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转型升级的“千阳模式”

“三鹿事件”给中国乳业的教训是惨痛的。痛定思痛,那种“重市场,轻奶源”,甚至“要市场,不要牧场”的发展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而“奶源建设”不单是牧场化,而是包括良种繁育、饲料饲草、饲养技术等内容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这是“三鹿事件”后全行业正在确立的发展理念。
排名全国第六的陕西奶业,进入2010年后,发展全面升温。其重要标志是该省“奶牛中心”的建成和“5万头高产奶牛引进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在此之前,陕西已在全省开展以标准化牛舍、奶牛养殖小区、千头示范牧场为主要内容的奶牛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设。
位于宝鸡市北部山区的千阳县,成为陕西奶牛养殖方式转型的试点县。2009年3月,陕西省农业厅在千阳启动实施了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建设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共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30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场3个,公共服务中心3个,形成了一整套确保奶源安全、提高鲜奶质量、增加奶农收入的养殖小区运行模式、技术支持体系、产业管理体制。陕西省农业厅正在对“千阳模式”进行总结,并计划在全省推广。
规模养殖与法人运作——
奶源安全管理无漏洞
同全国其它奶业大县一样,两年前,千阳90%的奶牛也是散养的。一户一两头牛,狭小的牛舍,粗放的管理,甚至人畜混居。
城关镇北台村奶农宋明焕直言,他一直把奶牛当耕牛养,把草食动物当食料动物来喂,家里有什么就喂什么,手工挤奶,地窖降温,提着奶桶在路边等候收奶车……对牛奶中蛋白、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低,以及细菌指数、有抗奶等更是一无所知。
2008年9月11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彻底曝光。千阳在这次奶业“地震”中也未能幸免。据统计,“911”后千阳的奶牛数量减少了3000多头,有10%的奶农退出了养牛行业。
一个有11万农民、3.5万头奶牛、奶业产值占农业产值30%、奶业收入占农民收入30%的奶牛大县,产业发展面临巨大考验。
就在千阳奶业摇摆不定的时候,2008年底,陕西省农业厅厅长王宏赴千阳调研。他在宝鸡有十多年主管农业的经历,他了解千阳,更熟悉奶业,早在6年前,他就以一篇“对宝鸡奶业的思考”一文,对发展宝鸡现代奶业有了自己的规划和设想。
“历史将奶业推到了一个进入现代产业的新时期,必须转变奶业生产方式,走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现代奶业发展之路。”王宏坚定地表示。
2009年3月,陕西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项目建设在千阳启动。奶业转型,千阳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示范县建设以来,第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仅仅一年半时间,全县就建成了规模在300~1200头的标准化现代化牛场、养殖小区33个,全县已有近40%的散养奶牛进入小区饲养。
如今在千阳,一座座现代化的牛场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规模饲养后,牛场的硬件环境有了根本改善:钢结构开放式牛舍、青贮窖、挤奶厅、草料房、各种现代化饲喂设备及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纸坊村奶牛合作社理事长何乃强说,“奶牛进入小区后活动空间大、空气好,有独立卧床,还有运动场,不仅奶的产量高了、质量好了,牛的病也少了。”
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千阳目前已形成了以企业、个人投资建设,自主购牛养牛的牧场模式;奶农共同出资的合作社模式;企业、个人投资建设,农户奶牛入住的公寓或托管模式;以资金或以奶牛折股入股经营的股份制模式。30个牛场中,实行牧场模式的6个,合作社模式的17个,公寓模式的6个,托牛所模式的1个。3个千头牛场全部为牧场模式。
规模化养殖后,他们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33个牛场都制定了统一改良品种、统一卫生防疫、统一饲草青贮、统一饲料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鲜乳质量检测的“六统一”管理办法。并为每个小区派驻一名防疫员、配种员,同时作为相关制度执行的管理员。
马宝强,振兴奶牛养殖场的投资人,牛场总投资150万元,设计规模300头,现有奶牛212头,其中30头进口牛是他自己的,其余是托管散户的牛。目前牛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乳品加工企业对奶牛场每公斤0.35元的管理费,入区的牛越多,出售的奶越多,牛场的收入就越多。为吸引更多散户入场,他对托管户采取了免交水电费等多种优惠措施。
让记者大开眼界的是这里的几个千头现代化牛场,规模大、标准高。在陕西恒达实业公司投资3200万元建设的新绿牛场,总经理党小山对记者说,已进场的722头牛全部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纯种荷斯坦奶牛,配置的美国博美特并列式挤奶设备、法国库恩TMR饲喂车等都属世界一流。
第二个明显变化是,奶源质量安全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千阳规模化养殖后,33个牛场全部采用机械化管道挤奶。在绿源千头现代化牛场挤奶厅,场长毛鸿安指着不锈钢大奶罐对记者说:“生鲜乳从奶牛身上挤出到进入加工厂,全程‘不见光’,这样在环节上就彻底杜绝了生鲜乳受三聚氰胺污染或其他掺杂使假的可能。”
同时,管道奶采用低温储存,能确保在奶挤出后2小时内将温度降到4摄氏度以下,防止腐败变质。
牛会生病,吃药打针实属正常,在散养情况下很难杜绝“有抗奶”。规模养殖后,合作社、托牛所等普遍实行了补贴换诚信的办法,“有抗奶”难题有效破解。即对生病用过抗生素的牛奶,牛场仍以合格奶的价格付给奶农,但要求奶农必须主动如实地申报用过药的奶牛,以便分开挤奶,这样就有效防止了“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挤奶过程中的操作管理是控制细菌指数的关键。现在,千阳33个牛场都建立了严格的操作程序,清洗、消毒、弃掉前三把奶,然后再套上吸管挤奶。绿源牛场场长毛鸿安说,他们严格按这个程序做,细菌指数一直控制在50万以内,远远低于国家200万的标准。
同时,千阳在每个小区都建起了化验室,配备了检测仪器,完善了生鲜乳收购、销售、运输等各项记录。
“保证奶源安全,相应的技术手段和规章制度是必需的,而法人的责任意识则更显重要。与一些地区有养殖小区而无法人不同,千阳33个规模养殖场全部实行法人治理,一个小区即为一个牛场、一个法人,从实际工作看,法人的责任意识才是保证奶源安全的根本。”主管畜产的副县长戴红册这样说。
技术支持与公共服务——
鲜奶提质奶农增效有保障
规模化,不是养殖数量的简单堆积,而是集成技术的推广,是科学机制的应用。
在千阳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千阳示范县建设办公室主任杨宏忠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全国县级建立的第一个DHI中心和继北京密云之后建立的第二个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心,价值200万元的设备全部从丹麦引进。它被称为现代奶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它能对牛奶的20多项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并能提供分析报告。DHI中心将逐步建立千阳县每一头奶牛的数据库,包括三代系谱、性状特点、疫病历史等信息,可实现联网。
TMR饲喂搅拌机,现代牧场的关键设备,也是一种关键技术。它能依据DHI提供的分析报告,给每一舍牛提出针对性的饲料配方,使奶牛饲养实现精准化、精确化、数量化。能有目标地提高牛奶蛋白、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大幅提高饲料饲草的利用率,降低劳力和饲草成本。目前,33个规模养殖场已有18个用上了TMR饲喂机,其余正准备购进。
谈到TMR机使用的体会,兴盛牛场场长吕红卫告诉记者,奶牛属食草类反刍家畜,每天吃的越是一样,牛的消化功能越好,奶的产量越高、质量越好,也最节约饲料。TMR机配料科学、搅拌均匀、适口性好,它让奶牛一直处于高效的生产状态。
杨宏忠说,DHI、TMR和生鲜乳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是千阳奶牛养殖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奶牛养殖将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千阳还计划以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心为平台,建立起第三方检测制度,在奶农和奶企间形成合理定价、优质优价的机制,体现政府对奶业的责任,保护双方的正当利益。
奶牛养殖效益不高,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牛的品种落后。据测算,目前奶牛养殖的盈亏平衡点是年单产4500公斤,而千阳“黄改牛”的平均单产只有5000公斤,总体效益较低。国外奶牛的单产一般在9000公斤,高的甚至达1.1万公斤,平均是我们的近两倍。
今年6月初,从澳大利亚进口的2000头荷斯坦奶牛全部运抵千阳,之前,千阳已进口了600头荷斯坦奶牛,今明两年还计划再进口3000头。戴红册副县长介绍说,此次进口的2000头荷斯坦奶牛明年4月就可生犊产奶,三年后,千阳将形成上万头优质高产的“核心种群”,将使养殖场的平均单产提高到7000公斤。
绿源牛场场长毛鸿安介绍说,他的牧场由于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生鲜乳蛋白、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高,细菌指数低,蒙牛给他的收购价为每公斤3.7元,而一般奶站的收购价只有2.5元。
规模养殖时间虽短,但由于三大技术的广泛应用,奶农增效增收效果仍很明显。据初步统计,规模小区奶农的养殖收入较前增长44.6%。
千阳县计划在两年内使散养牛全部进场进区,100%实现规模养殖,三年时间奶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
政府担当与多方联动——
奶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早在2005年,出现第一次奶源危机时,行业就开始关注奶源建设,不少乳企也公布了建立现代化牧场的计划。但在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之后发现,在没有政府出手的情况下,短期内将占总量90%的散户奶农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牧场的模式并不那么简单。一方面现代化牧场的投资大,回收期长,乳企需要承担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广大散户奶牛的合理安置也是个难题。
这是中国奶业的现状,是摆在中国乳业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千阳转型升级必须过的一道坎。
如果说“促进奶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在地方人民政府”,那么,奶业转型升级政府需要更多的担当。
首先是政策扶持,营造氛围。千阳出台了多方面扶持规模养殖的优惠政策。对新建小区每个补助40万~50万元,改扩建小区每个补助15万~30万元;对进口奶牛,省、市、县各级每头补助总额近万元;对购买TMR机等先进饲养设备的,除农机补贴外还有不同数量的财政补助;县里建立了100万元扶持奶畜发展专项资金和6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等。
为鼓励奶农进入小区集中饲养,千阳与蒙牛、伊利、和氏等乳品企业结成共建战略联盟,对入驻小区的奶牛,生鲜奶收购价每公斤上浮0.20~0.40元,拉开小区管道奶与单独奶站管道奶的价差,对进口奶牛入区饲养的,优先使用性控技术,优先办理保险等,同时加大奶站清理整顿力度。
以项目扶持为引导,坚持市场运作,各方投资热情高涨,目前千阳已形成了企业、个人、合作社等多元投资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场)的局面。
二是多方努力解决资金瓶颈。县信用联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奶农小额贷款授信额度分别提高到20万元、15万元和10万元,并对合作社、牧场主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县农行通过企业担保,农户贷款,帮助奶农购买进口良种奶牛。捆绑使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把绿化工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项目资金整合捆绑使用,突破了建设资金短缺的瓶颈。
第三是强化社会服务。千阳已建成县级奶牛品种改良、饲草饲料供给、生鲜奶质量检测和高级奶农技术培训四大服务体系。同时,县里在工作推进上坚持专项问题协调制、县级领导包抓制、目标考核管理制,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为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经过近两年的示范建设,千阳已形成了“以提质增效,奶源安全,发展现代奶业为目标;建设千头现代化牧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推广三大核心技术;完善四大服务体系;实现六个全面统一;建立多方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实现转型升级的“千阳模式”。
王宏说,“千阳模式”的意义在于,在我国奶业发展处于困难时期,一个县级政府如何解决奶牛养殖效益不高和乳品质量安全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进而谋划一个区域奶业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个模式有其设计上的科学性、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复制推广的实用性。它搭建了一个县级区域发展现代奶业的好架子,依托这个架构,奶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奶源安全、奶农增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867

(0)
上一篇 2010年10月26日 下午4:15
下一篇 2010年10月26日 下午4:10

相关推荐

  •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谈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阶段。现代畜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对诸多的风险挑战。日前,记者就我国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高…

    畜牧 2011年10月10日
  • 标准化猪舍风机选择原理及通风程序的设计和光照

    标准化猪舍风机选择原理及通风程序的设计和光照吕国邦1,朱继章2,李吉元1,张建民3,王正新4(1.西安国邦兽药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4000;2.蒲城县东城畜牧兽医站 陕西渭南 715500;3.蒲城县畜牧兽医局 陕西渭南715500;4.富平县畜牧兽医局 陕西渭南 711700) 摘要:标准化养猪就是在集约化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生产(详细阐述请参考吕国邦主…

    畜牧 2014年2月27日
  • 推进MSY25养殖降本增效工程

    四川恒通·快乐养殖专家团 摘要:PSY和MSY是规模猪场的两个生产水平国际绩效指标。剖析规模养猪存在的问题,围绕达到提高母猪年出栏肥猪数量25头(MSY25)养猪增效工程,深度挖掘养猪生产和绩效提升空间,大力推广猪场1 25 1盈利模式。做好母猪产后5周发情方案、妊娠母猪产仔13 32方案、哺乳仔猪12 18方案、保育仔猪11 45方案、育肥猪15 25方案…

    畜牧 2016年4月26日
  • 治疗猪病切忌滥用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之一,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抗休克、抗过敏、抗毒素等,因地塞米松具有明显的退热效果,所以在临床中很多养殖场和兽医把它作为常规退热药使用,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在对症治疗特别是在急症抢救时,地塞米松是个较好的药剂,但需要适当加大处方中抗生素的用量。如果反复多次使用地塞米松,会埋下隐患。病畜用药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感染扩散,增加疾病继发…

    畜牧 2011年9月19日
  • 疫苗使用关键点

    养殖户在使用疫苗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不得任意变更。1.注射病毒性活疫苗的前后各4天内不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接种两种病毒性活疫苗应间隔7天~10天,以免产生相互干扰。2.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使用,但要分别肌注,注射活菌疫苗前后7天不要使用抗生素。3.抗生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一般没有影响,可以同时使用,但要分别肌注。4.正在潜伏期的猪接种弱毒活疫…

    畜牧 2011年11月25日
  • 疫苗怎么稀释

    免疫预防接种已成为养殖业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免疫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疫苗的稀释。各种疫苗对所需的稀释液、稀释倍数及稀释的方法都有一定的规定,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稀释液稀释液首选由疫苗生产商专门提供的,如果未提供,一般应使用不含消毒剂的蒸馏水、灭菌的生理盐水或去离子水稀释。通常自来水中含有…

    畜牧 2011年8月1日
  • 猪流感与胸膜性肺炎混合感染诊治

    猪流感与胸膜性肺炎混合感染诊治在各地区我每去到一个地方,不管是经销商还是养殖户那里。人们谈论猪这个话题最多的是关心最近外面的疫情和猪的市场行情。最近我在肇庆鼎湖区做服务,遇到的最多的疾病还是猪流感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这种病基本上各年龄段的猪群都能传染上,但对保育猪的危害最大。先前只是感冒的症状,流鼻涕、眼睛发红、体温升高,之后发展成咳嗽、喘气、流浓…

    畜牧 2013年9月13日
  •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对安达生鲜乳收购站进行拉网式检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42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生鲜乳收购站拉网式检查的通知》(农牧办[2010]48号)文件要求,为规范奶站经营秩序,保障生鲜乳质量,11月1日,全省生鲜乳收购站拉网式检查正式开始。省畜牧兽医局选派有关市县的从事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的人员和质检机构抽样人员组成十个检查组,对全省生…

    畜牧 2010年11月23日
  • 全国生猪定点屠宰厂削减两成以上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联合在全国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一年来,全国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由5919家减至4585家,削减幅度达22.5%;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由14019家减至10135家,削减幅度达27.7%。全国屠宰企业总数由19938家下降至14720家,降幅达26.2%。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近日召开的“生猪定点屠宰资格清理总结工作电视电话会…

    畜牧 2013年1月28日
  • 艾叶是家畜的良药

    艾叶又名艾蒿、家艾、五叶艾,多年生的草本,高45~120厘米。生长于路旁荒野,抗旱性强耐贫瘠,抗病虫能力强,成熟期粗蛋白含量13.6%,粗脂肪4.4%,粗纤维19.3%,无氮浸出物45.7%,粗灰分7.4%。艾叶用于长毛兔日粮中可提高产毛量27.4%,体重增重16.2%,节约精料30%~45%。是畜禽的良药。艾叶味苦、辛,性温,过量有毒。能理气止血,逐寒驱湿…

    畜牧 2011年8月2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