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仓1,吕剑恒2,胡燕2
奶牛寄生虫病是影响奶牛健康以及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奶牛感染寄生虫后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增加感染其他病原菌的机会,而且还会降低牛奶的乳脂率以及奶品品质,严重的甚至可造成奶牛死亡,从而给奶牛场造成严重损失甚至毁灭性的打击。但由于奶牛寄生虫病临床症状不太明显,造成的危害不容易察觉,容易被养殖人员所忽略,所以驱虫保健工作是奶牛保健体系中预防疾病的重要工作之一。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当前兽医临床公认的最为广谱、高效的抗寄生虫药物,该类药物对动物体内的线虫以及体外的节肢动物均有良好的驱杀效果。目前已商品化的阿维菌素类制剂有阿维菌素(Avermectin)、伊维菌素(Ivermectin)、多拉菌素(Doramectin)、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inomectin)和莫西菌素(Moxidectin)等[1]。其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是由Merck公司于1994-1996年从60余种阿维菌素结构改造物中筛选出来的一种新型的阿维菌素类抗寄生虫药物,由于其奶/血分配系数低,在奶中残留量低,因此是目前国内外被允许应用于所有牛(包括泌乳期奶牛和肉牛)且不需要弃奶期和休药期的抗寄生虫药物。国外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商品化制剂有Merial公司的0.5%浇泼剂Eprinex,而国内已商品化的试剂只有1%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
然而在临床实际生产中,养殖人员往往在奶牛产奶峰期不驱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绝大多数的抗寄生虫药物在体内残留时间较长,因此当这些抗寄生虫药物给泌乳奶牛驱虫时,药物在牛奶中的残留时间也较长,因此需要较长的弃奶期;另一方面,通过注射给药也会对奶牛产生一定的应激,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2]。
目前,对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寄生虫病驱杀效果的报道较多,但是对于注射液剂型对奶牛产奶性能的报道相对较少,为评估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在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牧场进行了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的选择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含量规格为50 mL:0.5 g,每瓶为50 mL,北京中农华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兽药字(2013)010012280),生产批号为20150621。
1.2 试验动物
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牧场提供的泌乳期奶牛共20头用于本试验,分为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0头。
1.3 试验方法
在泌乳奶牛群中随机选择20头,分为2组,分别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编号为1~20号。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给药组按照0.02 mL/(kg·bw)剂量皮下注射给药,空白对照组不给药。
1.4 结果评定
①临床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观察奶牛营养及被毛等外观情况;②寄生虫感染情况:给药前和给药后分别对奶牛寄生虫粪样进行检测,分析粪便中寄生虫虫卵变化情况;③产奶情况:给药前和给药后分别记录奶牛的产奶量,分析给药组和对照组产奶量的变化。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
给药前,给药组及对照组奶牛从体温、饮食欲、排粪情况等均无明显异常,精神状况良好,试验组10头奶牛中有7头出现被毛粗乱、干枯、无光泽,部分出现瘙痒现象,对照组有5头出现被毛粗乱、干枯、无光泽以及瘙痒现象;给药时,试验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给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奶牛均无不良反应出现,体温、饮食欲、排粪情况、精神状况均无明显异常;给药后第4天试验组奶牛瘙痒现象逐步减少,第7天,被毛粗乱、干枯、无光泽现象基本消失,10头奶牛被毛光亮,无蹭痒现象出现;对照组的奶牛被毛粗乱、干枯、无光泽现象依然存在,无明显改善。
2.2 寄生虫感染情况
给药前及给药后第7天分别采集了20头奶牛的粪样,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了虫卵检测,试验组及对照组粪样中均未发现线虫虫卵。
2.3 产奶情况 对驱虫前后奶牛日产奶量(见表1)。
给药组,在给药当天及第2天,10头奶牛平均产奶量比给药前有所下降,从平均每头28.7 kg/d下降为28.5 kg/d(第1天)及28.3 kg/d(第2天),但在给药后第3天开始产奶量逐步回升,在给药后第3~8天平均产奶量为每头28.6 kg/d,基本恢复至给药前产奶量水平;对照组奶牛产奶量给药前后无明显差异变化。
3 讨论
3.1 奶牛临床变化及驱虫情况
试验组在给药前10头奶牛中有7头出现被毛粗乱、无光泽、干枯等现象,部分奶牛还出现瘙痒等症状,在给药后第4天被毛粗乱、无光泽等现象逐步消失,瘙痒情况得到缓解;而空白对照组奶牛被毛粗乱、无光泽、干枯等现象无明显变化。在给药前后寄生虫虫卵检查中均未检查出线虫虫卵。通过试验可以说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对于奶牛体内外寄生虫尤其是体外寄生虫具有明显的驱杀效果,奶牛寄生虫感染的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和改善。
3.2 产奶情况的变化
给药组在给药当天及第2天出现平均产奶量小幅度下降,在第3天开始逐步恢复,第3~8天产奶量已经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给药后30 d产奶量较给药前有所提升;对照组在给药前及给药后2 d产奶量无明显变化,在给药组给药后第3天开始产奶量有所下降,给药后30 d产奶量有明显下降,产奶后30 d平均产奶量较给药前产奶量每头下降了约0.9 kg/d。试验结果表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对奶牛产奶量在给药前期由于短暂应激原因会出现产奶量短暂下降的现象,但随着体内外寄生虫感染情况逐步得到控制的因素,产奶量恢复甚至逐步增多;而对照组由于寄生虫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在试验后期出现产奶量下降现象。
众所周知,奶牛产奶期一般分为3个阶段,包括停奶期、高峰期和淡奶期,其中停奶期约为90 d左右,处于奶牛下崽前,高峰期一般只能维持3个月左右,时间在奶牛产仔后,其余时间为淡奶期。通过试验我们可以看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不仅可以在奶牛泌乳期进行驱虫保健,对产奶高峰期产奶量影响较小,甚至在寄生虫病得到控制后可提高奶牛产奶量。因此,使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进行奶牛驱虫保健,不仅驱虫效果好而且不需要弃奶期,减少了奶农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冒玉娟,陈晓兰,赵丽.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在动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4(7-8):6-88. [2] 蔡泽川,李卫英,关文怡等.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的驱虫效果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山东畜牧兽医,2013,34:12-13.原文刊于《中国动物保健》杂志2016年第2期
原创文章,作者:双鱼女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