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球虫病的诊断及防控策略

作者:黄岩

兔球虫病是养兔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体内寄生虫,可导致2~3月龄幼兔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导致大批发病死亡,危害性非常严重。笔者根据多起防控体会,对兔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概述,仅供养殖户参考。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或等孢属球虫寄生于兔子的胆管上皮或肠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临床上以消瘦、生长发育受阻、贫血、腹泻为特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多发生在夏、秋多雨季节,不同品种和年龄阶段的兔子均可发生,4月龄的以内的幼兔最易感染,该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对幼兔威胁最大。近年来,随着规模养兔产业的快速发展,兔球虫病也日趋严重,常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对兔球虫病的防控应引起养殖户的重视和警惕。

1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主要多发生在多雨、潮湿的夏、秋季节,不同品种和年龄阶段的兔均可感染,多发生在4月龄以内的幼兔,当环境温度在20~30 ℃,相对湿度55%~75%,并且有充分的氧气时,球虫卵囊经2~3 d即可发育成熟,带虫兔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幼兔吸吮了沾有球虫卵囊的母兔乳头或吃了被粪便污染的饲料及饮水也可引起传播,另外,也可通过笼具、老鼠等机械性地散布卵囊。

2临床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3月龄以内的幼兔,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病情发展,表现为精神沉郁,结膜苍白,个别病例出现黄疸,食欲减退,消瘦,贫血,腹泻,四肢无力,喜卧地,突然倒地,四肢抽搐、痉挛,发出尖叫,很快死亡,病程1~3 d,个别耐过的兔子转为慢性症状,腹泻,最终因脱水而死亡,死亡时口腔和鼻孔有分泌液流出,肛门周围被稀粪污染,病程4~8 d。

3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兔子口腔、鼻孔及结膜苍白,腹腔积水,肺脏淤血,表面也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灶,切开病灶呈凝乳样或干酪样,肝脏肿大,表面有白色或淡黄色结节病灶,胃黏膜发炎,有大量气体和液体,胆囊肿胀,胆汁浓稠,小肠黏膜有出血点,肠内容物呈糊状,有散在的、弥漫性白色小结节和坏死病灶。

4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具体操作方法:①无菌采集病死兔的心、肝、肺、脾等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置入37 ℃培养24 h,未发现细菌生长;②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仍未发现细菌。取肝结节压片镜检,可见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球虫卵囊。粪便检查,取适量粪便放入杯子中,加适量饱和盐水,搅拌均匀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到另一杯子中,静放30 min,放入载玻片上,盖上玻片,镜检可见到淡黄色、长卵圆形的卵囊即可作出确诊。

5防控策略

5.1加强饲养管理

及时清扫兔舍内粪便及其他异物,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兔舍内道路可用20%的石灰乳或2%~3%火碱溶液轮换消毒,定期检查饮水设备有无漏水,一经发现,立即整改,尽量保持兔舍干燥卫生,以防止湿度过大,给细菌滋生创造条件。

5.2引种

必须进行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检测2~3次,确认无球虫后方可混群饲养。同时,合理地安排兔子的繁殖季节,尽量避开在连阴雨天气断奶,而且在哺乳期间,要及时对乳房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减少球虫卵通过吸吮乳汁而传给幼兔。

5.3提供优质饲料

给兔群提供优质的饲料,特别是维生素A、C、K等及微量元素要充足,逐渐调整粗饲料比例,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增效磺胺、莫能菌素等进行预防。

5.4发病后的处理措施

一旦发病后,将病免隔离治疗,每只肌肉注射庆大霉素4万单位,也可使用磺胺六甲氧,1~2次/d,连用3~5d,饲料中添加球痢灵、地克珠利、氯苯胍等进行治疗,饮水中添加磺胺喹啉或氨丙啉,每公斤饮水中添加250 mg,连用10~15 d,对病死兔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将粪便堆放到指定区域进行发酵处理。

原创文章,作者:下一站天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5010

(1)
下一站天后
上一篇 2016年5月12日
下一篇 2016年5月11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须掌握犊牛消化生理特点

    文中举出一系列生产事例证明,养奶牛企业(户)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迫切需要掌握初生犊牛阶段的生理特征。如瘤网胃很小且柔软无力,出生后7天内前三胃(网、瓣、皱胃)不具备消化功能,瘤胃没有形成纤毛虫区系,只能被动地吸收营养物质。从出生到2周龄,犊牛的瘤胃没有任何消化功能。犊牛瘤网胃的发育与采食植物性饲料密切相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仅喂全乳至12周龄而不喂植物性饲料,…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