不仅可增强猪机体针对PRRSV的淋巴细胞增生反应,也可增强宿主对PRRSV活疫苗的IFN−γ反应[14-16]。简言之,即佐剂能协助PRRSV活疫苗刺激机体快速产生坚强的细胞免疫力,为机体提供坚强免疫保护。

在近几年的临床应用中也发现,佐剂不仅能协助PRRSV活疫苗刺激机体快速产生坚强免疫保护力,同时能缓解残留毒力低的活疫苗(CH-R株)在两个野毒毒力不同的感染猪群使用效果不一的问题。例如,对感染强毒力PRRSV的猪群,接种辅以佐剂的CH-R株活疫苗,不仅能快速控制疫情,且不会留下任何后患。

5 高效防控猪蓝耳病其实很简单

综合上述可知,高效防控猪蓝耳病其实很简单——选用辅以佐剂的残余毒力低的PRRSV活疫苗科学地免疫猪群。“蓝定抗”是辅以佐剂的残余毒力低的PRRSV活疫苗(CH-R株),其高效防控PRRSV的方案可简述如下。

5.1 紧急接种

母猪连续普免两次(间隔3周),之后按4次/年,每次1头份/猪;所有仔猪免疫1头份/头猪,3周后再免疫1头份/头猪,发病猪隔离免疫并加强保健护理。

5.2 改换疫苗

母猪连续普免两次(间隔3周),之后按1年4次,每次1头份/猪;仔猪,3~5日龄、40日龄左右各一次,每次1头份,可根据感染情况调整具体时间和次数。

5.3 日常免疫

母猪,1年4次,每次1头份/猪;仔猪,3~5日龄、40日龄左右各一次,每次1头份/头猪,可根据感染情况调整具体时间和次数。

按照以上方案,多年的临床实证显示:只要是美洲株PRRSV感染,无论其毒力强弱,无论是平时预防接种还是疫病暴发时的紧急接种,无论是怀孕母猪还是哺乳仔猪,无论之前使用何种毒株猪蓝耳病活疫苗,都可以使用“蓝定抗”,能安全高效地解决猪场PRRSV的困扰。 (编辑:狄慧)

参考文献:

[1] 胡守萍,张卓,蔡雪辉,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弱毒疫苗和变异株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9,31(5):392-396.

[2] 陈瑞爱,田克恭,等;几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免疫效力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2008年.

[3] 徐磊,张如梅,等;短肽佐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弱毒疫苗CH-1R株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3,35(6):495-499.

[4] Eric A.Nelson et al. Serum immune responses to the proteins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 virus[J].J Vet Diagn Invest,1994 ,6:410-415.

[5] Kyoung-Jin Yoon, Jeffrey J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to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fection[J].J Vet Diagn Invest,1995,7:305-312.

[6] Sophie-Annick Vezina, Hughes Loemba et al. Antibody Production and Blastogenic Response in Pig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J].Can J Ves Res 1996,60:94-99.

[7] Albina E et al. Immune responses in pigs infected with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J].Vet Immunol Immunopathol.1998,61(1):49-66.

[8] Patrick Gonin et al. Seroneutralization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correlates with antibody response to the GP5 major envelope glycoprotein[J]. J Vet Diagn Invest,1999 ,11:20–26.

[9] Geoffrey G. Labarque et al. Effect of cellular changes and onset of humoral immunity on the replication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the lungs of pigs[J].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2000,81:1327-1334.

[10] M. Ostrowski, J. A. Galeot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Neutralizing and Nonneutralizing Epitopes in the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irus GP5 Ectodomain[J]. Journal of Virology,2002 ,76(9)4241 –4250.

[11] L.Lopez-Fuertes,F.Alonso et al. Analysis of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in pigs recovered from 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 infection[J]. Virus Research,1999, 64: 33-42.

[12] William A. Meier et al.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feron- response of swine to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fection or vaccination[J]. Journal of Virology,2003 ,309:18 –31.

[13] Zhengguo Xiao, Michael P. Murtaugh et al. The Level of Virus-Specific T-Cell and Macrophage Recruitment in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fection in Pigs Is Independent of Virus Load[J].Journal of Virology, 2004, 78(11):5923–5933.

[14] Wee GJ et al. Efficacy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vaccine and porcine interleukin-12[J]. Vet Ther,2001,2(2):112-119.

[15] Foss DL et al. Adjuvant danger signals increase the immune response to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J].Viral immunol,2002,15(4):557-566.

[16] 徐磊,张如梅,陈晟生,等;短肽佐剂增强PRRSV弱毒疫苗免疫保护力的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2013,33(10):1493-1497.

原创文章,作者:双鱼女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4537

(0)
双鱼女女订阅者
上一篇 2016年4月14日
下一篇 2016年4月13日

相关推荐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2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绝不容放松警惕的“杀手”

    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血…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