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卖头猪要亏二百多物价局:上半年价难升

“生猪收购价跌到5.1元/斤,实在顶不住了!”7日上午,山东省高唐县清平镇东大村生猪养殖户范呈勇看着栏里的肥猪,充满焦虑。从春节前的8.5元/斤到4月7日的5.1元/斤,生猪收购价大幅跳水,他苦等价格反弹却越等越低。与此同时,年后猪肉价格也下降不少,但销量却大幅减少。
  养殖户卖一头猪赔250元
  范呈勇说,清平镇曾是养猪大镇,直到现在东大村还有许多生猪养殖散户。范呈勇养猪十几年了,延续传统的养殖方式,他和多数村民们一样,喂养母猪进行自繁自育。
  ”肥猪养成需要五六个月,除了买来的猪饲料,棒子、麸皮等,配料主要是自家地里的粮食,实在不够才购买。”范呈勇说,虽然每年春节后生猪价格都会陷入低谷,但价格一般在6.5元/斤到7元/斤之间,即使挣不到太多,也不至于赔钱。
  由于春节后生猪价格迅速跌破6元/斤,范呈勇猪栏里剩下的12头肥猪一直没舍得卖,养到现在最重的已经超过250斤,由于猪膘太肥,收购生猪的商贩拼命压价。”春节前8.5元/斤,没想到现在眼看就要跌破5元/斤,实在是没法养了。”范呈勇说。
  范呈勇算了一笔账,按照去年国庆节期间猪仔的价格,每头猪仔400元,养到250斤肥猪,需要1000元的猪饲料及配料,加上防疫费、水电费、人工费,至少需要花费1500元,按照5元/斤的价格,卖一头肥猪就要赔250元。
  ”眼前的问题是大猪的食量很大、猪饲料的价格在涨、生猪收购价一再跳水,再养下去只能越赔越多。”范呈勇说,由于市场不景气,而每头母猪每年至少要消耗3000元,散养户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正在不断淘汰母猪。如今村里至少有三分之一母猪被淘汰,更多的散养户处于观望状态,随着生猪价格进一步下滑,这样的情况只会愈演愈烈。
  聊城市物价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过后,聊城市生猪出栏价格一路下跌,从春节时的8.5元/斤跌至现在5.8-6.8元/斤。针对生猪市场出现的价格波动,市物价局对聊城市7户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场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目前土杂猪平均价格为5.8元/斤、三元猪平均价格为6.8元/斤,比2月5日分别下降28.4%、25.7%.
  猪肉商:价格降了销量却大幅减少
  4月7日,记者走访城区猪肉市场发现,部分超市的五花肉已经降到8.9元/斤。虽然生猪价格连续跳水,猪肉价格也降了下来,但猪肉的销量却不增反降,有些商户销量甚至减少了三分之一。
  城区恒昌商业街猪肉销售店面很多,如今店主们却是有苦说不出。”后腿肉从14.5元/斤降到了11元/斤,一直都在降价,有时候一两毛,有时候降五毛。”由于生意冷清,恒昌商业街肉铺的商贩们互相串门。一家店主说,猪肉价格从春节到现在越跌越低,未来价格走向无法预测。
  ”原来每天要进三头猪,大约450斤,现在卖300斤都很勉强。”店主说,如果不是因为每天有几家固定的餐馆来要肉,早就关门了。
  ”如今饭店要的肉也减少了。”恒昌商业街一家猪肉店铺的老板说,之前一些大餐馆每天要买40多斤肉,现在大部分在10斤左右。他说,最近的H7N9禽流感事件也让惨淡的猪肉市场进一步雪上加霜。
  ”店里客人点肉菜的少,点素菜的多。”一家饭馆的老板称,尽管有关部门一再澄清,但不少市民还是受到前段时间南方”扔猪下水”和禽流感事件影响,不愿吃猪肉。
  物价局: 预计上半年生猪价难以回升
  高唐县清平镇东大村生猪养殖户范呈勇说,村民、生猪收购商贩都再传,声称生猪收购价还会再跌。而记者在生猪收购商和猪肉批发商口中得知,受到禽流感事件的影响,他们在生猪收购量和猪肉供应量上都更加谨慎了。
  据聊城市物价局对前段时间聊城市生猪价格的专项调查分析,造成当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春节及元宵节过后,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二是生猪存栏规模增长,供给过剩较为严重,这也是导致猪价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
  市物价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以往经验,每年上半年,市场消费需求都会呈现下降态势,市场价格也会随之走低。目前聊城市生猪市场处于回落期。而且,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和各类蔬菜大量上市,肉类需求量明显减少,猪肉的消费会相对进入淡季,预计今年上半年聊城市猪价难以回升,生猪价格总体不会高于2012年价格。如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三、四季度可能会开始平稳上扬。
  市物价局建议,各乡镇成立生猪专业合作社,能有效降低市场风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调研,建立健全生猪产销信息网络,全面掌握全市的生猪存栏情况及产销情况,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规避市场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段, 艳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9253

(0)
上一篇 2013年4月9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3年4月9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全程无抗化畜牧生产“不是梦”

    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卫生安全的前提和保障。而饲料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添加剂尤其药物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畜产品的卫生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抗生素等药物的残留上。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并且还在不断地告诫人们:没有技术上的根本性突破、不在饲养模式上加以变革、不采取全程无抗化畜牧生产技术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与运作机制,而仅仅依靠法规的宣传、政府部门…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