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杂志评十大动物学发现

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英国《野生动植物杂志》的一个评委小组评选出有史以来动物学研究的十项最伟大发现,包括发现微观生命、光合作用、过渡期物种、黑猩猩懂得使用工具以及热液喷口周围发现生命在内的动物学发现纷纷榜上有名。
公元前4世纪中期,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将目光转向身边的野生动物,并将数百种物种的行为和特性记录在9部著作中,这些著作就是大名鼎鼎的《动物志》。这部著作因其包罗的动物种类之多以及在动物学研究上表现出的雄心壮志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在这部13万字的著作中,亚里士多德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例如通过基本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特征,通过栖息地和移动方式以及通过觅食习惯和食物种类。人类也在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之列,字里行间中,他将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特性进行了比较。亚里士多德经观察发现,大象并不是站着睡觉的,但的确在偏僻的地方交配。鱼类能够听到声音是一个迷,因为它们并没有长耳朵。在人类身上,秃顶是性冲动的一种结果,因为没有男孩、女人或者阉人像身体完整的成年男子一样脱发。虽然也有事实依据,但亚里士多德得出的很多推论和观点都是错误的,然而在2000年前,又有谁能够正确了解大自然的动物呢?《动物志》可以被视为动物学研究的一个起点,至少从系统性研究角度来说,它是动物学的一个起点。通过解答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系列疑问,科学家得以在了解动物王国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从蚂蚁种群的集体行为到难以理解的蜜蜂舞蹈,再从鲸鱼的大迁徙到一种物种与另一种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奇妙的动物世界。哪些发现才堪称动物学研究史上最伟大的发现?英国广播公司《野生动物杂志》用“十大动物学发现排行榜”这种方式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十大动物学发现或者说动物学研究十大突破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评出的,现在已经对外公布。具体榜单如下:1.发现过渡期物种《野生动物杂志》的评委认为,动物学研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突破当属发现始祖鸟化石。这种动物身上既有古代爬行动物的特征,又有与现代鸟类相同的特征。始祖鸟是一种过渡期物种,经常被错误地称之为“缺失的一环”。它们大约生活在1.5亿年前左右,长有翅膀、羽毛、爪子、牙齿和长长的有骨尾巴。在提高公众有关进化论的认识方面,始祖鸟起到的作用超过其他任何发现。2.发现微观生命17世纪,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菲利普斯·范·列文虎克制造了一些当时最为先进的显微镜,并利用它们发现了微生物。他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疾病成因和改进卫生条件。3.发现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和氧,进而支持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的生存。我们很难将光合作用的发现只归功于一名研究人员,其中一些有关光合作用的关键性发现是荷兰人加恩·伊根霍兹(JanIngenhousz)1779年得出的,正是他发现了阳光在驱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4.热液喷口周围发现生命在海床裂缝中喷涌出的被地热加热的海水周围,研究人员发现了海洋生物。一直以来,科学家便认为阳光是维持地球上所有生命生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热液喷口周围发现生命推翻了这一观点。

5.渡渡鸟之死渡渡鸟的灭绝被誉为人类活动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例子。17世纪晚期或者18世纪初,这个不会飞的鸟类家族最后一批成员灭绝。6.孟德尔遗传格雷戈·孟德尔是19世纪的一名修道士,凭借惊人的耐性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他最终发现特征会从上一代遗传给下一代。为了进行研究,孟德尔栽种了数千株豌豆,观察它们继承的特征。他发现新一代豌豆会继承父母的一些特征,有些是隐性的,有些则是显性的,就此奠定了遗传学研究的基础。7.发现鸟类迁徙路线借助于现代标记技术,研究人员能够详细了解鸟类随季节变化而进行的迁徙,并洞察它们的迁徙路线。几千年来,鸟类的行踪一直包裹着层层谜团。对于鸟类的行踪,人们曾提出一系列怪异的推测,例如在池塘底部冬眠,飞上月球,又或者并没有离开而是变异成新物种。8.发现巨型鱿鱼如何捕猎巨型鱿鱼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无脊椎动物,但由于它们生活在我们人类难以进入的深海区域,我们对野生巨型鱿鱼的了解知之甚少。2004年,日本科学家窪寺恒己和森恭一将一台携带诱饵的摄像机下降至海下900米,拍摄了50段有关这种动物的影像。根据这些影像,巨型鱿鱼在捕食时会伸出触须并卷住猎物。9.发现珊瑚虫与藻类共生现象我们所说的珊瑚就是指珊瑚虫的硬壳。如果不是与被称之为“动物黄藻”可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形成共生关系,这些海洋动物便无法生存下来。动物黄藻栖息在珊瑚虫体内,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产品”换回一个安全的港湾。10.黑猩猩懂得使用工具1960年,简·古多尔发现生活在坦桑尼亚冈贝河国家公园的黑猩猩会摘掉嫩枝上的叶子,而后将嫩枝插进白蚁巢穴,像钓鱼一样将这些猎物钓出来。一些人类学家认为只有人类才懂得制造工具并将人类称之为“唯一的工具制造者”。古多尔的发现无疑向这一观点发出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565

(0)
EditorDEditorD订阅者
上一篇 2010年11月25日
下一篇 2010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须掌握犊牛消化生理特点

    文中举出一系列生产事例证明,养奶牛企业(户)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迫切需要掌握初生犊牛阶段的生理特征。如瘤网胃很小且柔软无力,出生后7天内前三胃(网、瓣、皱胃)不具备消化功能,瘤胃没有形成纤毛虫区系,只能被动地吸收营养物质。从出生到2周龄,犊牛的瘤胃没有任何消化功能。犊牛瘤网胃的发育与采食植物性饲料密切相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仅喂全乳至12周龄而不喂植物性饲料,…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