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市场近亿多数厂家未盈利

猪场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了众矢之的。利用抗菌肽替代抗生素是一种选择。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获悉,抗菌肽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市场销售约1亿。
目前,市场上经营抗菌肽产品的公司有深圳圣西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瑞鑫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和仕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香港格拉姆科技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中农颖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
据初步了解,相关产品出现在市面上还是2007年的事。瑞鑫百奥公司总经理曲新勇博士是国内最早从事抗菌肽的生产应用的专家之一。他在2005年回国参与了汉特公司的技术研发,他认为,汉特公司研发并在2007年推出市场的汉特150是国内最早的抗菌肽产品。
和仕康公司技术总监皮灿辉博士指出,抗菌肽产业在国际上主要聚焦于人用药品的开发。目前,美国马盖宁(Maganin)公司等四家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的抗菌肽药品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即将上市。他表示,发达国家的动物养殖水平较高,所以一般不会在动物保健品或药品开发上投入庞大资金和技术资源。而我国当前的动物养殖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疫病困扰,因此抗菌肽产品在动物保健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在我国率先展开就不足为怪了。
他估计,2010年全国动物用抗菌肽类产品年销售额接近一亿元,但抗菌肽的总市场容量至少超过100亿。这类产品推广成本非常高,要让客户接受这类产品并坚持使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客户即使使用这类产品都持谨慎甚至怀疑的态度,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半途而废,因此技术服务和客户维护费用非常高,目前这个产业还谈不上高利润率。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公司大部分还没有实现盈亏平衡。
他表示,抗菌肽目前的市场售价为65-80元每公斤,根据各厂家的产品活性差异不同,在猪场使用时,每吨饲料建议添加量为2-3公斤,因此添加成本大约在每吨饲料130元-240元之间。也有厂家推出饲料厂用活性更高的产品,每吨饲料添加成本大约在20元左右。
格拉姆公司经理李莉表示,抗菌肽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产业。由于早期生物工程方法不完善,抗菌肽的提取极为昂贵,限制了在医药、农业、工业上的应用。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已可以使用工程细菌或酵母菌进行抗菌肽的大量生产,但其核心技术仅被为数不多的科学家和公司掌握。其市场应用广泛,在农业上,可用于饲料添加剂,并且适合各种动物的饲养;医药上,可以作为优秀的抗菌素替代品,也被认为是将来能克服癌症、艾滋病很有希望的药物;工业上,可以作为绿色防腐剂;人类生活上,可作为保健品与抗菌物的替代品。
圣西马公司副总经理李永新认为,抗菌肽将向常规添加剂过渡,他相信这个过程大致需要几年的时间。一旦过渡完成,抗菌肽市场需求量将呈数十倍增长。目前,抗菌肽的营销还是面向终端养殖户居多,饲料厂出于成本的考虑还很少使用抗菌肽。如果能在教槽料,种猪料等方面利润空间较大的饲料中取得突破,抗菌肽的市场还会实现进一步飞跃。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832

(3)
上一篇 2011年4月11日
下一篇 2011年4月11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