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兽医知识问答

——动物疫病的预防和免疫接种

问:什么是休药期?

答:休药期或停药期,系指畜禽最后一次用药到该畜禽许可屠宰或其产品(乳、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问:影响用药效果有哪些因素?

答:影响用药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兽药方面,二是动物状态,三是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1)兽药方面:主要是药物的理化特性、剂型剂量、给药方案和途径、配伍用药及重复用药等;(2)动物状态:主要是品种、性别、年龄、个体差异、高敏性、耐受性及机体的生理及病理状态等;(3)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机体的健康主要取决于饲养和管理水平,环境生态的条件对药物的作用也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问:兽药的存放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为保证兽药的质量和疗效,应按药品规定的贮存条件存放,同时还必须注意以下方面:(1)在空气中易变质的兽药,如遇光易分解、易吸潮,易风化的药品应装在密封的容器中于遮光、阴凉处保存。(2)受热易挥发、分解和易变质的药品,需在3℃~10℃条件下冷藏保存。(3)易燃、易爆、有腐蚀性和毒害的药品,应单独置于低温处或专库内加锁贮放,并注意不得与内服药品混合贮存。(4)化学性质作用相反的药品,应分开存放,如酸类与碱类。(5)具有特殊气味的药品,应密封后与一般药品隔离贮放。(6)有效期药品,应分期、分批贮存并设立专门卡片,注意近期先用,以防过期失效。(7)专供外用的药品,因其常含有剧毒药品成分,应与内服药分开贮存。杀虫、灭鼠药有毒,应单独存放。(8)名称容易混淆的药品,要注意分别贮存,以免发生差错。(9)药品的性质不同,应选用不同的瓶塞,如氯仿、松节油,禁用橡皮塞,以免溶化,宜用磨口玻璃塞;氢氧化钠则相反。另外,用纸盒、纸袋、塑料袋包装的药品,注意防止鼠咬及虫蛀。

问:乡村兽医使用兽药应遵守国家哪些规定?

答:乡村兽医应当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的规定使用兽药,并如实记录用药情况。

问:使用注射器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金属注射器注意事项:一是金属注射器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法,因其中的橡皮圈及垫圈易于老化,一般使用煮沸消毒法灭菌;二是每打一头动物都应调整计量螺栓。

(2)玻璃注射器注意事项:一是针筒前端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头易折断,应小心使用;二是活塞部分要保持清洁,否则可使注射器活塞的推动困难,甚至损坏注射器;三是消毒时要将针筒和活塞分开用纱布包裹,消毒后装配时针筒和活塞要配套安装,否则容易损坏或不能使用。

(3)连续注射器注意事项:一是调整所需剂量并用螺栓锁定,注意设定的剂量应该是金属活塞的刻度数;二是药剂导管插入药物容器内,同时容器瓶再插入一把进空气用的针头,使容器与外界相通,避免容器产生负压,最后针头朝上连续推动活塞,排出注射器内空气直至药剂充满玻璃管,即可开始注射动物;三是特别注意,注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玻璃管内是否存在空气,有空气立即排空,否则影响注射剂量。

(4)一次性注射器注意事项:一是必须是有批准文号的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二是使用前应检查注射器包装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包装有破损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产品不得使用;三是严格执行“一头一针一管一用一销毁”制度;四是完成使用后放入由固定材料制成的防刺破安全收集容器内,一并上交处理,严禁重复使用。

问:乡村兽医该怎样处理用过的药瓶、针头等医疗废弃物?

答:放入由固定材料制成的防刺破安全收集容器内,一并上交处理,严禁重复使用。

问:乡村兽医可以从事兽药经营吗?

答:没有取得《兽药经营许可证》不可经营兽药,只能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的规定使用兽药,并如实记录用药情况。

问:动物临床检查主要包括哪些项目,怎样检查?

答:动物临床检查主要包括分为:问诊、视诊、触诊、听诊、叩诊、嗅诊。(1)整体及一般检查包括:整体状态的检查;表被状态的检查;可视粘膜的检查;体表淋巴结和淋巴管检查;体温、脉搏、呼吸数的测定。(2)系统检查包括: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呼吸系统的检查;消化系统的检查;泌尿生殖系统的检查;神经系统的检查。(3)实验室检查:就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对病畜的血液、尿液、粪便、体液、组织细胞及病理产物,在实验室特定的设备与条件下,测定其物理性状,分析其化学成份,或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有形成分的方法,以获取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配合其它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协助临床明确疾病的诊断、观察病情、制定防治措施,判断预后及评价健康状况等均有重要意义,也为开展医学实验研究提供必须的技能和有益的数据资料。(4)特殊检查主要包括:X光诊断、B超诊断、CT诊断、核磁共振诊断、心电图诊断和电视腹腔镜诊断等。

农业部兽医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2117

(0)
上一篇 2014年2月17日
下一篇 2014年2月17日

相关推荐

  •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丁敦志1 石仕权2 吴仲明3陈月华4(1.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乐至641500; 2.内江市东兴区畜牧中心,内江641003;3.乐至县大佛镇畜牧兽医站,乐至641500;4.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乐至641500)摘要: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一头发病,而对照组乳…

    兽医 2006年5月10日
  • 犬、猫疾病诊断实验室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犬、猫防疫水平,全面推动新世纪中国兽医行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解决各级兽医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6月特举办“全国宠物(犬、猫)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研修班”,望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本次培训工作由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对外联络部协办,北京国邦农学研究院具体承办。一、研修内容:☆ 犬、猫…

    兽医 2007年5月15日
  • 夏季谨防牛边虫病

    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区的黄牛和水…

    兽医 2007年6月19日
  • 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以下是本人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蓝耳灭活疫苗” 与其它厂生产的“蓝耳疫苗”对非疫区健猪场与疫区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 猪场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敬请指教。(本人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疫区的发病猪场试验。存活猪可7至10天康复)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统计表:01 …

    兽医 2007年6月21日
  • 浅谈生猪蓝耳病与猪瘟等高热病随气温变化发病情况的探讨

    笔者今年6月17日撰文《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所描述6月份接诊的几十例生猪高热病几乎都是以蓝耳病为主的继发感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晴空万里,加之久旱无雨,空气湿度在30一40%以下,太阳的紫外线对蓝耳病毒有独特的杀伤力。(湖南省衡阳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平均日气温在35℃一39℃之间)笔者6月初至7月…

    兽医 2007年8月17日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兽医 2007年11月12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实施单元内疫病防治

    笔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疫情本身的新特点和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措施缺位,是目前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提出,本次疫情的暴发,防控工作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应急处置方案不科学,未能及时将其纳入重大动物疫情防治范畴。由于专业主管部门未能及时集成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药物学、中兽医学、物…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