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计划免疫是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国家提出“强制免疫计划”,由政府统一采购并免费发放疫苗(其中,猪瘟疫苗有市场化生产销售)[1]。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诸多因素导致基层用户对免费疫苗的使用信心不足。选择市场销售的众多疫苗,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最终导致免疫效果差、免疫失败甚至畜禽死亡的后果。疫苗安全关系免疫成败,保障疫苗安全就是要确保四个环节,即:出厂质量、运输方式、储存条件、使用方法。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全国兽用生物制品监督抽检报告显示,近年来全国兽用生物制品合格率成逐年上升趋势(图1)。近两年,国产疫苗质量已有一定保证,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疫苗,2011年的合格率已达到100%(表1)。政府招标采购注重疫苗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厂家质量控制,因此国产疫苗出厂时的质量还是值得信赖的。
兽用疫苗的安全使用,即是指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正确的免疫方法。重在免疫知识、技术的普及和培训,一些专家和基层防疫人员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参考(见本期的“安全用药”栏目)。 笔者在此仅就疫苗的运输与储存加以分析、探讨,供广大读者参考。
1 疫苗的保存要求[2] 疫苗按照其剂型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种,其保存要求也有不同: ①冷冻真空干燥疫苗:病毒性冻干疫苗应在-15℃以下保存,一般保质期为2年。细菌性冻干疫苗在-15℃保存时,一般保质期为2年,于2℃~8℃下保存,保质期为9个月。 ②油佐剂灭活疫苗:应在2℃~8℃下保存,严禁冻结。 ③铝胶佐剂疫苗:大多数猪用细菌性灭活疫苗为铝胶佐剂疫苗,应在2℃~8℃下保存,不宜冻结。 ④蜂胶佐剂灭活疫苗:应在2℃~8℃下保存,不宜冻结,使用前要充分摇匀。 ⑤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可在常温下保存,不需冷藏。
2疫苗的冷链物流
目前所使用的疫苗(包括人用、兽用)本身是由微生物或其衍生物制备的, 其性状极易为不适温度所破坏, 因此疫苗成品必须在适当的环境下储备和运输。运送疫苗要严格执行冷链系统,防止高温和日光曝晒,夏季运送疫苗应采取保温设备,防止反复冻融;冬季运送灭活疫苗则要防止冻结。由此就产生了“冷链”这一概念。所谓“冷链”(cold chain)是指疫苗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的相关环节, 为保证疫苗在储存、运输和接种过程中, 都能保持在规定的相当的冷藏温度条件下而装备的一系列设备及其转运过程的总称[3]。医药“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易腐类医药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等过程,一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特定的温度范围,以保证医药品质量,同时降低储运损耗,控制时间,节约成本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以冷冻工业学和医药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伴随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而兴起的。 在人用疫苗上这是一环节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虽偶有事故发生(2010年的山西省疫苗安全事件),但我国已有比较完备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的规定,例: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兽用疫苗也可借鉴。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2年10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