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谈创新驱动:企业是主体

“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
  江苏宿迁市委书记蓝绍敏代表  统筹安排创新资源
  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对科技创新资源的争夺。然而,包括苏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资源严重匮乏。建议更加重视统筹安排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后发地区科技进步。
  建议适当放宽后发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研发中心的审批条件;鼓励引导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重要课题和先导产业研究等落户;对后发地区设立的孵化器、创业园、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给予财政引导资金扶持;重视区域经济基础的禀赋差异,积极地推进科技资源集聚;重点推动国内知名高校院所、重点研发机构到欠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鼓励引导高层次人才向后发地区集聚;对后发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给予政策性扶持,探索制定专门的减免税办法。  (本报记者 姚雪青)
  奇瑞重工总经理王金富代表  鼓励企业协同创新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比重尽管已超过美国,但还在市场和技术上受到制约挤压,在价值链上处于中低端环节。如果不掌握先进技术、占据产业制高点,就只能徘徊在低附加值、低回报的中低端环节,甚至可能连“世界加工厂”的地位都难以保全。未来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属于那些敢于、善于创新的企业。国家应鼓励国内企业在自身实力较弱的情况下,更多地通过联合创新、知识产权共享参与国际竞争,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形成自身创新的比较优势和局部强势。对企业自身来讲,引进技术是赶超之途,但要注重消化和吸收。对于已经引进的技术,不能一味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后期研发投入必须跟上,否则只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本报记者 刘维涛)
  江西铜业[23.66 -0.55% 资金 研报]党委书记李保民代表  打造创新型企业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实现“数量增长型”到“质量增长型”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源动力。企业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加快培育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国家的经验证明,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在这方面,包括江铜在内的中国铜企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本报记者 吴齐强)
  河北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代表  政府要“放水养鱼”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因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许多企业和产业位居国际产业链底端。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正是依靠自主创新,东旭集团光电显示领域取得核心技术突破,改变了我国光电显示产业长期依赖少数发达国家的局面。创新需要国家政策助力。目前,国内显示器行业研发能力仍较薄弱,人才相对不足,产品本土化采购占比低,面临国外巨头以知识产权和低价等优势的挤压,迫切需要政府营造一个“放水养鱼”的环境,通过关税调整,保护、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壮大;通过扶持服务,引导产业链相关企业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本报记者 李晓宏)
  玉柴集团董事局主席晏平代表  “美丽”离不开科技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实现美丽中国,技术创新是关键。目前,汽车尾气排放是一个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问题。全国每年3/4的货运量依靠柴油动力的公路运输来实现,巨大的市场保有量,消耗着巨大的石油资源。内燃机行业属于能源消耗大户,但实施节能减排也最能挖掘潜力。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落后在燃油消耗率高于国外15%左右,而排放标准要低于国外的1至2个标准,节能减排已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建议国家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把全国、全行业的排放控制和升级作为基本出发点,将针对商用车的排放法规和政策作为机动车排放控制的工作重点。  (本报记者 庞革平)
  唐山三友集团董事长么志义代表  重视海水淡化产业
  海水淡化是今后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应上升到战略高度。但是,海水淡化技术会产生大量含盐度极高的浓海水,如果直接排入大海,将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建议促进浓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对浓海水制盐制碱及海水化学物质提取项目给予一定政策性补贴;把曹妃甸打造成河北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基地,给予财政补贴、增值税减免、大用户直购电等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加快完善良性的水价形成机制,搭建一个海水淡化与自来水区域公平竞争的平台,统筹协调“两水两价”问题。  (本报记者 李晓宏)
  悦达集团董事局主席陈云华代表  在发展中调整创新
  守前人创下的基业而不求拓展、不求创新,是一个企业走向没落的开始。只有靠发展创新和转型升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
  中国众多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创新能力不强。很多企业依靠过多的资源消耗、粗放式的经营实现了简单的量的扩张,但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很多产业总量已跻身世界前列,但核心技术仍然依附于国外。很多制造业产业形成规模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但不是中国创造。
  企业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转到创新驱动上来。同时,建议国家及各级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推动企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由靠大靠强型向以我为主型、由资源占有型向科技创新型、由机制创新型向体制创新型转变。
中国电建集团董事长范集湘委员  企业“走出去”  不能忽视公共外交
  近年来,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障碍,部分原因在于缺少公共外交的自觉和经验。实践表明,公共外交开展得好的企业,“走出去”较为顺利,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反之,企业遭受挫折和失败的可能性就越高。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举步维艰,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良好契机。中国企业只有开展公共外交,融入当地社会,在海外项目建设过程中才会减少阻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所承担的公共外交责任应该包括3方面:与当地政府、议会、民众、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建立良好关系,规避政治风险;通过推行属地化经营,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融入当地社会,跨越文化障碍,减少文化理念冲突。  (本报记者 熊 建)
  冠城大通[5.89 0.17% 资金 研报]董事长韩国龙委员  鼓励民企跨国并购
  近年来,欧美企业的投资门槛降低,给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并购机会。海外并购能更好地实现中国的市场规模优势与国外的技术品牌优势,有利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外企业的双赢。
  2010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鼓励商业银行对兼并重组后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支持企业跨国并购,但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支持,与国外投行存在较大差距。建议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海外投资管理,同时对海外并购立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提供资金扶持,如设立专门的“境外收购基金”,对跨国并购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进一步完善促进私募投资发展的有关税收、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得政策。

原创文章,作者:王 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9546

(0)
王 璐王 璐订阅者
上一篇 2013年3月7日
下一篇 2013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