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犬的训练实践中,适宜运动负荷是保证训练顺利进行的基础,负荷过大,不仅不能提高运动能力,还能损害犬身体健康进而引起身体机能失调或物质代谢紊乱。当运动负荷过大时,往往有一段潜伏期,在潜伏期时血清中某些生化指标已发生改变。在运动监控中,利用生理生化指标来评定实际训练效果是最直接普遍的方法,其中血清肌酸激酶是一项常用的生化指标。 肌酸激酶又称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分子量为81000,由B和M两种亚基彼此结合而构成三种不同的同功酶,广泛分布于动物身体的骨骼肌、心肌、脑、平滑肌中,以骨骼肌中含量最高。它的生物学作用是催化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间高能磷酸键的可逆性转变,它是催化三磷酸腺苷与磷酸肌酸间进行高能磷酸键(~P)转移的酶类,也是短时间内激烈运动时能量补充和ATP恢复反应的催化酶。肌酸激酶作为骨骼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已成为目前运动生化研究中最引人注意的酶类。自1958年首次报告运动后血清酶活性增加以来,随后的许多研究表明,当运动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可引起体内血清酶活性的显著增加。选用血清肌酸激酶作为运动训练的生化评定指标较为理想。 目前绝大部分的报道主要是针对人的定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而对警犬个体训练过程的系统跟踪检测和分析较少,血清肌酸激酶能否作为目前警犬运动机能监控中的重要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本论文通过8个月来带犬运动训练,对优秀警犬的训练过程中的部分机体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系统监控 ,从中发现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实例。本论文旨在通过以警犬为研究对象,分析运动对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阐述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在警犬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对评定受训犬的机能状态、控制训练负荷、判断运动疲劳、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发生、有效地挖掘警犬的运动潜力、提高警犬的运动能力等,也为科学化警犬训练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实验设计
1.1实验内容 采用AUTOLAB-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德国牧羊犬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4h、24h血清肌酸激酶活性。 1.2实验方法 1.2.1运动测试方法:犬的运动条件统一设定为15分钟匀速跑,围绕300米/圈跑道,每1.5分钟跑一圈,设计运动路程大约3000米。 1.2.2安静期肌酸激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为了能准确地获得犬在运动前肌酸激酶活性,相隔一周时间共采取2次血样本,测定其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以2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犬运动前安静状态的肌酸激酶活性。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2年11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1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