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查:新建猪场的环保考量

农村养猪门槛低,建个猪圈就能养
农村养猪门槛低,建个猪圈就能养
海口大致坡镇一养猪场猪粪猪尿横流
海口大致坡镇一养猪场猪粪猪尿横流
养猪场污水直排水塘。
养猪场污水直排水塘。

猪价持续跌

猪企普遍亏

由于生猪出栏量大,供大于求,海南省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下跌,目前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省农业厅畜牧业处监测,4月1日,全国生猪出栏平均价是每斤5.7元,我省是5.6元;4月8日,全国生猪出栏价平均价是每斤5.5元,海南省是5.4元。猪粮比己跌至4.7:1,远低于盈亏平衡点,养猪企业普遍出现亏损状态,平均每头猪亏损200-300元。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姚德标分析,猪肉价走势低迷,最主要的原因是养猪市场已供大于求。

农村养猪无门槛,搭个猪圈就能养,猪粪猪尿肆意丢。养猪污染之重,令人触目惊心。

省会海口下大决心进行整治。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7月开始至今,海口已关停大大小小养猪场20余家。生态效果立竿见影,演丰河的河水变清了,臭味没有了,村民纷纷对关停养猪场点赞。

然而,对于养猪户、养猪企业来说,一边是环保升级需要大量资金,一边是猪价持续下跌,进退两难。在养猪业面临环保改造升级,甚至关停等诸多挑战的情况下,在猪价持续下跌、效益严重缩水的局势下,他们该何去何从?

尴尬的猪场

个体户利用猪粪尿 “忙”,企业排放猪粪尿“蛮”

一个养猪场熏臭整个村

2014年的整个春节,海口美兰区大致坡镇昌福村委会眉山葩村(经济小组)村民们是被一个新建猪场“熏”着过的。由于猪场在村子的东南方,伴随着东南风,全村大部分时间奇臭无比。“臭到睡不着觉,喝水也臭。”村民陈海花说,一些年轻人受不了臭气,年还没过完就走了。

2月中旬,记者现场看到,该新建猪场有两大排猪栏,黑色猪粪正通过沟渠排入一个大水塘中,水塘与猪场之间的荒芜土地也被人为浇上了许多猪粪猪尿。当风吹过,一阵阵恶臭令人作呕。

村民告诉记者:“该块地约8亩,是1950年代村里无偿让给某单位搞建设。五六年前,这家单位完全撤出,单位领导将此块地租给了一承包商。该承包商陆陆续续挖了鱼塘,前年年底又将部分土地转租给他人养猪。”

绕过鱼塘,在距离猪场约百米处是一座电房和一个水井。村民们说,村子没有自来水,该井抽上来的地下水是供全村饮用的唯一水源,该井是4年前由国家投资建设。猪场和水塘的水平位比地下水井高,水源不可避免遭到污染。

猪场负责人杨先生说,猪场赶在春节前养了200头猪,但行情并没有预计的那样好,没赚到钱。荒地浇灌猪粪猪尿是为了搞种植业。大水塘里的猪粪,是准备给鱼塘老板当饲料的。

海口环保部门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每出栏5头猪,需要1亩地的配套来消化已经环保处理过的猪粪尿。但中大型养猪场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土地,也就蛮横地通过河水、水库、鱼塘等进行排放。

“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这句农谚正是当前海口周边个体养猪户追求的目标。

随着近年猪价走低,新建猪场更看重的是用猪粪尿做肥料。

目前,海口市农业部门掌握的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全市有40多家,但他们表示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年出栏率低于500头的猪场更是无法统计。事实上,除海口某大型企业外,无一养猪户拿到猪价政府补助款,猪粪猪尿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获益渠道。以1头猪每天产生2公斤粪便计算,1亩荒地需要5-10头猪。如种一亩土豆,4个月可收获,约需100公斤化肥(复合肥),费用200多元。一年一亩地,用猪粪可节约化肥费用七八百元。

对年出栏率千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企业而言,猪粪猪尿的概念就更不同了。

大约13年前,记者亲见海口某养猪企业将冲洗猪圈的污水直接排入附近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携猪粪的污水带着浓烈的恶臭致使河水发黑,河里自然生长的鱼儿成片死去,翻着肚皮浮在水面上,而依赖该河灌溉的所有水稻田里全是黑水。

如今,养猪场带来的污染问题仍屡见报端。

据媒体报道,2013年初,因猪场污染,海口一村庄的老井井水已经变臭无法使用,其他井水也只能用来洗衣服。村里90多亩农田灌溉不得不截断发臭的河水,舍近求远另寻水源挑水灌溉。

2013年10月,海口旧州镇道美村委会美添村因某农场猪场废水污染,有10余棵橡胶树及数十亩水稻或因“肥力过剩”而死亡。

海口市三江镇茄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学从1995年开始向区、市级人大提交某养猪场排放污染物的报告,“1400亩稻田不复存在,7年来,村民们被迫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生活苦不堪言”。

触目的污染

粪尿污水浓度高,6000头猪场排污量相当1.5万人排污量

“只管养猪不管排污”

农村养猪无门槛

污染之重被忽视

就在眉山葩村里,也有一户许姓人家养了十多年猪,目前存栏量十头左右,四周有芭蕉、槟榔等植物围住,猪粪尿集中发酵不臭以后做农肥,村民们也相安无事。

但这让新建猪场的负责人杨先生颇感不平,“凭什么你们村里人可以养猪,我养猪却要被投诉?”

养猪门槛低,是养猪场四处开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名养猪个体户告诉记者,普通农户养猪跟着行情走,猪肉涨价,就多养些;猪肉跌价,养猪亏损,就少养或者停养。猪圈猪场里的存栏数也是时多时少。因此,在农村,养猪根本不存在门槛,更无暇顾及环保问题。

“个体户养猪四处开花,不举报掌握不到情况;企业养猪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海口一环保人士认为。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猪的食量大、粪尿多,粪尿污水浓度高。一个存栏6000头的猪场,每天消耗饲料约12吨,约产生猪粪12吨、猪尿19吨、污水70吨至150吨。一个6000头猪场的排污量相当于1.5万人的排污量。此外,猪粪尿污水COD浓度很高,猪粪约为21000mg/l,猪尿约为18000mg/l,污水约为12000mg/l。

由于部分养猪企业和养猪户,甚至部分政府部门对养猪场粪尿污水排放量之大、污染之重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过去“只管养猪不管排污”,遗留了“先污染后治理”、“环保危害百姓承担”、“企业以菜篮子为借口推卸社会责任”等难题。

猪场选址很随意

不顾环保常被拆

“有空地,愿意出租给你养猪”,“附近居民少”,“旁边最好有鱼塘、河流排废水”。记者调查发现,盖一个猪场,出资人或承租人最初的考虑竟然非常简单。

一名国家级养猪专家旅琼时顺便考察了海口几个猪场,发现竟然没有一个符合现代猪场的场址要求。该专家认为,养猪生产是一个长期产业,而且基础建设投资大,不可能经常搬迁,所以对新建猪场,选好场址至关重要,最好选在适养区。

地形方面,一般要求整齐、开阔,地势要求干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以利于气味扩散;防疫方面,规模猪场应建在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1公里以上,有围墙、河流、林带屏障更好。

如果当地还没有划定畜牧饲养区域,选址时应自觉远离(5公里以上)禁养区域,另外选址时不能只跟村镇一级联系,一定要得到县级以上规划部门的同意。

“有些猪场只跟村镇打交道,猪场建起来了,区级、市级的有关部门又因为规划、环保等理由要求停建或拆除,这些都是沉痛的教训。”该人士表示。

由于科学规划是规模化猪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选址没有综合考虑交通、防疫、水、电、粪污处理等条件,盲目兴建后往往造成投产后不能正常高效生产。猪场选址是否得当,除了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

大部分中小猪场的设计只能带猪消毒或将猪转出去后部分圈栏消毒,且粪污沟整栋相通,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交叉感染,一旦疫病来临,病猪、死猪难以控制。许多养猪人乘夜晚偷偷烧或挖坑掩埋死猪,留下遗患难以发觉。

治污成本并不低

个体企业都逃避

以杨先生的猪场为例,在一片空地上投资一个存栏量200头的猪圈,如果不建污染防治设施,连工人宿舍一起,大约30万元。

与许多其他猪场负责人一样,杨先生的想法是投入一部分资金,先盖个主体,养一批猪。等猪大了卖掉,赚来的钱再买种苗搞种植,绿化猪场周边环境。等种植的蔬菜卖掉,继续筹钱买仔猪,滚动发展。

由于低成本上马,养猪户对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等国家标准要求只能抛在脑后,认为只要暂时没人管,抓紧生产还是可以赚钱的。但事与愿违,由于养猪资金需求量较大,回收周期较长,加上国内猪肉价格时常出现波动,尤其近年猪价下跌厉害,抱着侥幸心理的海口猪场鲜有持久赚钱的个例。

倘若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投诉很快上门,有关畜牧、环保等部门要求补建设施、办理手续、缴纳罚款,个体养猪户立刻会感到进退两难。

国内一份行业调查表明“不投百万元猪场环保梦难圆”,由于治污设施成本过高,一般中小企业、个体养猪户根本无力承担,大型企业也是在规避这项开支。

环保专家认为,即便规模养猪场建在了适养区,也有环境承载能力问题,规模与环境要匹配。猪场粪尿污水处理后必须就近利用,特别是污水,否则运输成本太高。因此,菜地、鱼塘、果园、茶园、牧草地和其他农田都是猪粪尿、沼液、沼渣的好去处,当然适量施用很重要。

对杨先生的猪场污染问题,村民认为首先是选址错误,其次是技术不过关。杨先生直接将猪粪猪尿浇灌荒地,虽然做到了就近处理利用,但激化了与周边村民的环保矛盾。

坚定的关停

2013年7月至今,海口已关闭养猪场20余家

关了猪场清了河水海水

猪场关停“一刀切”

得到绝大多数人支持

“关!”2月,海口美兰区环保部门接到眉山葩村民投诉后赶到了现场,也立刻给猪场责任人下达了限期改正环境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其限期补办相关手续。

迫于各方面压力,杨先生说,他暂时不会养猪了,下一步也会按照环保的要求进行猪场整改。但他担心的是,如果他继续追加资金整改,即便环保合格,村民能否接纳这个猪场还是一个未知数。

更大型的猪场却无法用整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7月开始至今,海口已关闭大大小小养猪场20余家。

为了全面提高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海口下了大决心。

关停前后1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之前,演丰东河、演丰西河、三江河水质存在Ⅴ类断面和东寨港个别监测点位存在劣Ⅳ类海水水质;之后,演丰东河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Ⅲ类,其它入港河流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东寨港已有部分监测点位达Ⅱ类海水水质。

伴随众猪场关停,猪场周边居民多少受到“双刃”影响。如长期享受猪场免费沼气的农户,现在得自己掏腰包解决问题,但过去时不时闻到的臭气再也没有了。

“关了猪场,今年的水质明显比去年干净多了。”4月11日,记者在东寨港新修栈道上与当地居民聊起猪场,几乎人人都在感慨关停猪场带来的变化。

在走访永庄、红塘等引用水源地区域时,记者发现附近居民还能拿相关法规来严防猪场进入。

猪场关停“一刀切”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但政府面临为其重新择地选址的新课题。

环保专家介绍,养猪场粪尿污水处理利用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如果要建一个较完善的工程,海口的一个万头猪场约需100万元以上的投资,如果没有政府资助,养猪企业很难承受。一般工程完工后,运行费用不高,而且肥料、沼气发电等都可创收,所以政府只需一次性资助工程建设。即使政府全资支付,一个万头猪场运行20年,出栏20万头猪,平均每头猪政府的资助也只有5元。

即使“零排放”猪场

也列入整治关停项目

“该猪场选址相对独立,一直是边学习边扩大经营,完全做到‘零排放’后,又高薪聘请营养专业博士解决猪饲料方案。”海口美健猪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政府补助美健猪场建沼气池,猪场用不完的多余沼气,免费输送给附近村庄,一户人家一年可节约燃气费2000多元。走进美健猪场如同走进一座植物园,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截然分开。绿树掩映的管理大楼如乡野别墅,满园的芭蕉、黄皮等果树。再走大约1公里路程,到水库边,围墙挡住去路,右侧皆属猪场的范围,除经过消毒池的工作人员,闲杂人等根本无法随意进出。

即便是“零排放”,美健猪场随着城市发展也进入海口主城区范围,此次整治被列为关停项目。

2006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建设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2007年11月,海口市出台《海口市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区域划分》,设置了禁养区。禁养区划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区、城镇建成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等。演丰河即属于一般水域廊道(主城区范围内其他所有河流、沟渠)两侧100米的范围内的禁养区。

“我们所考量的是,猪场负荷是否超过经济和环境承载能力。”海口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宋延巍认为,新建的养猪场必须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以下问题。首先得符合规划要求。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符合《海口市畜禽养殖区划》的规定,禁养区内禁止畜禽养殖;限养区内原有的畜禽养殖企业必须建设养殖废水处理设施并确保正常运营,新建的项目不予审批;适养区内的畜禽养殖企业必须建设养殖废水处理设施并确保正常运营。其次要办理和完善环保手续,如通过环保验收、办理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等。此外,还要健全环保设施。

 

 

 

原创文章,作者:段, 艳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6117

(0)
上一篇 2014年4月15日 下午1:05
下一篇 2014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揭开疯牛病狰狞的“面纱”

    很长的潜伏期,异常的稳定和缺乏免疫应答反应等特性——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英国暴发疯牛病是高蛋白质补充饲料肉骨粉(MBM)被痒病朊病毒污染所致,因此肉骨粉是导致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专家指出,牛海绵状脑病在奶牛群的发病率高于哺乳牛群,这与品种的易感性无关,原因是两种牛的饲养方式不同。奶牛通常在断奶后头六个月饲喂含肉骨粉的混合饲料。而哺乳肉牛则很少饲喂这种饲料。病…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