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两节”“两会”期间,非法收购、贩卖、屠宰病死猪,注水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两节”期间,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猪肉消费量大,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时机,不择手段从事私屠滥宰、对生猪注水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活动,是猪肉安全质量问题易发多发时期。再加之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生猪调运受限,猪肉供应出现新的形势。

2018121403522246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畜牧兽医局:

2018年元旦、春节(以下简称“两节”)将至,“两会”召开在即,为切实做好“两节”、“两会”期间生猪屠宰监管工作,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维护节日期间生猪屠宰秩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两节”期间,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猪肉消费量大,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时机,不择手段从事私屠滥宰、对生猪注水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活动,是猪肉安全质量问题易发多发时期。再加之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生猪调运受限,猪肉供应出现新的形势。各地畜牧兽医和屠宰管理部门要把猪肉质量安全和稳定供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方案,实行有效监管。要主动与食药监、公安等部门衔接和配合,共同做好各环节的监管,确保“两节”期间的猪肉质量安全。

二、切实落实“两个责任清单”,强化风险排查

各地要按照省畜牧兽医局制定的屠宰监管“两个责任清单”要求,切实落实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屠宰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大对屠宰企业、小型屠宰场点所在地、城乡结合部、交通要道周边和肉食品加工集中地等重点风险区域和监管目标的监督检查力度,围绕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一)强化生猪屠宰风险隐患排查

1.强化私屠滥宰风险隐患排查。在我省生猪因非洲猪瘟疫情生猪禁运期间,各地要加大城乡结合部、区域连接处、县乡道路周边、已经取缔的私屠滥宰点(户)等私屠滥宰易发区和多发区以及疫区、受威胁区的巡查排查力度,对举报的违法线索要集中力量进行核查,要确保排查不留盲区,违法线索件件有核实,防止私屠滥宰行为死灰复燃。

2.强化屠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要强化屠宰企业屠宰场所、屠宰过程、肉品品质检验和“瘦肉精”自检、病死及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等屠宰质量安全制度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排查,对生猪屠宰生产过程中的屠宰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肉品品质检验制度、屠宰检疫、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点,要对人员配备、技术要求、工作记录等逐一进行核查,确保质量安全不留死角。要加大对屠宰企业待宰圈、屠宰车间等场所的排查,发现给生猪注水、打针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行为和线索,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及时移交公安部门。

3.强化屠宰环节非洲猪瘟防控风险排查。要紧盯屠宰生猪入场查验,重点排查是否如实记录生猪来源,有无屠宰未经检疫的生猪,检疫证明是否真实、有效、规范,生猪耳标标识是否佩戴齐全,是否屠宰加工来自疫区生猪,是否屠宰走私生猪等违法行为。要突出消毒制度落实,重点排查生猪进场通道、卸猪台、待宰圈是否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生猪运输车辆卸载后是否清洗消毒等潜在风险点,及时堵塞非洲猪瘟防控漏洞。

(二)严格落实屠宰企业主体责任

生猪屠宰厂(场)是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督促屠宰企业切实履行屠宰环节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以及“五个严禁”、“五个应当”的要求,做好屠宰厂(场)各环节的质量安全保障工作。要落实好“五本台账”的记录管理,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做到台账登记真实规范,确保屠宰环节生猪来源明、检疫检验记录准、出场肉品去向清,建立起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责任体系。要加强屠宰安全生产日常管理,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完善安全生产档案记录,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生猪屠宰生产安全;发生生猪屠宰安全生产事故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置情况。要强化屠宰企业动物防疫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防控非洲猪瘟期间生猪及其产品违规调入湖北清单》政策调运生猪及其产品,严格按照《疫病防控和肉品质量安全保证书》“九落实”要求落实场地及车辆消毒、肉品检疫出场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承诺,一旦发现疑似非洲猪瘟临床症状的生猪及其产品,要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并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三、深入推进“扫雷行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

各地要按照省局《2018年湖北省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深入推进“扫雷行动”。

(一)严查严管确保上市肉品安全。结合生猪屠宰隐患排查情况和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推进情况,抽调专门力量,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案件线索分析和调查,对逃避检疫、私屠滥宰、违规调运病死猪、屠宰加工病死猪、添加使用“瘦肉精”、为生产加工“地沟油”提供原料、对生猪及其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对屠宰生猪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的、未如实记录屠宰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的、未建立或实施肉品品质检验制度的、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生猪的,一律限期整改顶格处罚,切实保障生猪屠宰环节质量安全。要注重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起来,在依法监管和开展“扫雷行动”中,发现黑恶势力和欺行霸市行为或问题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交。

(二)强化协调联动打击力度。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犯罪专项行动,对涉嫌非法收购、贩卖、屠宰病死猪、加工制售病死猪肉制品、注水注入其他物质的犯罪案件,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按照《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屠宰检验检疫和畜禽产品进入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后监管工作的意见》(农医发〔2015〕18号)要求,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及时通报案件查处和日常监督监测信息,联手查处肉品质量安全大案要案

四、制订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当前我省处于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时期,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和“两会”即将来临,各地要加大对屠宰环节猪肉供应和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防控力度,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当前,各地要按照《湖北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省内生猪及其产品实行点对点调运的通知》,抓紧做好符合点对点调运要求屠宰企业的审核和报省公示工作,确保本地A类屠宰企业全部公示、与养猪场对接并及时投入屠宰运行。“两节”和“两会”期间,各地要安排值班人员,强化值守,保证联络通讯畅通。要督促屠宰企业做好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猪源保障和市场猪肉供应工作,确保不断档、不脱销。要畅通举报投诉处理机制,接到举报投诉,要认真核查,及时处理。要加强对生猪屠宰行业舆情信息的动态监测预警,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对发生的生猪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快速响应,迅速查明问题原因并妥善处置,坚决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

2018年12月12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中国动物保健·官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56933

(2)
上一篇 2018年12月14日 下午12:43
下一篇 2018年12月13日 下午8:21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