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鸡”事件方兴未艾,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的海润集团等兽药厂事件再一次把兽药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是什么使兽药行业身处如此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面对着接下来可以预见的行业风暴,兽药企业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又将如何应对?客观的说,兽药行业从生产到销售,再到使用环节都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回顾整个事态发展,所有事件都集中在畜禽体内药物残留引发的畜产品安全危机上,我们试图从各个环节分析究竟是什么导致这种怪象乱生。 在兽药、饲料生产环节,生产企业在生产兽药、饲料或饲料添加剂时有改变法定组方成分的现象、甚至添加违禁成分,这是畜产品安全的源头。兽药以及一些含有某种功能成分的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效果是直接影响到市场口碑和销售额度的重要因素,“不看广告看疗效”生动形象地说出了产品效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随着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如何尽快地、显而易见的表现出自己产品的治疗或使用效果以促进产品销售的额度提升,就成了生产企业希望达到的和尽力追求的目标。如果严格按照有关部门审批下来的药物组方生产兽药,大多数企业发现产品的疗效并不如预料中的有效,原因可能是病症根本没有被确诊出来,这里涉及到对病症进行诊断的人员是否真正具有专业技能知识或职业道德操守;也有可能是多种疾病对机体的混合感染导致单一的药物难以起到治疗效果;还有就是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已经产生了耐药性或变异,致使本来对症的药物按照以前规定的使用剂量和使用程序已经无法控制病程的发展。药物的疗效没有显现出来,销售业绩跟不上去,自身的利益没有了保证,从企业到经销商再到兽药业务员都会着急,在寻找增加销售量的“卖点”的时候,自然有些人就会“投机取巧”。不论是缺乏专业知识还是丧失道德操守,又或是形势所迫,兽药产品的生产组方就这样被悄悄改变了。这种兽药产品因为使用者无法确定成分而难以执行相应的休药期规定,或者添加的成分本来就是违禁药物,导致药物残留出现在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畜禽产品中,直接危害到了广大国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另外一种现象却显示出了兽药企业的无奈。众所周知,在兽药新产品的研发申报过程中,等待审批的时间并不确定,有时因为等待时间过长,也使兽药生产企业有边报批边生产销售新研发兽药的情况发生。这里涉及到的是兽药审批体系的不健全,我国兽药审批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给企业新兽药研发上市增加了难度,致使有些企业铤而走险,先斩后奏。采取套号或者变更组方的违规方式生产的兽药产品给畜禽体内的药物残留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最不能容忍且管理难度最大的是假兽药的生产,这里提到的假兽药是指根本不具有生产研发能力,甚至都没有生产兽药资格的作坊、窝点。这些生产者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没有任何的顾虑和职业道德,使用劣质的,甚至是有毒有害的原料生产所谓的兽药产品,再冒用知名兽药企业的商标、名称和包装,以低于正品的价格进入市场。由于假企业在监管之外,不仅扰乱了有序的市场、而且这些假兽药是违禁药品的集中地,使用者往往无法知晓真实成分和利弊关系,一旦引发畜产品安全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3年2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