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呈尖峰死亡,可导致鸡群淘汰率增加,增重下降,并发或继发多种其他疾病。由于免疫程序不当或其他原因引起免疫失败,或者一些强毒、超强毒感染,造成了本病的流行[1]。传统治疗通常采用病鸡群注射高免血清进行治疗,但往往存在质量难以保证及容易复发的情况,而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蛋白,对有囊膜的RNA病毒尤其有效,能够通过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而起到治疗作用,为了观察重组鸡α-干扰素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效果,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试制的鸡α-干扰素对人工感染的SPF鸡进行了治疗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种毒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标准强毒BC6/85,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规格为0.1g/支,对法氏囊最小感染量为104BID/0.1mL。 1.2 试验药物 重组鸡α-干扰素为经检验合格的三批实验室制品,批号分别为110713、110714、110715,规格为2000万单位/10mL,稀释后备用。 法氏囊卵黄抗体,购自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规格为100mL/瓶,批号为110512。 1.3 试验动物 21日龄SPF雏鸡,SPF 种蛋购自北京梅里亚维通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本实验室自己孵化。
2 试验过程
本试验共采用了三批实验室制品,每批制品分别进行了治疗(出现临床症状之后给药)试验。 取21日龄SPF鸡270只,随机分为18组,每组15只,分别为干扰素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卵黄抗体对照组、攻毒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按组称重,计算平均体重。 将标准强毒进行1000倍稀释,除了空白对照组外,各组鸡每只分别滴鼻、点眼共0.1mL。在攻毒后出现临床症状以后进行注射给药,具体见表1。给药后每天观察各组鸡的临床症状,包括精神状态、食欲、活动、粪便、发病情况及死亡情况,如试验鸡发生死亡时,及时对死亡鸡只进行剖检,观察其病理变化。于试验结束时对剩余鸡只称重,计算平均增重率。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3年4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