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权威报告显示:国产奶优于进口奶

最新权威报告显示:国产奶优于进口奶

最新出炉的《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 (2017年度)》,依据农业农村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从国内26个大中城市超市中抽取进口品牌液态奶100批次,同时抽取23家实施优质乳工程本土企业的优质液态奶300批次,用相同方法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液态奶,都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可以放心饮用;但对品质评估分析发现,国产奶与进口奶存在显著差别,进口液态奶品质偏低。而在婴幼儿配方奶粉方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17年12月组织抽检婴幼儿配方奶粉225批次,被抽检样品合格率100%,连续三年抽检合格率都在99%以上;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相关部门已连续9年“零”检出。

既不代表政府,也不代表行业组织

本报告“既不代表政府,也不代表行业组织”,中国农科院奶业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表示。报告自2016年以来每年发布,“立足于科研团队的研究结果和国外资料综述,客观科学展现奶业发展的现状”。

他介绍,2017年,奶业创新团队联合全国50余家风险评估和质检机构、近百名科研人员,针对奶产品中兽药残留、耐药性以及嗜冷假单胞杆菌等进行了系统的风险评估,在《报告》中“用60余个图表、大量数据”作了充分展示,客观评估了我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2018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向全社会发出了奶业振兴的强烈信号,标志着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奶业痛定思痛,历经10年砥砺前行,终于实现脱胎换骨。王加启表示,“从全国大势来看,现在已经具备全面推进奶业振兴的基础和条件”。

国产奶∶进口奶:区别在于“热伤害”

所谓“热伤害”,是指加工过程中的热强度过高,对奶产品中活性营养物质造成伤害。王加启解释,母乳尽短距离、尽快时间喂到婴儿口中,效果最好,为什么?因为奶产品是特别鲜活、娇嫩的食品,含有种类繁多的活性营养因子。这些活性物质容易受过度加热、远距离运输或者长期保存所累而失去活性。因此,“优质奶产自本土,是科学规律,也是国产奶立于不败之地根本所在”。

报告指出,β-乳球蛋白的水解物或分子修饰物,具有降胆固醇和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国产优质巴氏杀菌奶中平均值为2291毫克/升,最低值为2078毫克/升;进口巴氏杀菌奶中平均值为186毫克/升,最低值为182毫克/升。

乳铁蛋白抗菌、抗病毒、抗癌等功能也得到不同研究者的科学实验证实。国产优质巴氏奶平均含量为10.4毫克/百克,进口奶为1.3毫克/百克,差异显著。

报告显示,进口液态奶普遍保质期偏长。平均保质期,国产优质巴氏奶为6天,进口巴氏奶为16天;国产优质UHT(超高温瞬时灭菌,即135-140℃、4-10秒加工)奶为182天,进口UHT奶为318天。

此外,进口液态奶糠氨酸含量偏高。国产优质巴氏杀菌奶平均为6.2毫克/百克蛋白质,最高值7.7毫克/百克蛋白质;进口巴氏杀菌奶平均为49.2毫克/百克蛋白质,最高值79.4毫克/百克蛋白质。糠氨酸含量过高,表明牛奶的受热程度高、保存时间长或者运输距离远。

配方注册制:婴幼儿奶粉产业洗牌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2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批准144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370个系列的1086个产品配方注册。在批准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配方中,牛奶粉产品配方856个,占78.8%;羊奶粉产品配方230个,占21.2%。在政府主导的配方注册制下,市场上原有的婴幼儿奶粉配方品牌因为审批被淘汰2/3左右。

配方注册制“洗牌”效应显著:2017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抽检婴幼儿配方奶粉225批次,被抽检样品合格率100%,连续三年抽检合格率都在99%以上;2017年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合格率达到了99.5%以上,2017年全年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100%合格。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相关部门已连续9年“零”检出。

报告对进口奶产品亦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按照《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国产奶量约4100万吨,还有1700万吨需要进口。“适当进口奶产品,是对国产奶数量不足的补充”。但是,优质奶的大旗,还要依靠国产奶来扛。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2018年12月23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中国动物保健·官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57191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26日 下午1:15
下一篇 2018年12月26日 下午1:05

相关推荐

  • 猪种质资源特色性状 耳大小的重要错义突变

    近日,我所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发现猪种质资源特色性状耳大小的重要错义突变,为进一步研究控制猪耳大小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并为猪品种遗传资源研究提供了参考。 猪耳大小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这是猪品种资源的一个重要形态学特征,特别是在地方猪种中可作为重要的遗传标记。牧医所猪遗传育种团队在猪5号染色体上定位了4个影响猪耳大小的关键候选基因:HMGA2、LEMD…

    2019年3月22日
  • 吴邦国委员长视察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4月16日下午4时左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等领导陪同下走进普莱柯公司进行视察调研。在由公司组建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楼展厅,吴邦国委员长认真听取了国家中心主任、普莱柯公司董事长张许科研究员关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历程和创新平台建设等情况的汇报,并不时提问。委员长…

    资讯 2012年4月20日
  • 2019第三届中国(国际)智慧养殖应用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升级改造中小养殖场,加强技术创新与畜禽良种攻关,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这些都为畜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畜牧业正处于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生产管理创新变革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高传统畜牧产业的…

    会讯 2019年6月27日
  • 内毒素的检测和去除

    摘要:内毒素是一类毒性很强的大分子物质,它的含量关系着疫苗的安全性。因此,在疫苗生产中,检测与控制内毒素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阐述疫苗生产中内毒素产生的原因,检测及去除方法。 关键词:内毒素,口蹄疫,疫苗 1 内毒素及其来源 1.1 内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表面的一种大分子物质,一般只有在细胞死亡或分解时自行释放到周围介…

    资讯 2017年12月6日
  • 三元:“人体检测”确保奶源安全

    工人师傅们通过三元食品高科技加工设备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记者方非摄)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大部分人的早餐都离不开这两样。而作为每天的必备饮品,牛奶的质量保障更是直接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健康安全。很多北京人都知道三元牛奶比起市场上其他品牌的口感细腻、味道醇厚,质量也放心。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放心奶”的背后,三元为此倾注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而且还拿自己做出厂前…

    资讯 2011年6月16日
  • 陕西两名网民散布瘟疫猪谣言被处罚,关于非洲猪瘟,这些问题你应该知道!

         不信谣,不传谣,关于非洲猪瘟大家一定有很多疑问,非洲猪瘟会感染人吗?市场上猪肉还能买吗?为什么疫情处置人员还穿戴防护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 非洲猪瘟是什么样的疫病?  答: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死亡率高,可达100%,严重危害养猪业。非洲猪瘟不是人畜…

    2018年12月11日
  • 第二届饲料发酵技术与产品创新论坛

    2017年10月25日  上海 各相关单位: 目前畜牧饲料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高效生物饲料,提高粮食及非粮原料向畜牧产品的转化效率和饲料利用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是畜牧饲料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物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重视。2017生物饲料发酵技术与产品创新论坛旨在搭建饲料产业上下游行业交流平台,发布生物…

    会讯 2017年9月29日
  • 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机制

    副猪嗜血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中,当在特定条件下侵入猪体内后会引起全身性细菌感染,从而引发猪的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常见的临床病变。副猪嗜血杆菌主要感染4周龄-2月龄的断奶仔猪和保育猪,猪感染后的病死率很高,有的可达到50%。副猪嗜血杆菌常…

    兽药 2017年11月2日
  • 两会热议:农村电子商务如何才能大有可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首次出现有关农村电子商务的提案,并引发了代表委员的热议。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振濂更是将电子商务看做让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的良方。  来自淘宝网[微博]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2年淘宝网(含天猫[微博])农产品(5.64,0.00,0.00%)交易额增长了四倍。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着哪些问题?农民、…

    行业 2013年3月13日
  • 2017全国生物发酵行业重点项目推介会

    时  间:  2017年10月25日  14:00-17:00地  点:  上海新国际会展中心二楼会议室(N2馆M42)主持人: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莫小曼   为进一步密切生物发酵行业产学研用间的联系,推进创新项目成果在生物发酵行业的推广应用,促进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将于上海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期间,即201…

    会讯 2017年9月2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