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焦虫病的防治措施

 

 

作者:李卫燕,周朝东

羊焦虫病又称血孢子虫病,是由寄生在红血球中的一种原虫引起的急热性血液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县养羊地区时有发生,以高热、贫血、黄疽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生产实践体会,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例变化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阅。

1 流行病学

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不同年龄、品种的羊只均可发病,羔羊和幼龄羊易感染,青壮年羊较少发病;相比本地羊而言,外地引进的羊有较高的易感染性;相比常年舍饲的羊而言,放牧的羊只较易感染。该病的流行和发生有显著季节性(6~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这可能与本病的传播媒介蜱的生活条件有关,高温潮湿环境下,有利于蜱的活动及病原体的传播,可导致大批羊只死亡。

2 临床症状

患病羊只多呈急性症状,体温升高至42 ℃,呈稽留热,精神极度颓废、食欲下降或废绝,呼吸困难,个别病例发鼾声;眼睑水肿,眼结膜潮红,继而苍白伴有轻度黄疸,有脓性黏液从口腔和鼻腔流出呈铁锈色,反刍和胃肠蠕动减弱或停止,病羊初期粪便干燥,后转为拉稀,且混有血样黏液,腥臭味;尿液呈浓茶色或黄色,个别病例出现血尿;随着病情加重发展,病羊迅速消瘦,体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肩前淋巴结最为显著,高度贫血、血液稀薄,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后期病羊行走困难、卧地不起,口吐涎沫,终因心肌极度衰竭而亡。病程为7~15 d,急性病例发病后2~3 d内死亡。

3 病理变化

病死羊尸僵明显,皮下有出血点,血液色淡稀薄,呈明显的贫血和黄疸症状。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尤以肩前、肠系膜和肺纵膈淋巴结等处显著;肠粘膜有出血点,腹腔液、心包液增多;心冠脂肪和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脾脏和胆囊肿大明显,有出血点;肾脏呈黄褐色,表面有点状出血和灰白色结节;肺脏瘀血、水肿。

4 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高热、贫血、黄疽和血红蛋白尿)和病理变化能够做出初步诊断,具体确诊可进行实验室检测:在羊只患病初期,耳尖采血涂片,经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可见红细胞中有焦虫虫体。

5 综合防治

5.1 治疗措施

1) 采用贝尼尔(血虫净),按3.5~3.8 mg/(kg·bw)用药,配制成5%~7%溶液对病羊深部肌肉注射,重症病例1次/d,连用2~3次;或采用阿卡普林,按0.6~1 mg/(kg·bw)用药,配制成5%溶液皮下注射给病羊(孕羊慎用);或采用黄色素,按3~4 mg/(kg·bw)用药,配制成0.5%~1%溶液,给病羊静脉注射,间隔1 d再注射1次,有较好的疗效。

2) 对症治疗:重症病例,需静脉注射20~50 mL0.2%环丙沙星+50~100 mL5%碳酸氢钠+250 mL5%葡萄糖。对食欲下降,反刍停止的病例,可采用酵母粉、乳酶生或食母生等调整其胃肠道或肌注复合维生素B;对体温升高,呈稽留热的病例,可肌注2~3 mL10%维生素C可溶性粉;对严重贫血的病例,可补给硫酸亚铁或维生素B12等抗贫血药物。

3) 在给病羊用药的同时,还要加强其护理工作,尽量避免外出放牧,并补充患羊精料;此外,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可适当使用诸如林可霉素、头孢类和青霉素类等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5.2 预防措施

1) 鉴于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同蜱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为此,掌握蜱的生活习性,避免到有蜱的区域放牧,从而消除本病的传播媒介,是预防羊焦虫病的关键措施。在羊只体表发现有蜱寄生时要及时灭除,在本病高发季节,可采用0.05%双甲脒或3%敌百虫溶液喷雾或药浴羊只,旨在将其体表的蜱消灭。

2) 加强检验检疫,尽量避免从本病流行区购买或引进羊只,确需引进,则应严格检疫,隔离观察至少一个月,确认无病后才能混群饲养;同时可采用贝尼尔(血虫净)进行药物预防。

 

原创文章,作者:下一站天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5170

(1)
下一站天后
上一篇 2016年6月13日
下一篇 2016年6月8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须掌握犊牛消化生理特点

    文中举出一系列生产事例证明,养奶牛企业(户)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迫切需要掌握初生犊牛阶段的生理特征。如瘤网胃很小且柔软无力,出生后7天内前三胃(网、瓣、皱胃)不具备消化功能,瘤胃没有形成纤毛虫区系,只能被动地吸收营养物质。从出生到2周龄,犊牛的瘤胃没有任何消化功能。犊牛瘤网胃的发育与采食植物性饲料密切相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仅喂全乳至12周龄而不喂植物性饲料,…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