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被”兽药备受市场追捧现象下的冷思考

唐棣

(四川省兽药监察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兽药包被技术源于人类医药制造业,但是,兽药制造企业却忽视了动物群体混饲给药方式带来的危害;分析了兽药包被导致拌料给药混合不均的分层机理;最后,从兽药包被拌料不均带来的危害方面进行阐述。建议兽药制造行业继续探索新的可精准混饲给药的兽药制剂工艺。

【关键词】 兽药包被;拌料不均;分层机理;危害

背景

包被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人类医药包被技术

1930年,为了达到掩盖药品的不良气味、控制药品在消化道中的释放速率和和靶向部位、提高生物利用度等目的,薄膜包被技术诞生;但是直到1954年,雅培实验室才生产出市面上第一款商用薄膜包被。当雅培公司将此工艺引入在生产中时,他们使用了基于Wurster原理的流化床包被柱(Wurster,1953),该工艺后来通过默克公司设在美国和英国的工厂得到进一步改进,并且成为包被微粒和颗粒的首选系统[1]

“包被”兽药备受市场追捧现象下的冷思考

随着包被技术的完善和包被材料的发展,薄膜包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应用于兽药与饲料添加剂领域。

2、国内畜牧业引入兽药包被工艺的初衷及包被产品的物理性状

2.1兽药包被技术的初衷

照搬人类医药制造工艺,旨在掩盖药品的不良气味,控制药品在消化道中的释放速率和和靶向部位、提高生物利用度,优化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等;但是忽视了兽药包被导致拌料给药混合不均带来的危害[2]

2.2 包被产品的物理性状

目前,兽药的包被技术还处在非临床研究阶段。如盐酸沃尼妙林(30-40目筛孔直径:380-550微米)[3]、氧化苦参碱肠溶微丸(20目筛孔直径:830微米)[4]以及2017年注册的新兽药肠溶替米考星颗粒剂(尚处于3年监测期内,成品粒度90%以上集中在20-60目:250-830微米)。这些药物的粒径质量标准还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来进行验证[5]

“包被”兽药备受市场追捧现象下的冷思考

2.3 为什么包被时要限制物料的粒度?

原料药粒径应合适,粒径太大易分离,太小容易产静电,都不利于混合均匀。由于细粉较粗粉更易受到静电的影响,如果直接对其进行包被,会使大量的原粉附着于包被器壁上,降低包被效率;且相同的包被增重率,粒径较大的原料包被率会更高,掩味效果也随之提高,因此兽药预混剂在包被操作之前先进行制粒处理,使其粒度分布趋向集中、粒子形态趋于圆整(王德功,2016)[6]

“包被”兽药备受市场追捧现象下的冷思考
[7]

证据基础

兽药包被导致拌料给药混合不均的分层机理

1、包被兽药在饲料中粒度分布的评价方法是怎样的?

农业部公告1849号及饲料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中都明确要求,混合均匀度的变异系数小于等于5.0%或7.0%。饲料工业标准GB/T5919-2008《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中甲基紫法,明确规定了示踪物(粒径100微米)按十万分之一(10克/吨)的添加量,其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小于等于5.0%或7.0%。

2、为什么包被兽药拌料不均匀?

固体物料之间混合的颗粒分层规律(物料之间的粒度比):颗粒分层速度随着粒度比的增大而增加,并存在一个最佳粒度比,当粒度比约为时,颗粒分层速度即可快速实现分层;粒度比大于时,分层速度的增幅将减缓。

3、包被兽药在与饲料颗粒的混合中是如何分层的?

赵啦啦[8]等人采用软球干接触模型对球形(包被兽药)及非球形颗粒(颗粒饲料)的分层过程进行了三维离散元法模拟研究,讨论了颗粒的粒度比对分层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层过程中,非球颗粒(颗粒饲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动能而比球颗粒(包被兽药)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颗粒形状对分层过程的影响。颗粒分层速度随着粒度比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当粒度比大于临界粒度比3时,分层速度的增幅减缓。

“包被”兽药备受市场追捧现象下的冷思考

“包被”兽药备受市场追捧现象下的冷思考
猪的颗粒饲料
现将球形(包被兽药)及胶囊形颗粒(颗粒饲料)在垂直振动作用下的分层过程模拟,简述如下:

第1阶段:在简谐垂直振动力的作用下,振动盒中的颗粒群不断被抛掷,使得颗粒之间互相脱开,为不同粒度的颗粒间更换位置创造了条件,振动盒将能量传递给底部颗粒,然后通过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传递给上层颗粒。

“包被”兽药备受市场追捧现象下的冷思考
当t=0s时,球形及胶囊形颗粒均处于静止和混淆状态,大小颗粒互相掺杂。

第2阶段:振动过程中,大颗粒之间不断形成空隙供小颗粒”侵入”,而填充到空隙中的小颗粒则阻止大颗粒回到之前占据的位置,不同粒径颗粒间发生对流和渗透作用。(饲料存放、转移、猪只拱食时会加剧药物的沉底

“包被”兽药备受市场追捧现象下的冷思考
当t=2.2s时,两种颗粒均发生初步的分层,部分大球颗粒开始向料层上部转移,而部分大胶囊形颗粒已到达料层顶层,同时部分小颗粒下沉并占据振动盒底面;(药物不能与饲料粘合在一起,停止搅拌后,受到重力的影响会快速分离并经饲料间的缝隙沉底)

第3阶段:最终,大颗粒不断受到排挤而转移至料层上部,小颗粒则占据大颗粒的初始位置并与振动盒底面接触。

“包被”兽药备受市场追捧现象下的冷思考
当t=10s时,两种颗粒均达到完全分层状态, 所有大颗粒到达料层上层,小颗粒则完全占据振动盒底层.

主要发现

拌料不均带来的危害

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处理群体发病时,需要群体拌料给药,经包被的药品无法与饲料均

匀混合,致使畜禽食入药物剂量有较大差异,从而影响对群体的防治效果,或药物残留影响食品安全。

1、疗效不佳

畜禽感染疾病时常出现采食量下降,因药物拌料不均导致部分畜禽所摄入的药物剂量不够,达不到治疗的作用,影响群体治疗效果。

2、产生耐药性[9]

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发生改变,用于治疗的药物无法抑制微生物增殖,即出现了耐药性。低剂量长期摄入抗菌药物是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拌料不均增加了耐药菌的产生。

3、毒性,残留、食品安全

包被药物与饲料的混合不均匀,终究会导致一部分畜禽摄入的药物高于治疗量,动物采食超量的药物后,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以致兽药在动物体内大量蓄积,并造成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兽药残留。

4、环境污染(浪费的药物)[10]

当畜禽过量采食抗菌药物后,不能被充分吸收而以尿液和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排泄而出的抗生素将随着养殖场的污水或污泥进入到环境中。进入水中的抗生素成为水资源重复利用的一个巨大挑战,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构成长期的潜在威胁。

“包被”兽药备受市场追捧现象下的冷思考

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对于群体饲养的畜禽发生疾病时,需要群体给药,尽可能做到精准给药应该被优先考虑,确保群体给药的治疗效果。将包被后的药物用于混饲途径给药,其混合不均匀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产生耐药性、影响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危害不容忽视。如何解决混饲给药的均匀性,是行业亟需攻克的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 Graham Cole. Pharmaceutical Coating Technology. 1995:4-5.
[2] 张志焱.薄膜包衣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国畜牧兽医,2013,40(3):234-235.
[3] 华南农业大学.盐酸沃尼妙林肠溶微丸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申请公布号:CN 101874785 A
[4] 韦亚洁.苦参碱胃内漂浮颗粒的质量标准建立及稳定性考察.中国药房,2014,25(47):447-449
[5] 湖北龙翔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世界首创、国标产品—替米考星肠溶颗粒.http://www.lxpharm.com/nav/20.html. 2018-02-02.
[6] 王德功.盐酸沃尼妙林包衣颗粒预混剂的制备及评价.中国兽药杂志.2016,50(6):22-25
[7] J.Balasubramaniam.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埃索美拉唑镁微丸. http://www.ashlandchina.com/uploads/2015/05/071053121667.pdf.2015-05
[8] 赵啦啦.颗粒分层过程三维离散元法模拟研究.物理学报.2010,59(03):1870-1875
[9] 宁宜宝.动物源细菌耐药性.中国动物检疫.2013,30(12):19-23
[10] 王亚楠等.养殖动物及其相关环境耐药组的研究进展. 生物工程学报,2018, 34(8): 1226−1233

(原文首发于《猪业科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动保视界:关乎动物健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59550

(1)
站长站长
上一篇 2019年4月12日 下午8:56
下一篇 2019年4月14日 上午8:20

相关推荐

  • 中农华威游锡火博士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4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中农华威游锡火博士获此殊荣。

    2025年1月26日
  • 中国兽药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中国兽药企业TOP50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5年1月12日,中国兽药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中国兽药企业TOP50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黄伟忠,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赵泽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药政药械处处长卢旺,中国兽药协会会长才学鹏,中国兽药协会名誉会长冯静兰,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劲松,中国兽药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向东,中国兽药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蔡尔问,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杨松沛,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薛廷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药政药械处原调研员、中国兽药协会原常务副秘书长耿玉亭及中国兽药协会会员参加了会议。

    2025年1月17日 资讯
  • 2024年度生猪行情盘点

    在这一年中,生猪行业一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变化、市场需求波动以及疫病管理等。

    资讯 2025年1月13日
  • 聚焦新时期下布鲁氏菌病防控!第三届布鲁氏菌病防控与净化论坛在呼和浩特举办!

    会议旨在尽快达到布病防控整体目标,争取早日实现净化,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协作,总结布病防控经验,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与应用,构建更加坚固的布病防控屏障,为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1月11日 资讯
  • 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招商热潮涌动,展位预订过半!

    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世信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8-20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世界猪博会预计展示面积12万平方米,展会招商工作于2024年11月22日启动,火爆氛围迅速席卷全球,众多企业争相预订展位。仅一个月时间,展位预订已经…

    2024年12月30日 会讯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组织召开口蹄疫疫苗投标者会议(BIDDERS CONFERENCE)

    2024年12月17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以下简称FAO)组织召开了口蹄疫疫苗投标者会议(BIDDERS CONFERENCE)。 中国兽药协会(China Veterinary Drug Association(CVDA))受FAO邀请参加了…

    2024年12月18日
  •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1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严海军教授应动物科技学院邀请来校学术交流,在耕读楼正大鸿福报告厅作了题为“大型喷灌机技术研究进展与苜蓿精准水肥管理”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李俊杰主持,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70余人参加。 报告会上,严海军结合课题组近几年的科研情况,详细解析了苜蓿需求现状与生产特点、分享了大型喷灌机技术研究进展、总结了苜蓿精准水…

    2024年12月9日
  •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承办学校第四届 草业科学技能大赛

    为激发学生对草业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加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12月1日,由河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主办,动物科技学院承办的学校第四届草业科学技能大赛在耕读楼举行。生命科学学院李明教授、动物科技学院王云玲博士应邀担任评委,来自动物科技学院、林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林与旅游学院的6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 比赛共设置三个环节,分别…

    2024年12月9日
  • 相约星城 | 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招商全面启动,2025年10月18-20日长沙见!

    2025年金秋,相约湘江之畔,共聚星城长沙。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世信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8-20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本届展会,展示面积预计1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预计1000余家,专业观众预计超过15万人次,参会代表预计达到10000人,演讲嘉宾120余位,…

    2024年11月26日
  • 第30届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 暨第9届哈尔滨奶业博览会

    牧博会概况 “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三省家禽交易会)暨哈尔滨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牧博会)自1992年开始,立足东北,辐射全国。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9届,累计服务了参展企业一万多家,接待了专业观众近百万人次,已在全国行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承载着畜牧行业东北风向标,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牧博会紧跟时代发展,第30届牧…

    2024年11月26日 会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