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目前仔猪下痢是养猪场最为普遍也是造成仔猪成活率低下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影响养猪场生产效益的重要疾病因素,每年给养猪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此类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温差变化大的春、秋季往往形成大面积流行。本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很多的因素,不但与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仔猪自身的生理发育特点也起到了决定性因素。我们知道,仔猪由于自身发育还不完善(表现在:消化机能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发育迅速、自身免疫能力差等),造成了仔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差,环境的些许刺激往往使仔猪更容易做出应激反应,其中下痢现象就是仔猪消化系统对各种刺激做出的保护性反应,但由于反应过度往往使仔猪自身受到损害甚至死亡。本文特此对仔猪下痢常见原因做出分析,并对防治提出措施,希望能给养殖从业者提供应用的参考和帮助。
1 常见病因分析
1.1 环境应激性下痢 环境因素非常多,但对仔猪下痢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温度因素。春秋季节天气多变、温差变化大,而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又差,所以很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应激性下痢。如春季的天气突然降温、大风、降雨等。另外,在夏季由于高温的影响也会造成仔猪的中暑性下痢,冬季保温不当引起仔猪感冒性下痢等。 1.2 饲养管理性下痢 1.1.1 饲料性下痢 由于仔猪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善、消化能力差,过食、料型与成分的突变往往容易引起仔猪应激性下痢。如哺乳期的仔猪在断奶换料的时候如果过于突然也就造成了因饲料应激性下痢。仔猪料如果生豆粕的用量过大也会造成仔猪应激性下痢,饲料的霉变和食物中毒也会造成仔猪中毒性下痢。 1.1.2 贫血性下痢 仔猪由于饲料成分单一、营养不良、也由于有些猪场没有对仔猪进行注射生血素等往往容易造成仔猪贫血性下痢 1.1.3声音、击打、换圈、合群、阉割、运输等因素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由于饲养员的粗暴对仔猪突然的惊吓、击打、吆喝、汽车喇叭、狗的突然闯入、贼风刺激、合群、换圈、阉割、长途运输等刺激因素往往也会造成仔猪的应激性下痢。 1.2病原微生物性下痢 1.2.1 细菌性下痢 能引起仔猪下痢的细菌非常多,最为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C型魏氏梭菌等。但往往会在仔猪受到环境应激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发作。此类下痢往往春秋季节多发生。 1.2.2 病毒性下痢 在养猪实际生产中有很多病毒性病往往会有下痢表现(如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但往往不是主要或唯一症状,引起的下痢只是伴随症状。这里我所指的病毒性下痢主要是指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实际生产中常见的病毒性下痢病原主要有猪流行性下痢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轮状病毒(PRV)等。本类下痢主要在冬、春季多发生,夏季也有发生。 1.2.3 寄生虫性下痢 能引起仔猪下痢的寄生虫也非常多,实际生产中也时有发生。如蛔虫、姜片虫、球虫、结肠小袋虫、棘头虫、纤毛虫、螺旋体等。温暖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发生寄生虫性下痢。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2年8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gdwbj.com/archives/1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