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团中央专项社会实践团队——“不忘初心-爱农扶农”奶山羊产业振兴小分队到达延安市甘泉县,进行为期9天有关于奶山羊养殖管理技术的走访和宣讲,旨在从奶山羊科学养殖出发,为当地脱贫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2019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知,8月1日,东北林业大学团中央专项社会实践团队——“不忘初心-爱农扶农”奶山羊 产业振兴小分队到达延安市甘泉县,进行为期9天有关于奶山羊养殖管理技术的走访和宣讲,旨在从奶山羊科学养殖出发,为当地脱贫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养羊新模式,助力脱贫路
到达甘泉县后,小分队队员成功联系到甘泉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钟晓贤副主任并获得其帮助,钟主任介绍道:“我们甘泉县是贫困县,之前以养殖绒山羊为主,后来在相关扶贫政策支持下,奶山羊产业才逐渐兴起养,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养殖技术不成熟,羔羊管理经验不足,奶制品市场单一等多种问题。”在了解到小分队的来意后,钟主任积极配合小分队,联系并带领队员们到甘泉县下寺湾村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场,以便了解奶山羊养殖的具体情况。 小分队首先来到甘泉县王家湾村,以前的省级贫困村,现已拥有一个奶山羊模范养殖场。据该厂长介绍,这里目前有560只奶山羊,有机械化的挤奶与奶制品加工设备。队员还通过与厂里技术人员交谈了解到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棘手的问题,主要是母羊难产和乳房炎。小分队队员将他们问题进行了记录,以便后期对比分析与解决。 第二站是众志奶山羊养殖基地,村民可以以资金、技术、土地等方式入股合作社,这是当地扶贫政策下的新形式。据小分队队员采访了解到,由于技术人员的缺失,奶山羊养殖基本上是依靠传统经验,缺乏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从而对奶山羊的重点疾病不能正确有效地预防及治疗,最后导致经济效益下降,阻碍了脱贫工作的开展。这站之行,使小分队成员明确了奶山羊科学养殖宣讲的重点对象。
技术扶贫助乡村振兴
结束走访后,小分队根据走访情况,总结出目前奶山羊养殖存在的具体问题,如奶山羊羔羊管理不当、挤奶前后消毒不充分等。针对这些问题,小分队制作了奶山羊养殖技术的幻灯片,重点介绍羔羊的饲养管理和乳房炎等疾病的防治,并且加入“增乳良方”、“技术要点”等干货。除此之外,小分队还准备了实践操作的视频以加强村民们对技术理论的理解。 8月7日,小分队和甘泉县电视台记者张翠便在甘泉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钟晓贤副主任、甘泉县团委雷鸣书记的带领下前往甘泉县龙咀沟村进行宣讲。之后,队员们向每位养殖户发放了调查问卷,以了解散户的养殖情况。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队员们便耐心地向养殖户们解释。 考虑到养殖户可能还存在个别具体问题,小分队又去往养殖户的家里实地走访,希望尽自己所能给他们最大的帮助。在离开之前,龙咀沟村书记留下了小分队队员的联系方式,并将宣讲资料留下以便后期解决问题。
青春奋斗正当时
这次社会实践,艰辛与惊喜交杂,但小分队队员们都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分外珍惜,每个人都努力地完成实践。此次调研之旅,带给我们的收获——不仅在于提升自我与感受社会,更是响应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寄语‘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要以青春之我,铸青春之国!虽然自知能力有限,但是尽力“向上走”,“能做事就做事,能发声就发声”。任何事只有去做才能看到结果。希望给当地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小分队队员也特别感谢延安市甘泉县政府的支持,相信甘泉县奶山羊产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作者:文艺 叶颖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动保视界:关乎动物健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6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