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共同研讨畜牧废弃物处理

中美共同研讨畜牧废弃物处理 中美共同研讨畜牧废弃物处理  
20140912051439723

    众所周知,养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污及其他废弃物。随着中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大量富有营养的畜牧废弃物随之产生。近几十年来,中美两国的养猪业者探索将粪污作为肥料,通过还田来改善土壤结构,但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产生的粪污已大大超出单个农户的需求。超量的氮磷排放导致河流和环境的污染,土壤中过量的营养物质也会从农田流失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基于此,中美两国出台了各种政策加以防范。然而另一方面,这些政策无形中增加了畜牧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粪污中的营养物质在农作物生产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因此,如何合理制定政策乃至如何切实有效地加以实施都值得中美养猪业的政策制定者与行业从业者思考。

    出于以上考虑,2014年9月12日举行的第三届中美猪业发展研讨会以“畜牧废弃物管理:问题、政策和技术”为主题,聚集了中美两国养猪业相关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共200余人,着重探讨了畜牧废弃物管理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本次会议由美国谷物协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美国肉类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肉类协会联合主办,得到了美国农业部与中美农业与食品合作项目的大力支持。会议就中美两国畜牧业废弃物管理政策的制定与演变,中美两国废弃物管理实践的发展,大型生产者的粪污处理实践,粪污作为肥料还田对土地的积极影响,贸易在降低废弃物管理对环境不利影响方面的作用五大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邀请了中美两国的农业政策制定者、研究学者、生产企业代表分享了两国在畜牧废弃物管理上采取的态度及措施,观点鲜明,立场坚定,形式鲜活,为中美双方交流废弃物管理方面的经验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契机。

  2014-09-23-08-34-41     开幕式上,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新天先生致辞。他指出,当前的美国养猪业体现为高度集约化、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畜牧业废弃物污染也曾是美国养猪业面临的巨大难题,其经验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201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这是我国在畜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下采取的必要也是重要措施。此次中美双方的深入交流,必将对合理整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合理规划、防治结合、综合管理畜牧业废弃物带来的环境压力带来积极有效的深远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38138

(0)
上一篇 2014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14年9月24日

相关推荐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2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绝不容放松警惕的“杀手”

    本病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报道,目前临床上常发生的链球菌病大多为溶血型。病菌可存在于人和猪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可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提,且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指出,各种年龄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败血…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作…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文章节选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