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7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教学兽医院接诊一起雏鹧鸪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定为大肠杆菌病。经选用敏感抗生素及其对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一鹧鸪养殖专业户饲养肉用鹧鸪1000只。6月下旬从浙江省某地购入种蛋3000枚孵化,共孵化雏鹧鸪1900多只。雏鹧鸪孵出后生长缓慢,7日龄开始陆续出现腹泻并发生死亡,每天死亡雏鹧鸪20只~30只。2012年7月27日,畜主带着6只10日龄患病鹧鸪就诊。
2 临床及剖检症状
患病鹧鸪精神萎顿,怕冷、聚堆。体形消瘦,羽毛松乱、两翅下垂。有的呆立、呈昏睡状。拉白色稀粪。剖检发现心肌有少量出血点。肝脏呈土黄色并有少量纤维渗出。脾肿大。小肠壁有明显充血、出血。
3 诊断
3.1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取患病鹧鸪的心、肝、脾分别接种入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经37℃培养24h后,在普通琼脂平板上长出圆形、隆起、光滑、湿润、米粒大小的乳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圆形、光滑、湿润、米粒大小的砖红色菌落。分别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无规则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3.2 生化试验 用分离菌株分别接种于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甘露醇发酵管,除蔗糖外全部产酸产气。V-P试验阴性,MR试验和吲哚试验阳性。 3.3 药敏试验 用12种药物按纸片扩散法作抑菌试验。结果该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恩诺沙星、痢菌净、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氟哌酸、氟苯尼考、卡那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洁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呋不敏感。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最终确定为大肠杆菌病。
4 防治措施
首先根据养殖户的饲养环境,将患病雏鹧鸪隔离,消毒禽舍。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在病雏鸪饮水中按0.05%加入10%阿米卡星注射液,连喂3d。在饲料中加入电解多维。 经过三天的治疗,患病鹧鸪停止死亡。一周后回访,病情得到控制。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2年11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10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