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近期,“瘦肉精”、“黑烤鸭”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焦点。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将畜禽养殖和屠宰过程中产生的病死畜禽实施无害化处理,对防疫和保障食品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该市在养殖、屠宰等环节共无害化处理各类动物410879头(只),动物产品988.6吨。2010年无害化处理各类动物446863头(只),动物产品951.08吨。2011年1月份~4月份,无害化处理各类动物281222头(只),动物产品342.766吨。
目前,北京市在规模养殖场(小区)全部建立和实施了《病死畜禽生物安全处理记录》、《畜禽养殖场户消毒记录》、《畜禽养殖场户诊疗记录》、《畜禽养殖场户生产记录》、《畜禽养殖场户免疫记录》、《畜禽养殖场户防疫监测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等7种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并落实生产主体防疫责任制和监管主体责任制。同时,按照国家规定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病死畜禽焚烧或深埋设施。
北京市从动物卫生、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四个方面,分析养殖企业(小区)的风险构成因子,设定风险系数、测算风险类别,将养殖企业(小区)分成A、B、C三类风险管理对象,尤其是对风险级别较高的A类单位,辖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其实施每月1次的量化监督,并以监督笔录和意见书的执法文书形式,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国家动物防疫相关规定。
对即将出栏的畜禽,养殖场(户)首先要按照《防疫法》的相关规定,提前向辖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产地检疫,并派遣官方兽医实施产地临床健康检查,检查合格的出具《动物临床检查证书》,官方兽医再结合出栏动物的强制免疫实施情况、动物疫病实验室监测情况及所在区域的动物疫情状况,符合规定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栏畜禽凭借《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方可运输或出售。对检疫不合格的畜禽,按照国家规定,在官方兽医的监督下实施无害化处理。
屠宰企业在屠宰动物前,必须向辖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检疫,官方兽医按照农业部颁发的检疫规程对屠宰动物实施入场查证验物、宰前临床检查、同步检疫,对检疫不合格动物及产品实施无害化处理监督,对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凭具检疫合格证明方可出售。
为此,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自2009开始,已在全市建成区域官方兽医室31个,驻厂官方兽医室26个,并通过申请、培训、考核、审核、签约等选拔程序,聘请了来自科研企业、乡镇兽医站、诊疗机构的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签约兽医1107名,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得到加强和完善。
此外,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还通过日常检查、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联合检查、突击检查等多种执法形式,严厉打击出售、加工病死畜禽等各种违法行为,有效地打击了各种违法行为,保障了上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控制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不仅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任务,更是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确立责任义务主体分类入手,围绕主体和监管两大责任的落实,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之间、监督机构与监管对象之间、监督对象上下游之间,以签署责任书、承诺书、协议书等12种类别的诚信责任文书为载体,在全市建立了动物卫生诚信责任体系建设,使畜禽养殖者及动物产品生产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诚实守信。
目前已进入夏季的高温高湿季节,是动物疫病和死亡高发期,为此,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在持续强化以上监管措施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对畜禽养殖场(小区)、畜禽屠宰企业的无害化处理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鸡、鸭等禽类养殖场(小区)是否对病死禽类动物尸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依据养殖情况,核查养殖场(小区)对病死禽类无害化处理的真实性,发现未按照规定实施无害化处理的,追查病死畜禽的流向;二是督查养殖场(小区)畜禽养殖档案的建立情况,重点督查是否真实记录禽类的生产、免疫、防疫监测、消毒、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无害化处理等情况;三是加大对中小型禽类屠宰企业的检疫监管力度,严格要求派驻屠宰企业的官方兽医要认真履职履责,监督企业对检疫不合格的病死禽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施无害化处理,发现企业宰购病死禽类或未经检疫的禽类等违法行为,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生产禽类产品的,立即责令其暂停生产,并进行整改;四是各区县采取明察暗访、鼓励群众举报等方式,积极查处收购、加工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特别是与外埠省市接壤的区县加大对加工病死畜禽黑窝点的查处力度,发现违法行为的,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严厉打击,发现导致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748

(0)
上一篇 2011年6月21日 上午11:31
下一篇 2011年6月21日 上午5:43

相关推荐

  • 反受其害的祸根:疏忽“度”的控制

    尽管人们认识到砷对有些动物可能是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目前尚未见到在生产中由于缺砷而影响动物生长性能和健康的报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于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科学把握住有机砷添加剂“度”的分寸,把合理利用有机砷添加剂为畜牧业生产服务,及控制其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和环境污染有效结合起来,已刻不容缓!专家提出,由于对有机砷的促生长效果和作用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

    监管 2007年11月13日
  • 绝不容放松警惕的“杀手”

    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 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

    监管 2007年11月13日
  • 农业部公告第965号(关于兽药GMP合格企业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965号 根据《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依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

    监管 2008年1月7日
  • 抑制病毒复制的“新式武器”:RNA干扰展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人畜共患疾病不仅威胁畜牧业发展,更是对人类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威胁,例如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又如在猪、牛、羊中传播极快的口蹄疫病毒,也是对人类健康潜在威胁。利用RNA干扰技术,可以一旦在家畜中疾病暴发后,先采用干扰技术抑制病毒快速传播,减少大牲畜的屠宰数量,降低经济损失,为随后大规模免疫接种争取时间,提高免疫效率。还有些动物可能是人类病毒天…

    监管 2008年1月14日
  • 有机砷制剂的“入骨”之毒——砷制剂在养殖生产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有机砷制剂有氨苯胂酸(商品名:阿散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商品名:洛克沙生),由于其确实存在药物残留和环境毒性,农业部在《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规则》中,已明确将二者列为禁用品。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有机砷虽然无急性毒性,但长期使用或过量添加会引起动物组织器官崩溃,同时抑制多种组织酶的活性。研究表明,不同砷化物的药理和毒理作用本质上是相同的,砷能杀灭细菌和寄…

    监管 2008年1月14日
  • 农业部公告第973号(关于兽药GMP合格企业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973号 根据《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依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经现场检查及审核,现批准北京生安药业有限公司等16家兽药生产企业为兽药GMP企业(见附件),核发《兽药GMP证书》。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生物药厂等2家兽药生产企业通过兽药GMP复验(见附件),核发《兽药GMP证书》。 特此公告 附件:兽药G…

    监管 2008年1月16日
  • 农业部公布2007年全国农业系统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2007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3.6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3280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6.1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净化农资市场,确保灾后恢复重建、春耕生产和春季动物疫病防控顺利进行,农业部向社会公布2007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5起假劣…

    监管 2008年3月27日
  • 农业部公告第101l号(关于进口兽药注册目录等)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经审核,批准匈牙利诗华一费拉西亚兽医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三联灭活疫苗在我国注册,现核发《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并发布产品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批准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美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生产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等2种进口兽药产品在我国再注册,现核发《…

    监管 2008年4月18日
  • 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第二十二批 2008年4月22日至2008年4月28日)

    根据《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依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农业部派出的专家组对以下2家企业实施GMP的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验收。现将检查情况在中国兽药信息网上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08年4月22日至2008年4月28日,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农业部兽药GMP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方式如下: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八号中国兽药监察所质量监…

    监管 2008年4月23日
  • 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第二十三批)

    根据《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依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农业部派出的专家组对以下2家企业实施GMP的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验收。现将检查情况在中国兽药信息网上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08年4月25日至2008年5月4日,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农业部兽药GMP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系方式如下: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八号中国兽药监察所质量监督处邮政编…

    监管 2008年4月3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