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与诊疗措施

鸡传染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与诊疗措施

作者:赵宏涛,严飞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继传染性法氏囊病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主要养鸡国家和地区,对2周龄以内雏鸡感染可引起死亡,成年鸡可引起免疫抑制,危害性极强,常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本文就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以期对进一步控制该病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1临床症状

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后,一般在10 d后发病,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呆立嗜睡,采食量下降,随病情发展,肉髯、鸡冠、可视膜苍白,瘦弱,胸部、腹部、翅膀及爪子等皮肤出血或坏死,个别严重病例皮肤溃烂呈紫黑色,有些甚至发生坏疽性皮炎,腹泻,拉白色稀粪,个别耐过此病的鸡一般可慢慢恢复,蛋鸡感染后临床上没有明显变化,但产蛋量会下降。

2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病鸡的腹部及大腿皮肤瘀血,胸腺明显萎缩,呈深红褐色,法氏囊也明显萎缩,皮下有出血点,肌肉和内脏器官苍白、贫血,血液稀薄,凝固时间延长,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肝脏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脾胃黏膜有出血点,打开大腿骨的骨髓呈黄白色脂肪状,若该病继发感染其他细菌疾病,可见坏疽性皮炎等。

3诊断

3.1临床诊断

根据鸡发生贫血、胸腺和法氏囊萎缩,冠、肉髯苍白,骨髓呈炎黄色脂肪样,主要发生在4月龄以内雏鸡,传染主要以垂直传播为主要等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3.2鉴别诊断

3.2.1B族维生素缺乏 两者均可引起雏鸡发育迟缓,脚趾、眼周围皮肤发炎,贫血等,但是维生素B缺乏所导致的鸡产蛋量下降,蛋形变小,受精率降低,鸡胚死亡率增高等,但这些在鸡传染性贫血中却没有。

3.2.2叶酸缺乏症 两者均可引起鸡生长不良,贫血,肾脏颜色变淡黄色,但是叶酸缺乏后,鸡的骨骼变粗且软,胃壁有出血点,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

3.2.3球虫病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没有血便,肠道几乎没有出血点,而球虫病也可引起贫血,但主要是血便,肠道出血明显,使用球虫药效果较明显。

3.2.4禽弓形虫病 两者均具有传染性,临床上贫血,瘦弱,鸡冠苍白,腹泻,但鸡患弓形虫病排的粪便呈白色稀粪,共济失调,角弓反张,歪头,剖检可见,心包膜有圆形结节,小肠也有结节,涂片镜检可见弓形虫。

3.2.5与黄胺药物中毒的区别 黄胺药物中毒也可引起贫血症状,但是有使用磺胺药的历史,只要停止用药,并在饮水中添加1%的碳酸氢钠或5%葡萄糖就会有明显地治疗效果。

3.3实验室检测

3.3.1镜检 无菌取病鸡的肝、心、脾等器官做成匀浆,按常规方法处理完后,接种于鲜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置入37 ℃培养24 h,仍未见细菌生长。

3.3.2血液学检测 无菌采集患鸡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取抗凝血1 mL加入红细胞压积管中,3 000转/min,离心30 min,结果发现红细胞压积值20%以下,根据红细胞30%以上正常,压积值低于27%且骨髓黄染判定为鸡传染性贫血阳性。

根据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测即可作出确诊。

4防治措施

4.1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扫栏舍内外粪便及其他异物,控制好饲养密度,保持鸡舍通风良好,定期采用福尔马林、氯制剂、5%双链季胺盐等消毒药剂交替消毒,加强检疫,防止引进带毒鸡将本病传给健康鸡群。

4.2加强抗体监测,防止垂直感染

由于该病主要是经种蛋垂直传播,因此,要对基础种鸡群进行抗体监测,若发现阳性鸡,立即淘汰并做无害做处理,以逐步净化鸡群,切断垂直传播。

4.3加强免疫工作

用鸡CIA弱毒冻干苗对13-15周龄鸡进行饮水免疫,蛋鸡免疫42 d后所产蛋可作种用,另外,也要及时接种法氏囊、马立克等疫苗,这也可降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易感性。

4.4免疫接种

一般对13~16周龄的种鸡群进行CIA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免疫接种后40 d内产的蛋种不能用于孵化,以防疫苗株感染,40 d以后基本产生免疫力,并将持续至60~65周龄,但要注意,CIA疫苗不宜对40日龄以内的雏鸡和产蛋前20~28 d的种鸡群进行接种,以免雏鸡感染或通过种蛋传播疫苗病毒。

4.5药物防治

由于该病重在预防,因此,饲料中要有充足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这对于减缓病情,对耐过康复鸡有较好作用,同时,在饲料中添加1%的中药组方(黄芪、板蓝根、鱼腥草、党参、金银花、麦芽),连用3~5 d,饮水中添加环丙沙星、黄芪多糖、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预防,以防继发细菌感染。■(编辑:赵晓松)

 

原创文章,作者:秋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5101

(0)
秋水编辑人员
上一篇 2016年5月30日
下一篇 2016年5月26日

相关推荐

  •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丁敦志1 石仕权2 吴仲明3陈月华4(1.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乐至641500; 2.内江市东兴区畜牧中心,内江641003;3.乐至县大佛镇畜牧兽医站,乐至641500;4.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乐至641500)摘要: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一头发病,而对照组乳…

    兽医 2006年5月10日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犬、猫疾病诊断实验室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犬、猫防疫水平,全面推动新世纪中国兽医行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解决各级兽医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6月特举办“全国宠物(犬、猫)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研修班”,望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本次培训工作由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对外联络部协办,北京国邦农学研究院具体承办。一、研修内容:☆ 犬、猫…

    兽医 2007年5月15日
  • 夏季谨防牛边虫病

    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区的黄牛和水…

    兽医 2007年6月19日
  • 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以下是本人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蓝耳灭活疫苗” 与其它厂生产的“蓝耳疫苗”对非疫区健猪场与疫区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 猪场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敬请指教。(本人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疫区的发病猪场试验。存活猪可7至10天康复)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统计表:01 …

    兽医 2007年6月21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浅谈生猪蓝耳病与猪瘟等高热病随气温变化发病情况的探讨

    笔者今年6月17日撰文《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所描述6月份接诊的几十例生猪高热病几乎都是以蓝耳病为主的继发感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晴空万里,加之久旱无雨,空气湿度在30一40%以下,太阳的紫外线对蓝耳病毒有独特的杀伤力。(湖南省衡阳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平均日气温在35℃一39℃之间)笔者6月初至7月…

    兽医 2007年8月17日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兽医 2007年11月12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