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加快构建新型畜牧业产业体系

浙江省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从2009年开始酝酿,2010年正式提出,今年作为建设畜牧强省的载体和重要措施探索推进,并重点遴选出10个试点,作为示范性新型畜牧产业主体加以培育。从试点情况看,总体进展良好,亮点纷呈,成效初显,一批畜牧业主产区新建、重组和跨区域联合的新型畜牧产业合作组织雏型初现,展现新姿。但由于历史与体制的原因,在推进中还存在产业链被人为隔断、新型合作社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撑、合作意识不强、产业基础和动物防疫监督力量依然薄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要加快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着力推进新型畜牧组织体系建设
提升合作化水平
注重多种合作化发展模式。一方面要积极支持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和加工型龙头企业等通过新建或重组,组建以法人农户或法人企业为核心、规模养殖场为主体社员的新型畜牧专业合作社;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典型推介等途径,鼓励和引导现有畜禽生产合作社、规模场联合创办或入股畜产品加工企业等方式,推进新型合作社建设。
注重探索畜牧业合作化的运行机制。第一,大胆创新企业化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浙江省畜禽尤其是生猪规模化程度比较高和区域相对集中的优势,鼓励生猪调出大县、生猪人工授精重点县,把生猪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组织起来,建立更大规模的企业运作的新型养殖合作社,并在总结现有新型合作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更多更好的运行机制。第二,创新与横向企业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饲料、屠宰加工等社会资源优势,形成高层次联合,实行统一饲料配送、统一疫病监测与诊断、统一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统一品牌,形成新型的股份合作机制,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第三,探索和实践新型合作社的利益分配、内部约束等机制,进一步明晰新型合作社的产权与财产,在做大做强蛋糕的同时,科学确定分配办法,确保新型合作社成员的收益权;进一步理顺新型合作社内部关系,逐步形成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色和浙江特点的新型畜牧合作社管理模式。
注重提升新型合作主体能力。构建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关键要有一大批具有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高素质带头人。这个引领人,要由畜禽养殖、养殖和加工企业来承担。各地要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联合开展带头人培训教育与考察活动等,拓展视野,提升主体能力。
着力新型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水平
注重规模和集约。新型畜牧产业组织并不是越多越好,要引导鼓励从规模集聚和产业代表性、生产先进性等开展新型合作化建设。要在省内44个生猪主产县、主导产业优势县中率先探索组建新型畜牧专业合作社,每市2家以上,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构建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和新型主体,重点突出生产要素的集约、合作的覆盖面及带动性,实现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
突出标准化建设。重点从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等5个方面提升新型合作社标准化建设水平,力争每一个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内的规模养殖场,都率先达到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标准;每一个新型合作社都要成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示范创建的典范。
重视生态化发展。一是坚持三个发展方向,即“西进东扩”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山区海岛畜牧业积极拓展,农牧结合的路子不能丢。二是重视畜禽粪便的处理问题,要创新生态循环思路和技术措施,率先在新型畜牧专业合作社内部组建集中统一、高效有序的粪便处理中心,探索两区建设中畜牧业生态循环的不同发展模式,力争成为两区建设中的新典范。着力推进新型饲料配送体系建设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快构建饲料配送服务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大型饲料企业参与,合作社参股到大型饲料企业或饲料企业参股到合作社等方式,建立稳定的饲料配送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核心饲料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应积极推进饲料生产企业自身的兼并、重组,充实科研力量,不断壮大实力,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在全省形成4家~5家年产50万吨以上的大型饲料加工企业(集团)。各级科研院所也要抓住机遇,联合畜禽养殖、饲料加工等企业进行联合研发攻关,推广和使用优质安全高效的环保型饲料产品。
加强中大型养殖设施技术改造。充分利用中央标准化牧场建设等技改项目、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大力推广畜禽栏舍自动控温控湿、自动喂料、性能自动测定、疫病防控、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散装饲料运输、配送、接收及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不断提高健康养殖水平。着力推进新型畜禽种业体系建设
提升科技应用水平
创新种业发展思路。全面启动全省核心种业建设项目,重点从培育新型产业体系、加强种畜禽产业集聚入手,创新机制,提高种群规模、生产水平、科技力量等要素的准入门槛,采取公开竞争方式,每年选择2家~3家种业企业作为省重点培育对象,分年度确定和考核企业成长目标,整合资金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扩建方式,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畜禽种业集团。
创新种业发展模式。重点是要加快畜禽种业企业的联合重组,创造条件建立如金华猪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为纽带的新型畜禽保种与开发利用合作社,打出优质畜禽产品销售合作社品牌,并建立优势畜禽种业的产学研联盟和育种创新平台,推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推进畜禽良种化建设。
创新良种推广机制。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探索畜禽原种场、扩繁场与商品场之间的合理布局结构,完善良种补贴机制,优化生猪人工授精站(点)布局,支持从省内种畜禽场引入优良种畜用于生产,构建新型畜禽良种推广体系,推进畜禽种业集聚。着力推进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畜牧兽医服务能力
从政府层面看,加快推进以物联网RFID技术为重点的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用信息化提升传统畜牧产业,用现代物联网创新政府监管模式,用现代设施装备畜牧产业预警系统、动物疫病预警系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加快建成以省级数据中心、省动物防疫指挥中心为核心,以畜牧产业预警系统、动物疫病预警系统、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流通监管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上下相连、左右相通的浙江数字牧业平台。
从企业及中介服务层面看,要大力培育和支持人工授精、动物疫病防治与诊疗、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等新型服务型畜牧专业合作社,鼓励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规模畜禽饲养场与新型畜牧兽医合作服务组织建立会员制、套餐制、定点制、动态制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实现市场化运作。
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服务组织。每个新型畜牧专业合作社,都必须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机制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研究和落实。同时,要积极探索政府监管、财政扶持、企业运作、保险保障相结合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建成以市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为重点、养殖场和村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为主体的服务网络。
着力推进新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动物防疫和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要在市县两级继续深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依法加强综合监督执法力量,统一承担动物卫生监督、畜牧业投入品监管、畜产品安全监管、种畜禽质量监管等职责,提升行政执法服务水平。要在畜牧业主产乡镇以及设置有大中型定点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等场所设置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人员实行派驻,实现监管重心下移,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各市以及畜牧业主产县、畜产品加工和流通大县要按照农业公共服务“三位一体”要求,充实畜牧兽医力量,确保乡镇政府能有效承担起协助部署落实好畜牧业生产管理、畜禽强制免疫和疫情应急控制扑灭等畜牧兽医公共服务工作。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0100

(0)
上一篇 2011年11月10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1年11月10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扼守动物源饲料安全,责任大于“天”

    尽管自英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后,欧洲各国纷纷采取了预防措施。但是1989年它还是攻破了英国近邻爱尔兰的大门。瑞士和葡萄牙1990年也相继发现了第一例疯牛病。此后,疯牛病席卷整个欧洲,法国、丹麦、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相继发现疯牛病。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再次暴发,西班牙、奥地利、芬兰、希腊、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