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瘤胃积食与寄生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陈义1,冯刚1,朱林1,魏小兰2,蒲智敏1
(1.武隆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 408500;2.武隆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重庆 408500)
2016年7月,武隆县双河镇某养殖场散养的98只山羊突然大批发病。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接诊后,病羊已死亡13例,另有35只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经现场检查、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确诊为急性瘤胃积食与寄生虫混合感染,遂采取“增液行舟”的方法进行紧急治疗后, 除1只因救治不及时发生死亡外, 其他病羊均已康复。
1 病因分析
羊采食大量难于消化(粗干草、山芋藤或豆秸等)或易于膨胀的干性饲料(稻谷饲料、玉米、豌豆、大豆或饼类等)极易引发本病,加之羊只如果运动量不足、缺乏饮水,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该病能够继发真胃炎、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以及前胃弛缓等病。
2 临床症状
通过现场勘查,可见病羊左腹部膨大明显,触压瘤胃壁,内容物坚硬;听诊瘤胃,蠕动音明显减弱,严重病例蠕动音完全停止且呼吸急促,脉搏微弱难以感觉,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大部分病例精神颓废、食欲减退、鼻镜干燥、拱背、呆立,四肢无力,行走摇摆甚至卧地不起;病羊表现出腹痛反应,用后蹄踢腹,磨牙、反刍、嗳气功能下降甚至完全停止,排粪量少且干黑,多数病羊还会出现严重的脱水、酸中毒症状,尿量少或不排尿,皮肤无弹性、干燥,眼球凹陷,发病末期对四只病羊进行体温检测显示为38.6 ℃、38.9 ℃、39.6 ℃、39.4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病羊躺卧不起,呈昏睡或昏迷状态,倘若治疗不及时,则因脱水衰竭而亡。
3 病理剖解变化
对部分病死羊只进行剖检,可见其瘤胃内有大量的草料,在瘤胃底沉积大量黑色团块,捏开为黑色粉末,瘤胃底黏膜自动脱落。底部有出血点,在瓣胃皱褶间有黑色粉末,皱胃黏膜出现糜烂;肝脏、肾脏表面发黄且有不同程度出血肿胀,肺脏边缘较薄,部分肿胀充血,气管充满黏液。肠道内有大量的线虫,其中有1只病死羊的肝脏有肝片吸虫。
4 诊断
根据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多数病羊出现瘤胃胀满,触诊瘤胃有黏硬感,瘤胃蠕动减弱或完全停止等),结合病理剖解变化(肠道内有大量的线虫,羊的肝脏有肝片吸虫)可以确诊为该养殖场发生羊瘤胃积食与寄生虫混合感染。
5 治疗
1)治疗原则:以加强病羊瘤胃蠕动机能,进一步促进病羊排出瘤胃内容物,从而对其瘤胃内生物学环境进行调整、改善,达到预防自体中毒和脱水的目的为治则,俗称“增液行舟”。
2)治疗方案:该养殖场解剖两只羊都有寄生虫感染,消毒,两种或以上的消毒水交替使用。
3)分群隔离:健康羊只进行隔离驱虫,采用芬笨达唑片。一个星期再喂1次。
4)针对不吃,精神状态差的病例进行统一治疗,“增液行舟”植物油100 mL(润肠)+小苏打(调节pH值)+二甲基硅油片。对于个别特别严重的病例,采用氨苄西林 VB1+VB12分别混合肌肉注射。
6 小结和讨论
1)防制羊寄生虫病一定要基于准确诊断方可进行群防群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制方针,紧密结合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要着重控制3个基本环节,即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加强易感动物的保护,最大程度上将病原体消灭,尤其是要通过有效措施消除各个发育阶段的寄生虫(虫卵、幼虫或成虫),避免一切感染机会的产生,同时提高羊只机体的抗病力。
2)导致羊前胃弛缓的常见原因是饲养人员长期单一饲喂过于干硬和粗老的饲料。鉴于粗糙饲料具有较强的机械刺激性,支配前胃的迷走神经在产生短暂的兴奋后,将会快速地转化成抑制状态,从而造成前胃弛缓。该养殖场发病较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羊只一次采食了大量坚硬、干燥的颗粒饲料,致其瘤胃壁过度扩张,降低了蠕动机能甚至完全丧失,加之胃壁较为干涩,造成内容物未能排出,而发生严重积食。所以,饲养人员日常要特别注意羊只精粗饲料的科学、合理搭配,病给予羊只充足洁净的饮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前胃疾病的发生。
3)羊只瘤胃内长期滞留有未能及时消化的饲料,造成某些微生物如乳酸杆菌、链球菌等大量发酵,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瘤胃内环境的酸性,增强了乳酸杆菌活性,产生更多的乳酸,纤毛虫被抑杀, 瘤胃蠕动减弱, 并引起酸中毒。为此,对于慢性瘤胃积食的病羊,要及时清理肠胃,从而避免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养殖场长期使用伊维菌素进行驱虫,使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并未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通过“增液行舟”的方法除1只死亡外,其余患病羊只在3 d后均已康复,有效控制了疫情。■(编辑:赵晓松)
原创文章,作者:双鱼女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