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有办法啦!

  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和饲养管理服务,是我国当前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重点。着手突出重点工作,前提是政策大纲。因此,农业部于2015年12月30日制定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办法(试行)》,并于2016年1月1日开始施行。小编已经将全部内容整理出来啦!大家快来阅读一下吧。全文如下: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办法(试行)》

一、总

第一条      根据《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规定,为加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组织实施,实现2020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简称DHI)数量达到100万头的目标,更好地为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和饲养管理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DHI工作坚持项目引导、技术支撑、分工负责、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三条       农业部畜牧业司、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奶业协会、DHI测定中心、参加测定奶牛场应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推进DHI工作。

第四条       DHI工作经费要按照相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使用,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主要内容

第五条       测定品种以荷斯坦牛为主,兼顾娟姗牛、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三河牛、褐牛和奶水牛等。

第六条        参加测定的奶牛场原则上成母牛存栏要达到100头以上,配备有规范的采样设备,系谱资料、繁殖记录、饲养管理等养殖档案信息完整。

第七条        测定指标主要包括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等生产性能指标。

第八条        测定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品种登记、体型外貌鉴定及遗传评估等内容。

第九条       测定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为奶牛场提供DHI报告及解读,开展饲养管理、选种选配等配套技术服务和培训。

​三、任务分工

第十条      农业部畜牧业司负责全国DHI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DHI工作的实施,组织相关任务和项目的申请、执行监督、总结等工作。

第十二条   全国畜牧总站协助农业部畜牧业司开展DHI工作的实施管理,负责标准物质及未知样的生产、发放、比对工作,进行实验室考评,审核发布遗传评估结果等。

第十三条   中国奶业协会负责DHI数据收集、整理和存储,对DHI数据进行核查、分析和质量考评,组织开展全国奶牛品种登记、体型外貌鉴定、遗传评估、技术培训等工作。

第十四条   DHI测定中心负责以本地区为主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包括:使用DHI标准物质校准仪器设备,参加DHI检测能力比对,接受未知样检测核查,校准流量计,组织奶牛场开展品种登记、体型外貌鉴定,指导牛场样品采集、DHI报告应用等技术服务及培训工作。

第十五条   参加测定奶牛场负责本场的奶牛品种登记、建立完善系谱资料、饲养管理等养殖档案,按标准要求规范采集奶样,及时准确报送基础数据,应用DHI报告改进饲养管理,协助开展体型外貌鉴定、后裔测定等工作。

四、工作要求

第十六条   农业部畜牧业司根据DHI工作安排和相关项目资金的管理要求,每年第四季度组织申报下年度工作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十七条   DHI测定中心按照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开展测定工作,建立工作管理档案及项目资金台账,对基础数据存储备份;指导参加测定奶牛场规范采集奶样,严格定标精准测定,接收奶样和基础数据后3个工作日内向参加测定奶牛场出具DHI报告;每月15日前向中国奶业协会报送上月数据;每年12月15日前向农业部畜牧业司上报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审核的年度工作总结。

第十八条   参加测定奶牛场应指定专人负责测定工作,每月按约定的测定日对全群泌乳牛采集奶样和测定日产奶量,并在送样当天报送牛只信息变更等基础数据,每年定期校准流量计。

第十九条   中国奶业协会每月进行DHI数据收集、整理和存储,每年11月份完成各DHI测定中心年度数据质量考评,每年12月份完成年度种公牛遗传评估工作。

第二十条   全国畜牧总站负责协助督导检查工作,每月组织开展标准物质比对和未知样检测,每年1月份公布年度种公牛遗传评估结果。

五、工作考核

第二十一条     DHI测定中心根据品种登记、奶样采集、基础数据、报告应用等情况,对参加测定奶牛场定期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差的奶牛场可取消其参加测定资格。

第二十二条     中国奶业协会根据年度任务完成情况、遗传评估数据贡献率、数据规范程度、技术服务效果、上报数据及时性、仪器校准情况等指标,对DHI测定中心进行数据质量综合考评。

第二十三条     全国畜牧总站根据《DHI实验室现场评审程序》,开展DHI测定中心评审。

第二十四条     农业部畜牧业司综合数据质量考评和DHI测定中心评审结果,确定工作承担单位资格,安排下一年度任务。

六、附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畜牧业司负责解释。

来源:中国农业部


政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有办法啦!

政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有办法啦!

原创文章,作者:duany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43340

(0)
duany1duany1订阅者
上一篇 2016年1月12日
下一篇 2016年1月7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反受其害的祸根:疏忽“度”的控制

    尽管人们认识到砷对有些动物可能是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目前尚未见到在生产中由于缺砷而影响动物生长性能和健康的报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于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科学把握住有机砷添加剂“度”的分寸,把合理利用有机砷添加剂为畜牧业生产服务,及控制其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和环境污染有效结合起来,已刻不容缓!专家提出,由于对有机砷的促生长效果和作用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

    监管 2007年11月13日
  • 绝不容放松警惕的“杀手”

    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 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

    监管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