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乳牛产奶量的措施

一、乳牛的产奶性能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包括品种、个体,生理因素包括年龄、胎次、泌乳期、干乳期、发情与妊娠等,环境因素包括饲养管理、挤乳与乳房按摩、产犊季节、外界气温、疾病等。

1.遗传因素①品种。不同品种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有很大差异,产奶量较高的品种,其乳脂率相应较低,但通过有计划地选育,乳脂率也可提高。②个体。同一品种内的不同个体,其产奶量和乳脂率仍有差异。如荷斯坦牛的产奶量变异范围在3000~12000千克,乳脂率从2.6%~6.0%。一般体重大的个体其绝对产奶量比体重小的要高,通常情况下,体重在550~650千克为宜。

2.生理因素①年龄和胎次。乳牛泌乳能力随年龄和胎次的增加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初产乳牛的年龄在2岁半左右,由于本身尚在发育阶段,所以产奶量较低。到6~9岁第4~7胎时,产奶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10岁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②泌乳期。母牛从产犊开始到停止泌乳整个泌乳期中产奶量呈规律性的变化:分娩后,日产奶量逐渐上升,从第1个泌乳月末到第2个泌乳月中达到该泌乳期的最高峰。维持一段时间后,自第4个泌乳月开始,又逐渐下降。至第7个泌乳月之后,迅速下降,到第10个泌乳月左右停止泌乳。全期每月产奶量形成一个动态曲线,称为“泌乳曲线”,该曲线反映了乳牛泌乳的一般规律。③干乳期。从停止挤乳到母牛分娩这段时间为干乳期。母牛干乳期一般为50~60天,其长短,应根据每头母牛的具体情况决定。5岁以上的母牛,干乳期为40~60天。④发情与妊娠。母牛发情期间,由于性激素的作用,产奶量会出现暂时性的下降,其幅度约为10%~12%。在此期间,乳脂率略有上升。母牛妊娠对产奶量的影响明显而持续。妊娠初期,影响极微,从妊娠的第5个月开始,由于胎盘分泌的动情素和助孕素对泌乳起了抑制作用,泌乳量显著下降,第8个月则迅速下降,以至干乳。

3.环境因素①饲养管理。营养物质的供给,对产奶量的影响最为明显。饲养条件好时产奶量也高。日粮中给予多量的青绿多汁饲料和青贮饲料,并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根据泌乳母牛的营养需要实行全价饲料。适当的运动,经常刷拭牛体,牛舍内保持通风良好,清洁干燥,合理安排工作日程,定期进行预防检疫等,对提高产奶量有良好的作用。②挤乳与乳房按摩。正确的挤乳和乳房按摩,是提高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一昼夜产奶量在15千克以下的乳牛,可采用2次挤乳。15千克以上的乳牛,特别是高产乳牛,则应采用3次挤乳。挤乳前用热水擦洗乳房和按摩乳房,能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③产犊季节。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母牛最适宜的产犊季节是冬季和春季。因为母牛在分娩后的泌乳盛期,恰好在青绿饲料丰富和气候温和的季节。此期母牛体内催乳素分泌旺盛,又无蚊蝇侵袭,有利于产奶量的提高。④外界气温。荷斯坦牛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0~20℃,最适宜的气温是10~16℃。外界气温升高到25℃时,乳牛则呼吸频率加快,食欲不振,产奶量开始下降。温度升高到40.5℃时,呼吸频率加快5倍,且采食停止,产奶量显著下降。因此,夏季时乳牛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十分重要。相对而言,乳牛怕热不怕冷,荷斯坦牛在外界气温13~20℃时,产奶量才开始下降。只要冬季保证供应足够的青贮料和多汁料,多喂些蛋白质饲料,一般对产奶量不会有很大影响。⑤疾病。母牛在患病和损害健康的情况下,其泌乳量也随之降低,尤其是母牛的泌乳器官发生疾病,如乳房炎、乳头受伤,产奶量的下降更为显著。

二、提高奶牛产奶的10条措施1.选用良种良种奶牛生产性能高、体型大、生长快、适应性强。如荷斯坦奶牛,娟珊牛等。2.饲喂精料供给蛋白质和能量等营养平衡的精料,特别是要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如棉子饼、菜子饼、鱼粉和玉米等精料。实践表明,给奶牛每天喂1.8千克棉子饼,增加产奶量1.36千克。为了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可按奶牛每100千克体重添加尿素15~20克,可提高产奶率1%;精料拌成粥状饲喂,夏天用冷粥,冬天用温粥。3.供足青料青料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份,应供给足够的青绿多汁饲料。黑麦草和松香草等饲料经青贮后饲喂,不仅提高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而且奶牛每天多产奶2~5千克。实践证明,在初春将秸叶收集,切成碎片,拌以少量碑酒作为发酵剂,放于青贮器内发酵10天后饲喂,可提高产奶量。4.喂添加剂喂给适量的添加剂补充饲料中钾、钠、钙等营养成份的不足。试验表明,在每头奶牛的基础日粮中添加1.5克腐植酸钠,产奶量增加1.7%,乳脂率增加10.5%;连续每天喂12~15克腐植酸钠,可使产奶量提高11%。在每吨青贮饲料中添加硫酸铜2.5克,硫酸钴5克,硫酸锌2克,氯化钴1克,碘化钾1克,产奶量可提高10%以上。每头奶牛喂蛋氨酸锌盐4.5克,产奶量可提高5.8%。美国科研人员在泌乳期每头奶牛加喂小苏打100克,结果产奶高峰提前,产奶量提高30%。国内有人试验,在40%粗料、60%精料的平衡日粮中用1.5%碳酸氢纳和0.8%氧化仅接受自然光照的奶牛产奶量可提高10%~30%。8.增加运动每天上午让奶牛走动1小时或让牛在牛棚和饲养范围内自由活动,可增强牛的体质,使其抗病力增强,提高泌乳能力。9.科学挤奶科学的挤奶方法能刺激乳腺神经兴奋,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加速乳房膨胀,加快乳汁分泌与排泄过程,提高产奶量10%~20%。方法是用45~50℃温水洗乳房后,左右手扶住乳房两侧由上而下进行按摩乳房,膨胀后便可挤奶。一般挤奶全过程约10分钟,挤奶要求做到稳、快、净。10.精心管理供给的饲料和饮水要洁净:牛舍干燥,做到冬暖夏凉,严格消毒;经常刷拭牛体,保持皮毛干净,增强血液循环;定期检查和治疗牙齿疾病,每年开春要修蹄:科学地选择配种时间,调整分娩期,避开夏季产犊;在奶牛分娩后48小时以内服用噻苯咪唑等药,既防寄生虫病,又可提高产奶量;在牛舍内每天按时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可提高产奶量;搞好疾病的免疫预防,随时观察,发现病症及早诊治,特别是奶牛的乳房炎、醋酮血病及蹄病等要早期检查。

作者:孔凡真

原创文章,作者:郭 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2072

(0)
上一篇 2014年2月14日
下一篇 2014年2月14日

相关推荐

  • 应用蛋白芯片检测兽药残留

    目前全社会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包括抗生素、动物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其种类及形态变化频繁,因此,为了实时或动态跟踪市场兽药种类及国家对兽药监控形势的变化,有必要提高常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笔者指出,兽药残留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具有并行化、微型化、集成化、自动化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大量样本多指标污染物的筛查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所用提取试剂均为该公司试剂盒…

    科研 2007年12月14日
  • 越南进行自制禽流感疫苗首次人体测试

    据越南媒体25日报道,越南日前首次将自行研制的禽流感疫苗在志愿者身上进行了测试,目前志愿者情况正常。据报道,进行测试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疫苗是由越南中央流行病卫生研究院研制的。首批10名志愿者就是该院的工作人员。这些人于本月初接种疫苗,目前健康状况良好。预计这些疫苗还将于4月在更多人身上进行测试。今年初,越南再次暴发禽流感疫情,迄今已有5人死于禽流感。自2…

    科研 2008年3月27日
  •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首个拓展区在荣昌挂牌

    25日,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荣昌拓展区正式挂牌。 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在我市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根据《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扩展区为涪陵太极工业园、荣昌工业园、万州工业园,25日挂牌的荣昌拓展区为三个拓展区中第一个挂牌的。 荣昌县具有悠久的畜牧养殖 传统,是全国三大、世界八大优良地方种猪———荣昌猪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是我市规划的四川白鹅品…

    科研 2008年4月29日
  • 我校多项科技成果入选农业部2008年“农业主推技术”

    农业部今天发布了第三批2008年“农业主推技术”,以我校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的中小规模养猪场传染病控制技术、青贮饲料生产技术、禽病综合防治技术等名列其中。至此,已有9项以我校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的成果列入农业部2008年“农业主推技术”予以推介发布。 为贯彻落实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作,引导广大农民选择…

    科研 2008年5月22日
  • 美用老鼠细胞培植出人造肝脏器官移植5年内或实现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5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在实验室利用老鼠细胞以人工方式培植出了肝脏,这标志着“订做器官”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如该技术进展顺利,未来5年内或将用于人体肝移植。然而也有学者审慎地表示,这项科技仍有不少障碍有待克服。该实验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完成,他们先去掉老鼠肝脏上的细胞,剩下一个“支架”,然后将2亿个健康的肝细胞…

    科研 2010年6月17日
  • 汕头大学等《Science》文章提醒H1N1变异危险性

    来自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汕头大学医学院,新加坡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从2009年开始的大流行性的H1N1流感病毒在过去的一年半中在猪的体内进行了基因的重组,这提醒大众要在新病毒产生并感染到人身上前加紧检测猪畜疾病。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香港大学,以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的管轶教授,其在SARS爆发期间是最先提出果子狸是传播SARS冠状…

    科研 2010年6月21日
  • 美科学家成功培育出转基因“蜘蛛山羊”

    由美国怀俄明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兰迪·路易斯(RandyLewis)带领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结合方式——即将蜘蛛织蜘蛛丝的基因与山羊基因相结合,从而产生出转基因山羊。也许,这听起来有点像科幻电影中的内容。但它却是真实存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能提供给人们很多实际性的用途。众所周知,蜘蛛网有很强的弹性和韧度,而且还可从仿造韧带和肌腱到制作防弹衣…

    科研 2010年7月1日
  • 日称利用万能细胞治愈瘫痪老鼠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冈野荣之、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等研究人员在6日的《美国科学院学报》网络版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成功使用「万能细胞」(iPS细胞)帮助脊髓受损的老鼠恢复了行走能力。这些iPS细胞经事先检验,确认安全性较高,不易引发肿瘤。iPS细胞虽然可转化为各种细胞,但此前一直被指存在引发肿瘤的危险。此番通过事先检验区分出了安全的细胞并证实可应用…

    科研 2010年7月13日
  • 克隆动物制药前程远大

    动物克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面对该领域的迅速发展,有科学家表示,人们研制克隆动物(包括对转基因动物的克隆)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农业,但是,用其来研发药物可能才是克隆动物的“远大前程”。比如,从克隆奶牛和奶羊的奶中提取蛋白质可用来制成药品,这种使用克隆动物的制药方式有望大大降低成本。 不过,也有很多专家对此表示质疑,他们害怕逃脱人类掌控的克隆动物会污染物种,呼吁…

    科研 2010年8月30日
  • 来自青蛙的抗生素挑战多种耐药菌

    超级细菌(MRSA)出现了,人们开始怀疑抗生素时代是否即将终结。但来自青蛙的强力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却明确昭示了人类和细菌的缠斗尚远未结束。据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27日(北京时间)报道,阿联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在青蛙皮肤中提取了100种新型抗生素,其中有些抗生素甚至能抵抗臭名昭著的超级细菌和“伊拉克细菌”。 超级细菌是耐甲基西林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能在医院病人中…

    科研 2010年8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