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白痢的中药治疗方法探讨

周志平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镇畜牧兽医站 云南普洱 665099)

摘要:仔猪白痢病是仔猪养殖中经常发生的疾病,通常采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容易产生抗药性,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阐述了仔猪白痢的中药治疗方法,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仔猪白痢;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

仔猪白痢也称作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仔猪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尤其以2~4周龄的仔猪多发。仔猪白痢死亡率低,但是发病率很高,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会影响成年猪的生产性能,也会增加养殖场的治疗成本,给养殖场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因

引起仔猪白痢的病原微生物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此菌是一种常在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猪的肠道中,当仔猪出现消化障碍或者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就非常容易诱发此病。如仔猪出生后,胎毒过剩或者热乳所伤;母猪过于肥胖,营养过剩,乳汁过浓或者母猪年老体弱,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泌乳量少,使仔猪营养不足,都会引起消化系统障碍诱发下痢;母猪吃了霉变饲料或者突然换料;猪舍阴暗、潮湿、室内气温过低;气候突变,寒冷或者炎热都可以诱发此病。

2 临床症状

仔猪白痢典型的症状就是里急后重,痢呈白色并腥臭。从中医学角度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热痢和寒痢,但以热痢多见。

2.1 热痢

热痢为仔猪白痢的初期表现,病猪体质尚好,还可以饮食,但是出现食欲减退,并拉稀,粪便呈灰白色或者白色带血,粪便腥臭十足。

2.2 寒痢

热痢继续发展,发病时间久了伤正气而转虚,病猪表现为体虚无力,被毛粗乱,卧地难起,行走不稳。食欲废绝,下痢不止,粪便呈白色而恶臭,四肢的末梢发凉,最后虚衰而死。

3 治疗方法

热痢以宜清热解毒,寒痢宜温中健脾。总的来说就是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

3.1 热痢方药

1) 白龙散:用白头翁6 g、龙胆草3 g、黄连1 g,共为研末,和米汤灌服。

2) 用白头翁60 g、板蓝根60 g、连翘60 g、金银花60 g、黄柏60 g、甘草60 g混合,加水1500 ml,煎煮至300 ml左右,10头仔猪分服,连服两剂。

3) 用苍术16 g、苦参12 g、丹参3 g,煎汤取汁,加荞麦面一次饲喂母猪。

用以上三种方剂在仔猪白痢发病初期治疗,效果很好,先后治疗了180头病猪,其中有176头康复。

3.2 寒痢方药

1)地胡霜:用地榆(醋炒)15 g、白胡椒3 g、百草霜15 g,共为研末,仔猪每次服用6 g,5 d一个疗程。

2)三龙散:煅地龙(醋浸瓦焙)12 g、伏龙肝15 g、煅龙骨15 g、九制赤石脂(醋浸九次、炭火煅九次)30 g、百草霜15 g,共为研末,仔猪每次服用6 g,用蜜调制,凉开水冲服。

3)用五味子500 g、枯矾90 g,将五味子炒黑,与枯矾共为细末,每头仔猪按照3~6 g拌入饲料中饲喂。也可以每次给母猪15 g代服。

采用以上三种方剂,对自住寒痢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治疗发病仔猪140头,其中138头病愈康复。

3.3 辅助治疗

3.3.1 针灸疗法 采用毫针或者电针刺激主穴:交果、三里、脾俞。配穴:百会、六脉、尾干、尾本。1 次/d,连续三针。

3.3.2 穴位埋线  穴位在后三里(双侧)、脾俞、尾本、尾干。线用消毒后的四号羊肠线。在穴位上下1 cm处将线穿过皮、肌肉,线在组织内保留1.5-2 cm,剪去多余的部分,将皮提起,使线端入皮内,并消毒针眼,即可。如线脱落,则应重做。通常一次即可治愈。

4 病例分析

2014年3月26日,在我辖区莲花村路边某养猪场有13头2周龄左右的仔猪发病,不愿吮奶,精神不佳,呕吐腹泻、排出白色的的粪便,并有明显的腥臭味。第2天,病情加重,粪便带有血丝,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体温也升高,口干,喜喝水。经过问诊、检查确诊为仔猪白痢,于是采用白龙散方剂治疗,早晚服药1次,连服3 d,同时用针灸辅助治疗,病猪皆痊愈。

2015年3月、2015年5月、2016年2月在我辖区内先后又分别有三家养猪场发生了仔猪白痢病,都是根据发病的情况采用上述的中药疗法,都达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没有一例死亡,治愈率达到了100%。

5 体会

1)在养殖生产中对于仔猪白痢病的治疗药物很多,大多养殖场采用抗生素治疗,大剂量或者滥用现象严重,使得大肠杆菌的多个血清型对原先很有效的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使得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采用中药、针灸等方法来治疗,对仔猪产生的毒副作用小,而且不会产生抗药性,治疗成本也低,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2)为了预防此病的发生,猪舍要保持清洁、干净、卫生,通风要好,保持舍内空气清新,有毒有害气体不要超标;圈舍要定期消毒;做好妊娠母猪与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母猪乳头要定期清洗,饲料营养要均衡,严禁饲喂霉变、冰冻饲料;还可以在母猪产前一周用中药预防,用白术40 g、黄岑45 g、砂仁40 g、苏梗40 g、苦参50 g、茯苓50 g、陈皮40 g、白头翁60 g、龙胆草50 g、穿心莲50 g、鱼腥草50 g、甘草30 g,用水煎服,一剂/d,连用5 d,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双鱼女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5177

(0)
双鱼女女订阅者
上一篇 2016年6月16日
下一篇 2016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2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绝不容放松警惕的“杀手”

    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血…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