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生多起动物神秘死亡事件确切原因不明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5日报道,继美国爆发鱼类和鸟类大量神秘死亡事件后,全球各地又接连发生多起类似事件,包括瑞典寒鸦、巴西和新西兰鱼类以及英格兰螃蟹等,都成为神秘死亡事件的牺牲品。
在瑞典东南部的福柯平地区,专家对大约50多只神秘死亡的寒鸦进行了检测。瑞典专家表示,在福柯平附近曾大量燃放爆竹,另外,难以找到足够食物可能是导致这些寒鸦死亡的原因。此外,还有许多鸟类可能死于压力或者夜间灯光造成的方向迷失。
在巴西巴拉那瓜海岸附近,科学家发现了至少100吨死去的沙丁鱼、大黄鱼和鲶鱼。英格兰肯特郡海滩上,大约有4万只死亡的恶魔蟹。新西兰也报告称大量鱼类死亡。引发这些鱼类和蟹类大量死亡的原因可能包括:新年焰火、雷暴、寒冷天气、寄生虫以及中毒。
有网友认为是政府秘密实验导致这些鸟类鱼类大量死亡,也有人相信这是2012年世界末日的预兆。目前科学家正在对这些死亡动物进行检测,但几周后才能出结果
现象
多地鸟群、鱼蟹大量死亡
继美国近期发生多起鸟群死亡事件后,瑞典街头5日再现近百只死鸟。
瑞典西南部一个镇救援部门官员克里斯特·奥洛夫松告诉法新社记者,镇内一条街道雪地里发现50只至100只寒鸦,大多数已经死亡。
鸟类学研究人员安德斯·沃德海姆观看目击者上传互联网的一张死亡鸟群照片后分析,死亡鸟群看起来是寒鸦,属于乌鸦的一种。“寒鸦冬季一般成群行动。如果遭遇惊吓干扰,它们可能过度紧张,以致猝死”。奥洛夫松说,警方午夜时分巡逻期间发现死亡鸟群。相关部门已选取5只寒鸦作为样本展开分析检测。
这是全球最新一起鸟群死亡事件。本月4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发现大约450只死鸟。州野生动物和兽医机构分析,这群鸟可能撞上输电线后死亡。去年12月31日晚,美国阿肯色州比比镇3000多只飞鸟突降地面,其中大部分死亡,引起居民恐慌。
除了鸟类死亡之外,科学家们还对大量鱼蟹死亡迷惑不解。在巴西巴拉那瓜海岸附近,科学家发现了至少100吨死去的沙丁鱼、大黄鱼和鲶鱼。英格兰肯特郡海滩上,大约有4万只死亡的梭子蟹(又称“魔鬼蟹”)被发现。
原因或许与气候、病菌及污染有关
猜想一受到新年焰火惊吓
阿肯色州3000只坠亡的鸟中,大部分是红翅黑鹂,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施放的焰火可能导致这些鸟惊慌失措,撞向房屋、汽车、地面或相互碰撞。
当地居民说,这些鸟从天而降前,他们听见焰火发出的巨大声响。阿肯色州渔猎委员会鸟类学家卡伦·罗说:“这些红翅黑鹂在屋顶高度而不是树梢高度飞行。红翅黑鹂视力差,(为躲避焰火)它们开始撞上东西。”渔猎委员会发言人基斯·斯蒂芬援引禽畜委员会尸检报告说,这些鸟死于“大面积创伤”,伤处主要位于胸部,存在内出血和血凝结现象。
对于瑞典的寒鸦死亡事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该国东南部的焰火可能吓到了它们。
猜想二异常气候与恶劣天气影响
也有科学家认为,成批动物死亡可能与恶劣天气及气候异常有关。一场风暴可能导致鸟类迷失方向,鸟群跟随一只鸟撞向地面。
对于英国梭子蟹死亡的情况,环境专家认为,英国寒冷的天气可能是导致梭子蟹死亡的原因。梭子蟹据信是英国120年来最寒冷的12月份的受害者,寒冷的天气使海水温度比平常值低了不少。英国塞恩特海岸看守托尼·斯亚克斯称:“我们怀疑气候变化和更温暖的天气诱使蟹前往海岸线,它们进入这些海域可能是为了寻找海藻。温度突然下降使蟹因温度过低而死亡。希望蟹的数量能迅速恢复。”
瑞典科学家也认为,死亡的数十只寒鸦在这个冬天可能更难寻觅食物。
猜想三病毒或细菌感染
瑞典兽医研究所成员奥洛夫·安德松说,将对死鸦实施细菌检测和包括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多项病毒检测。美国阿肯色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已将一些死鸟尸体寄往威斯康辛州的国家野生动物健康中心及乔治亚大学检测。对这些死亡动物所进行的全面检测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1999年,数千只美洲黑羽椋鸟在路易斯安那州北部坠亡,时隔五个月后,在它们的气囊和头骨中检测出大肠埃希菌。
猜想四环境污染等因素
一些科学家认为,化学物质泄漏可能是动物死亡背后的原因之一。还有网友认为是政府秘密实验导致这种现象。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585

(0)
上一篇 2011年1月7日 上午9:29
下一篇 2011年1月4日 下午12:07

相关推荐

  • 权威!防控非洲猪瘟,千方百计保供应,2019年措施要点是这些!

    农业农村部印发《2019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点击蓝字阅读全文),生猪产业链有哪些要点呢? 《2019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提出。要“谋划好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等大事,统筹好防控非洲猪瘟、促进生猪产销衔接等难事”,要“以稳生猪、防疫病、减兽药、治粪污、调结构为重点”。稳生猪是5个重点工作中的首项,而在7大方面工作中, “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

    2019年2月13日
  • 猪肉在中国肉类生产结构中占62%~65%

    央视在《每周质量报告》中曝光河南部分养猪户添加违禁药瘦肉精后,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其中之一是,德国国家反兴奋剂机构要求,球员们在到中国和墨西哥比赛时,尽量避免食用猪肉,以避免检测出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否则,会被视为服用兴奋剂,球员们必须为自己负责。其实,在德国国家反兴奋剂机构提醒本国球员不要食用中国的猪肉之前,中国国内的一些运动员也早就不吃猪肉了,比如…

    资讯 2011年4月18日
  • 国际养猪专家谈抗生素发展

    问题一:在动物生产中,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是否只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理由?问题二:在畜禽生产中,抗生素是否会被永远禁止?下面是他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大卫伯奇,英国八方服务公司:问题一:“在养猪生产中有几种细菌会引起抗生素耐药性,主要是大肠杆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不过,也有其他一些细菌会存在这个问题,例如猪痢疾短螺旋体,主要分布在比利时和西班牙。氧化锌已非常有效…

    资讯 2012年3月26日
  • 正大300万只蛋鸡项目在平谷投产

    4月26日,历时两年建设、总投资7.2亿元、年产鸡蛋5.4万吨的北京平谷正大300万只蛋鸡养殖示范项目正式竣工投产。该项目借鉴了BOT模式,首创了“四位一体”的农业产权模式,成为目前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项目。技术装备全球领先鸡蛋可以直接食用正大30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樊各庄村,总占地面积779亩,是平谷区实施大都市背景…

    资讯 2012年5月8日
  • 2016年.中国畜牧饲料科技未来20年.北京论坛精彩回顾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这芬芳吐露、万木更新、草长莺飞的日子里,以中国畜牧饲料科技未来20年为主题的论坛于2016年3月29日-31日在北京阳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主要针对我国畜牧业当前面临的产能与效率、畜产品数量与品质、新型安全饲料研发与应用、养殖模式与环境控制、养殖与信息化工程等各种困境与挑战,与国内多位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政府职能…

    2016年4月5日 畜牧
  • 湘西特产腊肉检出猪瘟病毒 涉事防疫站原站长被判渎职

    去张家界游玩回来,很多人都会给亲朋好友带些当地特产,腊肉就是其中的热门商品。可是你知道吗,你买的可能不是特产,而是“特别”产品。证据显示,有被检出猪瘟病毒的病死猪,被制成湘西特产腊肉销售,部分问题肉制品,甚至流入张家界机场超市。 日前,因致使40吨病死猪肉流入市场,湖南衡阳市珠晖区某防疫站原站长周某被法院认定构成食品监管渎职罪,但免予刑罚。 【举报】湘西特产…

    2018年6月27日
  • 注意!非瘟耐过猪可以传播非瘟病毒

    “非瘟耐过猪可以传播非瘟病毒。”据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19年10月第 237期刊登的文章表示,近期荷兰瓦宁格大学生物兽医学研究所 (Wageningen Bioveterinary Research; WBVR)研究人员发现,临床健康的带毒康复猪(“非瘟耐过猪”)可以引发非瘟急性感染,造成非瘟病毒在猪群中持续存在。 本研究结果显…

    2019年10月22日
  • 牧疆南北携手豆粒,引领畜牧业移动互联热潮

    5月18日-20日,第十二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即将在青岛即墨召开,虽然离开展还有半个月时间,但围绕畜博会的各种宣传大战活动已然展开。 众所周知,移动互联网是2014年畜牧业乃至全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移动互联网在畜牧如何应用呢?为此牧疆南北和豆粒正携手而来,在畜博会上推出“牧疆南北·豆粒科技日”,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在畜牧行业的快速发展。 牧疆南北作为一家正快速…

    2014年5月6日
  • 提高母猪产仔数与仔猪初生重的措施

    在养猪生产中,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达到母猪多产仔以及仔猪多活、快长、体壮的目标,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才能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优质杂交繁育提高母猪繁殖数量仔猪的初生体重遗传力很强,如果仔猪初生体重轻、窝产仔猪不均匀,就会严重影响一窝仔猪断奶前的成活率和断奶体重,并直接影响育肥猪的出栏体重和经济效益。引进优良品种和体型较大的种母猪进行繁殖,可提高…

    资讯 2012年8月10日
  • 美国农业部确认加州一头奶牛感染疯牛病

    据外媒报道,日前美国农业部证实,加州一头奶牛感染疯牛病,不过表示这头奶牛的身体部位没有进入美国食物供应链,民众没必要担心。据悉,这是美国2003年首度发现疯牛病以来的第4起本土病例。美国农业部首席兽医官员柯立福(JohnClifford)表示,民众没有理由惊慌。这头奶牛是在畜体废料加工厂被发现感染疯牛病。畜体废料加工厂专司处理生病的牲畜躯体,以制成非食用产品…

    资讯 2012年4月27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