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13日报道:(记者张建松)作为一个人类活动频繁密集的商业大都市,有限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向来被上海视若家珍严加看护。不过,40多只在上海崇明东滩越冬的候鸟日前却被偷猎者毒死,其中包括两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人们呼吁:保护野生动物,要在源头上斩断野味食物链!
40多只候鸟集体中毒身亡
东滩是上海崇明岛东端海堤外的一片广袤的滩涂湿地,南北濒临长江入海口,向东缓缓伸向浩瀚的东海,与南北大陆遥遥相对,恰好处在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中部,气候温和、饵料丰富,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径上补充能量的驿站和水禽越冬的理想之地,每年在这里过境中转和越冬的水鸟总量逾百万只。2005年,上海崇明东滩成为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
据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汤臣栋介绍,9日下午五点左右,一名男子突然出现在保护区管理处的监控视频上,从一只蛇皮袋内不断地向外掏出东西,并往滩涂上撒,持续了大约半小时左右。由于天色已晚、距离较远,加之受阻于涨潮的潮沟,管理人员无法前往查看清理。10日下午,保护区管理处、崇明县公安局东旺沙边防派出所等单位出动执法人员合力追捕,截获被毒死的2只小天鹅、16只绿头鸭和26只斑嘴鸭,此后,又陆续发现了两只被毒死的候鸟。
这起事件发生以后,保护区管理处及时对投撒毒药的区域进行了拦网式清理,同时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崇明县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宣传、管理、执法巡查的力度,并筹备组建一支专业执法巡查队伍,合力打击违法捕鸟行为。
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非法狩猎20只以上野生动物就可以立案。目前,毒杀保护区候鸟的部分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野味食客难辞其咎
宝贵的动植物资源是上海城市发展中留存不多的自然财富。近年来,上海在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体制、机制、机构、人员、资金等方面均加大了力度,不仅市级保护力量不断增强,有十个区县也成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落实了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但为何乱捕滥猎现象仍屡禁不止?
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源头上爱吃野味的食客进行惩罚。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裴恩乐说,没有市场就没有杀戮。滥食野生动物是一种极不文明的陋习,在仓禀实而知礼节的今天,应该对这一现象进行谴责和惩罚。如果大家都拒食野生动物,就没有不法犯罪分子的铤而走险。
每年春节前后正逢候鸟越冬期间,不少从上海市区前往崇明旅游的游客,总喜欢找一些有野味的小饭店一饱口福。食客的需求催生了一些酒家、饭店成为猎捕野生动物的秘密销赃场所,使崇明当地张网捕鸟的现象十分普遍。
根据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近几年来的随访调查,目前崇明岛常年非法设置的捕鸟迷网达千张以上。这些迷网的网线极细,鸟儿非常难以识别,当光线暗时,连人走到网前也难以发现,鸟类很容易自投罗网。
去年底,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曾经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前往崇明拆网。在一处沿海林带内发现不到十米就布设了一张迷网,最大的迷网有20米长、4米高,最小的也近10米长。在这片林区,志愿者共拆除了20多张迷网。
食用野味有害无益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局野生动植物管理处处长谢一民说:许多喜欢食用野味的人认为,野生动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是绿色食品,对人体具有独特的滋补作用。事实上恰恰相反,野生动物上餐桌前没有经过检验检疫,是许多传染病的源头,贪图一时口福之欲可能会留下终身遗憾。
科学研究表明,自1973年以来,全球发现的30多种传染病中,绝大多数都由人类食用野生动物造成。人们常食用的蛙、蛇、鸟、穿山甲等野生动物体内,普遍存在原虫、吸虫、绦虫、线虫等寄生虫类,人们吃到体内,极易诱发利什曼病、弓形虫病、肺吸虫病、棘球蚴病、旋毛虫病等疾病。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猎枪的管理日趋严格,布饵毒杀成了偷猎者的主要手段,而这些毒饵多为国家禁用的含磷剧毒农药制成。偷猎者将被毒杀的野生动物卖给餐馆,人们食用这种野生动物后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严重的还有性命之虞。
目前,上海有关部门已提醒广大市民,切勿为了尝鲜而购买、食用野生鸟类,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意外。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